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王光祈音乐论著选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王光祈音乐论著选集
  • 王光祈著;冯文兹,俞玉滋选注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 ISBN:7103038369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670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6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王光祈音乐论著选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1

我国现代音乐学的奠基人王光祈1

选注工作说明9

王光祈常用音乐术语释义15

王光祈译名对照表17

德国人之音乐生活(节录)21

(一)德国音乐与中国21

(十)音乐中之民族主义25

欧洲音乐进化论(节录)31

自序31

(一)著书人的最后目的36

(二)研究音乐进化的类别39

(九)欧洲音乐进化概观与中国国乐创造问题39

(十)译名述要42

音乐与人生47

通信49

翻译琴谱之研究(节录)51

(一)导言51

论中国古典歌剧53

前言56

绪论57

古典戏曲的发展及其特点66

附录(一)三十本著名古典戏曲剧情介绍102

附录(二)我的简历122

东方民族之音乐125

自序125

上编 概论128

(一)世界三大乐系之流传128

(甲)中国乐系128

(乙)希腊乐系129

(丙)波斯亚刺伯乐系130

(二)音阶计算法133

中编 中国乐系136

(一)中国136

(甲)中国之律136

(乙)中国之调142

(丙)中国之作品(内附中国乐谱两篇)147

(二)西藏150

(甲)西藏之乐制151

(乙)西藏之作品(内附西藏乐谱十九篇)153

(三)蒙古158

(甲)蒙古之乐制158

(乙)蒙古之作品(内附蒙古乐谱十篇)159

(四)高丽160

(甲)高丽之乐制160

(乙)高丽之作品(内附高丽乐谱一篇)161

(五)安南162

(甲)安南之乐制162

(乙)安南之作品(内附安南乐谱一篇)163

(六)日本163

(甲)日本之律163

(乙)日本之调164

(丙)日本之作品(内附日本乐谱一篇)166

(七)爪哇166

(甲)爪哇之律166

(乙)爪哇之调169

(丙)爪哇之作品(内附爪哇乐谱一篇)170

下编 波斯亚刺伯乐系172

(一)波斯亚刺伯172

(甲)波斯亚刺伯之律172

(乙)波斯亚刺伯之调178

(丙)波斯亚刺伯之作品(内附波斯及亚刺伯乐谱各一篇)181

(二)土耳其182

(甲)土耳其之律182

(乙)土耳其之调183

(丙)土耳其之作品(内附土耳其乐谱一篇)185

(三)印度185

(甲)印度之律185

(乙)印度之调187

(丙)印度之作品(内附印度乐谱一篇)188

(四)缅甸189

(甲)缅甸之乐制189

(乙)缅甸之作品(内附缅甸乐谱一篇)189

(五)暹罗190

(甲)暹罗之乐制190

(乙)暹罗之作品(内附暹罗乐谱一篇)190

附录 各国音名191

(甲)西洋诸国191

(乙)东洋诸国191

中文名词索引193

西文名词索引196

中西音乐之异同199

千百年间中国与西方的音乐交流205

音乐与时代精神(节录)213

(一)导言213

(二)政治宗教之影响于音乐者213

(三)伦理学说之影响于音乐者215

(四)哲学思潮之影响于音乐者218

(五)美术思潮之影响于音乐者220

(六)结论224

西洋音乐史纲要(节录)225

提纲挈领225

第一章 绪言230

第一节 治音乐史之方法230

第二节 音乐史之种类234

第三节 与音乐史有关之各种学术235

中册239

重印王光祈《中国音乐史》赘言&廖辅叔239

中国音乐史245

自序245

第一章 编纂本书之原因249

第二章 律之起源251

第一节 研究方法与根本思想251

第二节 由五律进化成七律254

第三节 十二律之成立262

第四节 黄钟长度与律管算法273

第三章 律之进化289

第一节 京房六十律289

第二节 钱乐之三百六十律290

第三节 何承天十二平均律290

第四节 梁武帝四通十二笛294

第五节 刘焯十二等差律297

第六节 王朴纯正音阶律299

第七节 蔡元定十八律301

第八节 朱载堉十二平均律304

第九节 清朝律吕308

第十节 十二平均律与十二不平均律之利弊309

第四章 调之进化311

第一节 206五音调与七音调311

第二节 苏祗婆三十五调314

第三节 从亚剌伯琵琶以考证苏祗婆琵琶317

第四节 燕乐二十八调325

第五节 唐燕乐与琵琶337

第六节 《燕乐考原》之误点342

第七节 南宋七宫十二调348

第八节 宋燕乐与觱篥352

第九节 起调毕曲问题355

第十节 元曲昆曲六宫十一调361

第十一节 昆曲与小工笛363

第十二节 二簧西皮梆子各调369

第五章 乐谱之进化371

第一节 律吕字谱与宫商字谱371

第二节 工尺谱374

第三节 板眼符号377

第四节 宋俗字谱382

第五节 琴谱386

第六节 琵琶谱397

第六章 乐器之进化400

第一节 敲击乐器401

(子)本体发音类401

编钟405

錞405

钲405

云锣405

铙405

星405

特磬405

方响405

口琴405

巴打拉405

柷405

敔405

拍板405

舂牍405

搏拊405

(丑)张革产音类405

悬鼓409

建鼓409

雅鼓409

鼗409

腰鼓409

行鼓409

龙鼓409

杖鼓409

蚌札409

手鼓409

达卜409

那噶喇409

达布拉409

第二节 吹奏乐器409

(子)箫笛类409

排箫410

箫410

篪410

笛410

龙头笛410

(丑)喇叭类410

大铜角411

小铜角411

(寅)芦哨类411

管413

胡笳413

觱篥413

画角413

蒙古角413

金口角413

(卯)弹簧类413

笙413

(辰)罐形类413

埙414

第三节 丝弦乐器414

(子)弹琴类414

琴417

瑟417

筝417

密穹总417

总稿机417

琵琶417

月琴417

丹布拉417

三弦417

二弦417

火不思417

塞他尔417

喇巴卜417

(丑)击琴类417

喀尔奈418

洋琴418

(寅)拉琴类418

奚琴421

胡琴421

得约总421

提琴421

四和421

哈尔扎克421

萨朗济421

第七章 乐队之组织421

第八章 舞乐之进化427

第九章 歌剧之进化429

第十章 器乐之进化435

附录 袁同礼君中国音乐书举要442

中文名词索引444

西文名词索引476

下册479

东西乐制之研究479

自序(编注)479

著者敬白486

甲编 乐制概论489

(一)音级之分析489

(二)乐调之组织498

(三)乐谱之种类501

乙编 中国502

(一)中国最古之律502

(二)中国古代定律之法506

1.三分损益法506

2.下生上生法508

3.隔八相生法510

(三)中国古代算律之法513

1.司马迁计算法513

2.郑康成计算法515

(四)中国后起之律517

1.汉京房六十律517

2.宋(南北朝)钱乐之三百六十律522

3.宋蔡元定十八律540

4.明朱载堉十二平均律544

(五)定律器之进步550

(六)中国乐调之组织553

1.主调与变调553

2.五音调之旋宫法556

3.七音调之旋宫法558

4.近世所谓翻七调563

(七)中国之乐谱566

丙编 欧亚非三洲接壤诸国567

(一)埃及、亚西利亚、巴比伦、希伯来567

(二)印度567

1.印度之调567

2.印度之律568

3.印度之谱569

(三)亚剌伯、波斯570

1.亚、波两国之律570

2.亚、波两国之调572

3.亚、波两国之谱573

丁编 希腊574

(一)希腊古代之律574

(二)希腊之乐调578

(三)希腊之乐谱585

戊编 欧洲中古时代587

(一)比昌池(Byzanz)教堂乐制587

(二)欧洲大陆之乐制589

(三)欧洲大陆之乐谱595

1.老满(Neuman)符号595

2.拉丁字母596

3.线谱之进化597

4.ut re mi fa sol la之应用602

己编 欧洲近代605

(一)谐和学之发明605

1.查理罗(Zarlino)之学说606

2.那木(Rameau)之学说607

3.特尔体利(Tartini)之学说609

(二)欧洲近代乐调之进化610

1.阳调阴调之出处610

2.阳调阴调之旋宫法612

(三)欧洲近代之律614

1.查理罗十九律614

2.近代流行之十二平均律617

3.梅尔克都(Mercator)五十三律618

4.耶可(Janko)四十一平均律621

5.最近发明之二十四平均律624

(四)欧洲近代定律之法626

1.八阶定律制626

2.五阶定律制626

3.三阶定律制627

(五)欧洲近代之乐谱629

中文名词索引633

西文名词索引638

中国乐制发微641

(一)律之意义641

(二)《吕氏春秋》644

(三)《史记·律书》651

(四)中外乐制之关系657

音学(节录)663

自序663

声音心理学(节录)665

(一)声音心理与音乐心理学665

附录王光祈著译论文目录66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