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知识创新运行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知识创新运行论
  • 吴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新华出版社
  • ISBN:7501147221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40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50页
  • 主题词:知识经济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知识创新运行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知识与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15

一、知识的含义15

1.对知识的理解15

2.知识的内涵17

3.知识的特性18

4.知识、信息与智慧20

1.知识分类的作用23

二、知识的分类23

2.亚里士多德、恩格斯、洪业的分类24

3.马克卢普的分类25

4.关于知识产品29

三、知识在生产中的应用32

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互作用37

1.自然科学是社会科学的基础37

2.社会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主导39

3.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互作用推动生产力发展41

1.马克卢普与知识经济理论的确立43

第二章 知识经济的由来43

一、知识经济的提出43

2.彼得·德鲁克最早提出“知识经济”的概念47

二、知识经济的发展48

1.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48

2.丹尼尔·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50

3.托夫勒的“未来社会”理论55

4.施赖贝尔和奈斯比特的“信息社会”理论58

5.马克·波拉特的信息经济理论60

6.堺屋太一的知识价值社会论63

7.OECD 等对知识经济的阐述64

三、新增长理论67

1.新增长理论的基本内涵68

2.新增长理论的思想渊源69

3.新增长理论的经济含义及其贡献72

四、知识资本理论80

1.知识资本的概念80

2.知识资本的构成81

3.知识资本的管理83

五、知识经济的崛起84

1.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快速增长85

2.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87

3.经济发展的观念发生变化88

4.经济结构发生变化91

5.经济周期发生变化93

1.知识经济不等于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98

一、知识经济与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98

第三章 知识经济的内涵及特征98

2.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是知识经济产生的前提100

二、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102

1.理论界的认识102

2.对信息与知识的再认识103

3.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区别与联系107

三、知识经济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110

1.理论界的认识110

2.生产力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111

3.三种经济的区别与联系115

四、知识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118

五、知识经济的特征124

1.从直接生产过程考察125

2.从直接生产过程以外考察129

3.从经济学原理考察131

4.从知识经济的指标体系考察132

六、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创新134

一、人类正在经历一场伟大的知识革命137

第四章 知识创新的物质技术基础137

1.知识总量迅速增加138

2.知识传播速度加快139

3.知识内涵与形态变化139

4.知识作用增大140

二、新科技革命是知识创新的动力源泉142

1.新科技革命的涵义142

2.新科技革命的形成143

3.新科技革命的特点144

1.信息技术149

三、新技术革命的内容与范围149

2.生物工程153

3.新材料技术156

4.能源技术158

5.空间技术161

6.海洋工程161

7.管理技术162

1.信息技术的地位163

四、信息技术的特殊地位和作用163

2.信息技术的作用165

五、知识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关系169

第五章 知识的生产172

一、知识生产力是知识生产的动力源泉172

二、知识生产的涵义176

1.知识生产的特点176

2.科学知识的生产与技术知识的生产177

3.企业在知识生产中有重要作用179

1.按照研究的过程考察180

三、知识生产的类型180

2.按照研究的领域考察182

3.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185

四、知识生产的投入与产业189

1.知识的投入189

2.知识的产出192

第六章 知识的传播197

1.什么是知识传播198

2.知识传播的过程198

一、知识传播的涵义198

3.知识传播的环节201

二、知识传播的特点204

三、知识传播的形式209

1.知识传播的三种主要形式209

2.学校教育系统210

3.网络教育系统215

四、知识传播的规律218

1.地域推移规律218

2.空间跨跃规律219

3.辩难互动规律220

4.情报交易与情报获取模式221

五、知识传播的作用222

1.知识传播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222

2.知识传播是科技信息资源开发的重要保证224

3.知识传播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可靠保证225

第七章 知识的转移(转让)228

一、知识转移的涵义228

二、知识转移的类型233

1.非商业性质的知识转移234

2.商业性质的知识转移236

三、知识转让起因于知识的商品性质240

四、知识产权制度是知识转让的基础245

第八章 知识的国家创新体系252

一、国家创新体系的涵义253

二、国家创新体系的由来257

三、国家创新体系的结构与功能262

1.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主体262

2.国家创新体系的功能264

3.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结构266

四、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270

1.知识创新270

2.技术创新273

3.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276

五、国家创新体系在知识创新运行中的作用280

第九章 知识经济与中国现代化284

一、现代化的新涵义284

二、中国现代化的历程290

三、教育在知识经济中的基础地位297

四、知识经济时代现代化发展的策略302

1.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303

2.以高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306

3.致力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307

4.培养一大批创新人才队伍312

第十章 知识经济与知识社会319

一、劳动方式是划分经济时代的根本标准319

二、从劳动革命看知识社会的特点323

三、知识社会的高级阶段是共产主义社会33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