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世纪中国修辞学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20世纪中国修辞学 上
  • 宗廷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088365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844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845页
  • 主题词:汉语-修辞学-20世纪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0世纪中国修辞学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纵论3

第一章 中国古代修辞研究的主要特点3

第二章20世纪中国修辞学发展的理论基础、主要成就和重要特征9

第一节20世纪中国修辞学发展的理论基础9

第二节 修辞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建立了有代表性的修辞学理论13

第三节20世纪中国修辞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一):修辞学在白话文体与文言文体的竞争中发展22

第四节20世纪中国修辞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二):构建体系的演进41

第五节20世纪中国修辞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三):百年来与时俱进的汉语修辞学研究方法46

第三章20世纪中国修辞学史研究的历史经验及本书撰写特色65

第一节20世纪中国修辞学史研究的历史经验65

第二节 本书主要特色70

第二编 中国现代修辞学的草创及初步发展时期(1901—1948年)77

第一章 引论77

第一节 时代呼唤着现代修辞学的诞生77

第二节 白话修辞学与文言修辞学在竞争中共同发展79

第三节 修辞学研究中的新、旧派之争81

第四节 相邻学科学者对修辞学研究的贡献83

第二章 草创期的修辞理论86

第一节 蔡元培的修辞论86

第二节 中国现代修辞学史上的两本开创性著作94

第三节 现代修辞学草创期又一本代表性著作——王梦曾《中华中学文法要略…修辞编》102

第三章 白话修辞论的萌芽及发展109

第一节 梁启超论“新文体”修辞109

第二节 胡适的白话修辞论112

第三节 吕云彪等《白话文做法》的白话修辞论124

第四节 傅斯年、陆殿扬、云六、何爵三的论文127

第五节 唐钺的修辞学论文及两本论著134

第六节 董鲁安、张弓、章衣萍、陈介白的白话修辞学专著142

第七节 陈望道的系列论文和《修辞学发凡》155

第八节 白话文运动的结晶——汪震《国语修辞学》和宋文翰《国语文修辞法》169

第九节 祝秀侠、郭绍虞的修辞学系列论文174

第四章 文言修辞论的发展186

第一节 胡怀琛《修辞学要略》和郑奠《中国修辞学研究法》186

第二节 王易的两本修辞学著作190

第三节 杨树达的《中国修辞学》195

第四节 金兆梓等著于三四十年代的一批修辞学著作201

第五节 宫廷璋的《修辞学举例…风格篇》及其修辞学论文207

第六节 黎锦熙《修辞学比兴篇》和胡光炜的修辞学史论文216

第五章 相邻学科学者的修辞研究225

第一节 鲁迅的修辞论225

第二节 叶圣陶的作文修辞论233

第三节 朱自清的文学修辞论243

第四节 朱光潜的文学、美学修辞论251

第五节 陈垣的史讳研究264

第六节 黎锦熙语法著作中的修辞学认识271

第七节 王力的修辞学研究277

第三编 现代汉语修辞学的创立与发展时期1949—1965年)297

第一章 引论297

第一节 发展大势及特点297

第二节 主要成就及其原因298

第三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300

第二章 现代汉语修辞学的普及301

第一节 现代汉语修辞学得以普及的原因301

第二节 现代汉语修辞学普及性著作的代表作305

第三章 现代汉语修辞学研究的深入311

第一节 基本概况311

第二节 修辞学理论问题的探讨313

第三节 修辞手法研究的深入317

第四节 语体风格的研究及其进展320

第五节 修辞学其他方面的研究326

第四章 现代汉语修辞学创立与深入的标志性著作337

第一节 张瓌一的《修辞概要》337

第二节 张弓的《现代汉语修辞学》340

第四编 台湾及港澳地区的修辞学研究(1950—2000年)349

第一章 引论349

第一节 台湾地区修辞学研究的基本特点349

第二节 台湾地区修辞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351

第三节 港澳的修辞学研究概况352

第二章 台湾地区前期修辞学研究的成就及其代表作353

第一节 黄永武的《字句锻炼法》353

第二节 傅隶朴的《修辞学》356

第三节 徐芹庭的《修辞学发微》360

第四节 黄庆萱的《修辞学》363

第五节 张严的《修辞论说与方法》366

第六节 林月仙的《实用修辞学》370

第三章 台湾地区后期修辞学研究的成就及其代表作372

第一节 沈谦的修辞学研究372

第二节 蔡宗阳的修辞学研究382

第三节 董季棠等的修辞学研究388

第四章 港澳的修辞学研究411

第一节 郑子瑜的修辞学研究411

第二节 港澳其他学者的修辞学研究420

第五编 中国修辞学的全面繁荣(1977—2000年)435

第一章 引论:20世纪后20年中国修辞学的流变与走向435

第一节 修辞学繁荣的社会动因437

第二节 修辞学活动的有序组织440

第三节 修辞学问题的有益争鸣443

第四节 修辞学研究的突出成就460

第五节 修辞学发展的潜在危机462

第六节 修辞学成熟的必由之路466

第二章 中国传统修辞理论研究471

第一节 传统修辞理论的平稳发展471

第二节 钱钟书的修辞学思想475

第三节 李维琦的古汉语修辞研究505

第三章 一般修辞理论的研究516

第一节 修辞理论的全面建设516

第二节 王希杰的修辞学理论研究523

第四章 辞格研究的大突破537

第一节 辞格研究的全面丰收537

第二节 吴士文对辞格的全面研究544

第三节 谭永祥对辞格建设的贡献552

第五章 语言各层面的修辞研究562

第一节词、句、篇章修辞研究的并驾齐驱562

第二节 郑文贞的篇章修辞研究568

第三节 曹石珠的形貌修辞研究577

第六章 修辞学跨学科研究586

第一节 修辞学研究的多维视野586

第二节 张炼强对修辞学的跨学科研究591

第三节 郑颐寿的辞章修辞学研究600

第四节 谭学纯的广义修辞学609

第七章 修辞学史研究619

第一节 修辞学史研究的历史性突破619

第二节 宗廷虎的修辞学史研究630

第八章 交际视野中的修辞学研究641

第一节 形形色色的交际修辞研究641

第二节 刘焕辉的言语交际修辞学651

第九章 文学的修辞批评660

第一节 文学修辞批评的蓬勃发展660

第二节 倪宝元的改笔修辞研究668

第十章 语体风格研究679

第一节 语体风格研究的重要发展679

第二节 黎运汉的汉语风格学研究685

第三节 郑远汉的言语风格学研究691

第十一章 文学语言研究699

第一节 文学语言研究的空前盛况699

第二节 骆小所的艺术语言学703

第三节 冯广艺的文学语言研究708

第十二章 相邻学科的修辞学研究718

第一节 其他学科对修辞学的关注718

第二节 汪曾祺的文学语言研究730

第三节 王蒙对文学语言的立体研究737

第四节 鲁枢元的文学言语学748

第十三章 语言学家对修辞学的关注756

第一节 多数语言学家都关注修辞学756

第二节 吕叔湘的修辞学思想759

第三节 胡裕树的修辞学研究765

附录一20世纪前50年修辞学重要论文774

附录二20世纪修辞学重要论著782

附录三20世纪后20年相邻学科关涉修辞学的论著要目811

附录四 修辞学译著要目822

后记8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