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章学与语文教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曾祥芹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 ISBN:7532036170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474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4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章学与语文教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文章学·语文学·语文教育学1
一 文章学是语文学的主要分支1
(一)对语文学传统观念的审视1
(二)现代语文学的结构体系5
(三)文章学的含义和内容体系6
(四)文章学在语文学中的地位7
二 文章知识是语文知识的主体部分8
(一)对语文知识流行提法的质疑8
(二)文章本体知识的丰富内容9
(三)文章知识是语文知识网络的主体10
三 文章能力是语文智能的主导方面12
(一)文章阅读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根本13
(二)文章写作能力是写作能力的基础13
(三)文章听说能力是听说能力的高标15
(四)文章思维能力是语文智能的核心15
(一)典范文章是语文教材的主体部分17
四 文章教育是语文教育的主要任务17
(二)语言文字教学要从属于文章教育19
(三)语文思维训练要贯穿于文章教育19
(四)文学教育要服务于文章教育20
(五)语文德育要立足于文章教育20
(六)语文美育要渗透于文章教育21
五 文章学是指导语文教育的主干理论22
(一)语文教育学是语文学和教育学相结合的产物22
(二)语文教育学的理论根系23
(三)文章学在语文教育学中的地位26
第一章 文章学与中国语文教育传统28
第一节 古代文章教育源远流长28
一 甲骨卜辞,开辟鸿蒙28
二 “子”、“史”勃兴,文教下移30
三 儒经标立,一统千古33
四 “文论”、“文选”,开始“自觉”35
五 古文运动,承先启后37
六 八股取士,旋涡流转39
第二节 近代文章教育新潮澎湃42
一 白话文运动开辟了文章的新纪元42
二 以“开明派”为代表的文章教育新潮45
三 解放区文章教育的新气象50
第三节 现代文章教育波浪起伏53
一 文章教育的失落与回归53
二 叶圣陶文章教育观的发展与再认56
三 文章学的崛起和文章教育的反思58
第二章 文章学与国外母语教育趋势60
第一节 亚、美、欧母语教育中的文章轨迹60
一 文章理论研究还未形成独立的概念体系60
二 母语教育中的“语义训释——文艺主义——实用文章”演变轨迹63
第二节 日本国语教育中的文章理论与实践65
一 国语教育的“语言教育立场”和文章知识事项65
二 国语教学目标中的文章与文学的分野68
三 阅读教材中的文章比例增加69
四 作文教学目标向实用文章的转移70
五 国语科的评价内容之一——文章读写72
第三节 美国英语教育中的文章理论与实践73
一 英语教学中“文学”和“交际”的分野73
二 文章构成理论与“结构——思维”训练75
三 文章形成过程与三阶段作文教学观80
四 文体分类与读写教材82
第四节 法、德、俄、英母语教育的文章趋向84
一 法国母语教学突破单一的文学教学传统84
二 德国母语教学的交际理论和文章读写85
三 苏联的“语言表达理论”课和作文教学体系88
四 英国“国家课程”中的文章读写和测试90
第三章 文章学与语文知识教学(上)95
第一节 文章音韵和语音知识教学95
一 中国文章具有音韵美的传统95
二 汉语拼音为文章读写架起便桥98
三 “注意识字”促使文章读写提前起步100
四 加强普通话诵读,体现文章的音韵美101
一 文章是成篇的文字团体103
第二节 文章字群和文字知识教学103
二 掌握汉字规律,扫除文章读写障碍104
三 在读文中识字效果最佳106
四 在作文中练习写字记忆最牢108
第三节 文章语汇和词汇知识教学110
一 词汇是文章的建筑材料110
二 文章语汇的构篇功能111
三 在读文章中理解和积累词汇112
四 在写文章中选择和运用词语113
五 在文章语境中掌握成语115
第四节 文章句式和句子知识教学116
一 文章是各种句式的综合展现116
二 在读文中学会析句和抓中心句117
三 在作文中练习造句和组句119
四 语序在文章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121
第五节 文章标点和标点符号教学122
一 标点符号是文章的眉目122
二 标点符号随着文章读写的需要产生和发展123
三 在文章读写实践中掌握标点符号125
第四章 文章学与语文知识教学(下)128
第一节 文章语法和语法知识教学128
一 文章语法是文章语言的组织形式128
二 文章语法是语法教学的重心130
三 语法教学要以文章为依托131
第二节 文章修辞和修辞知识教学135
一 篇章修辞是文章提高表达效果的手段135
二 篇章修辞是语文知识教学的重要内容137
三 文章修辞与修辞方式教学138
四 修辞教学必须“入文”139
第三节 文章逻辑与逻辑知识教学142
一 文章思路与逻辑规律142
二 文章阅读中的逻辑教学143
三 文章写作中的逻辑教学144
第四节 文章章法和结构知识教学146
一 章法是结构知识教学的重心146
二 用章法学指导文章结构单位教学147
三 寓结构知识教学于章法分析之中148
第五节 文章语体与语体知识教学151
一 语体知识教学当以文章语体为主151
二 读文须辨语体,作文须得语体152
三 要重视文艺语体的教学155
第六节 文章文体和文体知识教学156
一 文体知识教学的重点是常用文体知识156
二 寓文体知识教学于文章分析之中157
三 在文体比较中培养文体感159
四 文学作品的文章功能161
第五章 文章学与语文智能训练(上)164
第一节 文章阅读学和阅读能力训练164
一 认清文章阅读的性能,明确阅读训练的目标165
二 把握阅读理解的标准,理顺阅读文章的思路166
三 了解阅读能力的结构,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168
四 激发阅读的心理动力,培养最佳阅读心理171
第二节 文章写作学和写作能力训练173
一 掌握“意贯律”,指导文章主旨向心性的训练174
二 掌握“言接律”,指导文章语言有序性的训练176
三 掌握“得体律”,指导文章适度性的训练178
四 激发写作的心理动力,培养最佳写作心理181
第三节 文章传播学和说听能力训练184
一 文章的说、听是文章传播的重要途径184
二 化无声的文章为有声的言语——讲播能力的训练186
三 化连贯的语言为规整的文章——听知能力的训练190
四 出口成章,入耳成文——说听能力的高标194
第一节 文章思维学和思维能力训练196
第六章 文章学与语文智能训练(下)196
一 文章阅读与思维能力训练197
二 文章写作与思维能力训练202
第二节 文章创造学与创造能力培养208
一 科学地认识创造能力208
二 文章教学培养创造能力的主要途径209
第三节 文章交际学和交际能力培养221
一 交际:文章的广泛社会功能221
二 文章交际:选择的艺术222
三 在写作中培养文章交际能力223
四 文章交际过程中的“阻抗”229
第七章 文章学与语文思想教育230
第一节 文章思想教育的意义230
一 “文道统一”是我国文章的优良传统230
二 思想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233
三 文质兼美是语文课本的选材标准235
四 文章德育是培育新人的重要途径237
第二节 文章思想教育的因素239
一 文章中的爱国主义教育239
二 文章中的政治思想教育242
三 文章中的道德品质教育245
四 文章中的理想情操教育246
五 文章中的行为规范教育248
第三节 文章思想教育的特点249
一 内容丰富,具有多向性249
二 旗帜鲜明,具有显形性251
三 贴近读者,具有直接性252
四 利于灌输,具有针对性253
第四节 文章思想教育的功能255
一 知——认识功能255
二 情——移情功能257
三 意——导向功能259
四 行——规范功能261
一 审美教育并非文学教育的“专利”263
第一节 文章审美教育的天地263
第八章 文章学与语文审美教育263
二 文章审美教育的实质266
三 文章审美教育的优势267
第二节 文章作品中的美质270
一 文章内容的美质270
二 文章形式的美质277
第三节 文章读写中的美感286
一 文章美感的本质286
二 文章阅读的美感287
三 文章写作的美感289
四 文章美感与文学美感的同异291
第四节 文章教学中的美育292
一 授之以知展示美——认识美的形态292
二 动之以情渲染美——激发美的情感293
三 晓之以理领悟美——阐发美的哲理295
四 导之以读欣赏美——指点美的法则296
五 引之以写创造美——促进美的创造297
第九章 文章学与语文教材建设(上)299
第一节 古代语文教材的文选传统299
一 蒙学教材奠文章学习基础299
二 “四书五经”作早期文章教材304
三《昭明文选》开文选教材先河306
四《四书集注》定应试教材体例309
五 《古文观止》集评点教材大成313
一 新学堂国文教材的文章编选316
第二节 近代语文教材的文章系统316
二 《国文百八课》的文章体系322
三 解放区国文教材的文章思想326
第十章 文章学与语文教材建设(下)331
第一节 现代语文教材的曲折发展331
一 建国之初:重视思想教育,忽视文章教学331
二 学习苏联:注重语言文学,中断文章教学333
三 大跃进中:强调政治挂帅,冲击文章教学335
四 调整以后:要求文质兼美,重视文章教学337
五 十年内乱:政治冲击一切,取消文章教学339
第二节 当代语文教材的改革创新341
一 人教社合编课本的编制和修订341
二 人教社分编课本的编制及体例344
三 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的思路及特色345
四 各地实验教材的多向探索347
第十一章 文章学与语文教法改革351
第一节 文章教法是语文教法的重点351
一 语文教法的丰富内涵351
二 文章教法在语文教法中的地位353
第二节 贯彻以文章为主的教学原则354
一 原则的依据354
二 原则的贯彻356
第三节 以文章为单位组织语文教学过程357
一 语文教学过程的特点357
二 单篇文章的教学过程358
三 一组文章的教学过程361
第四节 用文体学指导各类文体教学法364
一 文体分类是课文分类的主要依据365
二 文章辨体和各类文章教学法366
三 文体分界和渗透与各类文体教学法367
第五节 文章社会学与大语文教学法370
一 课外语文活动的重心是文章读写371
二 教文章、教语文都要向社会开放371
三 在社会大课堂指导实用文章的读写372
一 我国古代选官的“定音锤”375
第一节 文章考核——语文教育评价的“重头戏”375
第十二章 文章学与语文教育评价375
二 现代教育评价的“主旋律”379
第二节 形成性评价和文章分解式考查382
一 教学目标评价:整体理解文章内容383
二 教学内容评价:正确把握文章形式385
三 教学过程评价:设计适合文章特点388
四 教学效果评价:提高文章读写能力391
第三节 总结性评价和文章综合性考试393
一 语文知识考查不离文章语境393
二 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多用完整篇章396
三 文言文阅读能力考查多用连贯语段399
四 综合表达能力考查采用多种形式作文400
第十三章 文章学与语文课程设置403
第一节 文章课是中小学语文课中的主要课程404
一 中小学语文课程的类属404
二 文章课在中小学语文课中的地位405
一 中师语文专业课程的设置408
第二节 师范院校中文专业课程设置比例失调408
二 师专中文专业课程的设置409
三 师大中文专业课程的设置410
第三节 语文课程开发的重点是文章学课413
一 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415
二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需要417
三 发扬民族文化传统和推动学生自学成才的需要419
四 完善文章学科体系和充实语文课程内容的需要420
一 优化语文课程结构的三条标准423
第四节 建立语言、文章、文学三足鼎立的语文课程结构423
二 语文学课程的三足鼎立425
三 文章学课程的三级体系428
四 开发文章学课程的三点经验432
第十四章 文章学与语文教师修养437
第一节 用毛泽东、叶圣陶的文章思想武装自己438
一 终生热爱文章教育事业438
二 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文章观念441
三 寻求有中国特色的文章学体系443
第二节 要精通文章本体的系统知识445
一 通晓文章的整体构成445
二 了解文章的发展历史448
三 谙熟文章的社会性能449
四 透视文章的主体意识451
第三节 要成为文章教学的能手453
一 文章教学阅读能力453
二 文章教学写作能力455
三 文章教学听说能力457
四 文章教学思维能力459
第四节 要立志当文章读写教育家461
一 志存高远,敢当文章学家461
二 精益求精,深钻、自撰课文463
三 著书立说,用文章表述科研成果464
结语 让文章学与语文教育比翼齐飞467
一 语文教育的发展呼唤文章学468
二 文章学的成长植根于语文教育470
后记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