图书介绍

国际次区域合作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际次区域合作研究
  • 张文韬著 著
  • 出版社: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2120587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79页
  • 文件大小:117MB
  • 文件页数:300页
  • 主题词:国际合作-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云南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际次区域合作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言1

第二章 一种新型区域合作形式的出现:次区域合作7

一 次区域合作及几个相关概念9

(一)区域9

(二)次区域10

(三)区域合作和区域经济合作12

(四)次区域合作和次区域经济合作13

二 研究构架17

三 研究综述及相关理论19

(一)与国际次区域合作相关的文献综述19

(二)与国际次区域经济合作有关的基本理论35

第三章 国际次区域合作:历史49

一 德国—波兰次区域经济合作52

(一)合作背景52

(二)发展条件57

(三)成果和问题60

二 新—柔—廖“增长三角”66

(一)发展背景67

(二)发展动力73

(三)面临挑战79

三 大华南次区域经济合作82

(一)崛起动因82

(二)发展特点86

(三)发展挑战89

四 经验的归纳与启迪95

(一)次区域合作情况存在地区差异95

(二)具有动态性96

(三)体现规律性99

第四章 亚行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101

一 中南半岛各国的历史103

二 差异的存在109

三 合作的开始110

四 合作的模式112

(一)国际组织主导112

(二)政府积极推动122

(三)循序渐进的合作129

(四)开放性的合作130

(五)逐步向市场化和多样化转变139

五 云南的参与144

(一)中央政府主导下的地方政府参与145

(二)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经济发展148

(三)人缘文缘地缘优势结合157

六 经验158

(一)制度化水平并非合作效果的决定性因素158

(二)政治环境是合作推进的保障159

(三)区外力量对于南南合作十分关键160

(四)目标协调上需要国际组织的帮助160

(五)软件建设不可忽略161

第五章 国际次区域合作:动力机制163

一 问题的提出165

二 基本影响因素168

(一)资源禀赋168

(二)经济发展水平169

(三)民族文化及族裔网络170

(四)制度环境因素171

(五)政治局势172

(六)国际环境173

三 动力机制174

(一)“大坝”效应175

(二)“桥梁”效应182

四 政府保障机制186

(一)政策规划是合作保障187

(二)要素单向流动是合作特征188

(三)“增长极”是合作启动点188

(四)公共产品是合作必需190

第六章 中国推进中的国际次区域合作193

一 趋势195

二 现状196

(一)全方位合作格局初步确立196

(二)经济合作效果明显202

(三)合作领域日益拓宽206

(四)制度框架基本建立208

三 问题211

(一)内外均缺乏协调统一211

(二)外交事宜成为发展瓶颈212

(三)利益分配影响合作进展213

(四)参与主体对外吸引力不足214

(五)软环境建设滞后216

(六)地缘环境变数较多217

第七章 对策及未来展望219

一 促进国际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路221

(一)推进互信关系的建立221

(二)协调地方政府的参与222

(三)把握“共赢”发展的主题223

(四)促进合作体制的改善225

二 通过加强国内区域合作促进国际次区域合作226

三 加快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28

四 完善国际次区域经济合作协调机制231

五 强化人力资源合作233

六 积极获取多方面参与和支持234

(一)促进企业及民间参与国际次区域经济合作234

(二)建立次区域合作重大项目库235

(三)拓展次区域合作的资金机制235

七 加强战略研究和规划指导236

参考文献237

代后记: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与云南省的目标取向249

一 澜湄次区域开发合作的主要机制251

(一)国际组织参与的合作机制251

(二)东盟“10+1”合作机制252

(三)次区域内双边、多边合作机制252

二 中国参与澜湄次区域合作需要解决的问题253

(一)基础设施仍不够完善253

(二)中国在GMS合作中的地位面临威胁253

(三)流域上下游国家间对水资源管理利用存在矛盾254

(四)滇桂两省区间的协调尚需加强255

(五)通道存在“通而不畅”现象255

三 新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参与澜湄次区域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56

(一)机遇256

(二)挑战257

四 云南参与澜湄次区域合作的基本目标与政策取向259

(一)基本目标259

(二)政策取向260

附录 泰国纪行263

一 泰国之交通265

(一)外界好通达265

(二)内部好连接266

(三)城里不好走267

二 泰国之风物270

(一)纪年采用佛历270

(二)移民并不容易270

(三)友善也分等级271

(四)文化宽容大度272

三 泰国之消费274

(一)吃东西很便宜274

(二)房子便宜公寓贵275

(三)汽车生活离不了276

(四)能源价格还不错277

(五)有些政策惠穷人278

四 泰国之华人27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