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组网用网 高速局域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组网用网 高速局域网
  • (美)Sidnie Feit著;郭幽燕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7505365541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412页
  • 文件大小:7MB
  • 文件页数:4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组网用网 高速局域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位以太网2

第1章 局域网简介2

1.1 以太网的诞生2

1.2 令牌环3

1.3 光纤分布数据接口4

1.4 光纤通道与ATM4

1.5 通信分层模型5

1.6 LAN基本组件6

1.7 SNMP、监视器和RMON8

1.8 标准机构概述10

1.9 本章要点11

第2章 局域网MAC地址12

2.1 统一管理的MAC地址12

2.2 本地分配的MAC地址13

2.3 广播地址和组播地址13

2.4 单独/组和全球/本地标识位14

2.5 以太网的地址约定14

2.6 令牌环地址约定16

2.7 FDDI地址约定19

2.8 本章要点21

2.9 参考资料21

3.1 以太网LAN体系结构22

第3章 以太网LAN结构22

3.2 本章要点29

3.3 参考资料29

第4章 传统以太网CSMA/CD MAC协议30

4.1 传统以太网共享LAN带宽30

4.2 以太网MAC帧33

4.3 以太网重要参数一览表43

4.4 本章要点43

4.5 参考资料44

第5章 全双工以太网通信45

5.1 全双工体系结构45

5.3 参考资料50

5.2 本章要点50

第6章 10Mb/s以太网物理层51

6.1 粗缆(10BASE5)基带以太网51

6.2 细缆(10BASE2)基带以太网56

6.3 10Mb/s双绞线以太网(10BASE-T)58

6.4 组建同轴电缆/双绞线混合冲突域66

6.5 10Mb/s光纤电缆66

6.6 本章要点74

6.7 参考资料75

第7章 100Mb/s以太网物理层77

7.1 自动协商功能的共存与迁移78

7.2 双绞线电缆上的100Mb/s以太网78

7.4 介质无关接口82

7.3 100BASE-FX和FDDI82

7.5 100Mb/s的冲突域直径83

7.6 100VG-AnyLAN88

7.7 本章要点92

7.8 参考资料92

第8章 千兆位以太网体系结构93

8.1 千兆位配置93

8.2 全双工千兆位以太网95

8.3 半双工千兆位以太网97

8.4 本章要点100

8.5 参考资料100

9.1 千兆位以太网特性101

第9章 千兆位以太网物理层101

9.2 千兆位以太网的物理特性102

9.3 1000BASE-X技术103

9.4 1000BASE-T技术107

9.5 1000BASE-T编码107

9.6 本章要点110

9.7 参考资料111

第10章 双绞线的布线标准和性能要求112

10.1 有关布线标准的团体112

10.2 TIA/EIA类112

10.3 非屏蔽双绞线电缆的性能参数115

10.4 维护双绞线电缆120

10.6 本章要点122

10.5 光缆的测试122

10.7 参考文献123

第11章 自动协商124

11.1 双绞线接口的自动协商124

11.2 1000BASE-X接口的自动协商134

11.3 本章要点136

11.4 参考文献136

第二部分 桥接、交换和路由138

第12章 以太网网桥和第2层交换设备138

12.1 网桥/交换设备的主要功能138

12.2 网桥的其他功能139

12.3 透明网桥的内部145

12.4 第2层交换设备的体系结构149

12.5 在局域网中构造冗余150

12.6 组播的处理153

12.7 本章要点154

12.8 参考文献154

第13章 生成树协议155

13.1 局域网结构和subLAN155

13.2 协议概述156

13.3 协议的要素160

13.4 协议消息166

13.5 本章要点169

13.6 参考文献170

14.1 组播171

第14章 交换设备与组播流量171

14.2 IGMP窥探175

14.3 GARP组播登记协议(GMRP)177

14.4 通用属性登记协议178

14.5 本章要点181

14.6 参考文献182

第15章 链路聚合183

15.1 使用链路聚合183

15.2 链路聚合的概念和过程185

15.3 链路聚合参数188

15.4 链路聚合控制协议189

15.5 本章要点191

15.6 参考资料192

第16章 虚拟局域网和帧优先权193

16.1 虚拟局域网概念194

16.2 实现VLAN202

16.3 处理VLAN帧210

16.4 VLAN协议元素213

16.5 为帧分配优先级216

16.6 GVRP VALN注册协议细节219

16.7 本章要点220

16.8 参考资料221

第17章 源路由网桥、转换网桥和广域网桥222

17.1 源路由桥接LAN222

17.2 转换网桥229

17.3 通过以太网建立令牌环通道233

17.4 用标记结构化高速以太网或FDDI主干线234

17.5 远程网桥238

17.6 本章要点242

17.7 参考资料243

第18章 路由和第2/3层交换设备244

18.1 路由的特征244

18.2 路由过程248

18.3 网桥/路由器251

18.4 第4层和应用层交换252

18.5 本章要点254

18.6 参考资料255

第三部分 其他新老技术258

第19章 令牌环和FDDI概述258

19.1 传统半双工令牌环特性258

19.2 典型令牌环协议元素265

19.3 专用令牌环277

19.4 高速令牌环280

19.5 光纤数据分布式接口281

19.6 FDDI拓扑结构281

19.7 FDDI协议元素287

19.8 FDDI格式289

19.9 本章要点290

19.10 参考资料291

第20章 ATM概述293

20.1 ATM的概念294

20.2 ATM体系结构296

20.3 ATM信元头297

20.4 本章要点302

20.5 参考资料302

第21章 ATM LAN仿真304

21.1 LAN仿真环境305

21.2 LAN仿真客户端306

21.3 LAN仿真服务器307

21.4 ATM LANE的协议元素314

21.5 LANE版本2320

21.6 本章要点321

21.7 参考资料322

第22章 光纤通道323

22.1 光纤通道的特征323

22.2 光纤通道设备和拓扑结构324

22.3 光纤通道名称和地址329

22.4 光纤通道的级别330

22.5 光纤通道数据传输332

22.6 FC-4光纤通道使用实例339

22.7 仲裁环342

22.8 本章要点346

22.9 参考资料347

A.1 码组和特殊信号350

附录A 以太网、光纤通道、FDDI和令牌环的物理层编码350

第四部分 附录350

A.2 10BASE5、10BASE2和10BASE-T以太网曼彻斯特编码352

A.3 FOIRL、10BASE-FL和10BASE-FB以太网352

A.4 100BASE-X以太网、FDDI和CDDI353

A.5 用于100BASE-FX和FDDI的NRZI信号354

A.6 用于100BASE-TX和CDDI的MLT-3信号354

A.7 FDDI、CDDI和100BASE-X码群355

A.8 100BASE-T4以太网356

A.9 以太网100BASE-T2359

A.10 1000BASE-X和光纤通道361

A.11 1000BASE-T366

A.12 令牌环369

A.13 本章要点371

A.14 参考资料371

附录B 表373

B.1 二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字符373

B.2 8B/6T表374

B.3 8B/10B转换表375

B.4 参考资料383

附录C 标准机构和参考资料384

C.1 正式标准机构384

C.2 厂商组织385

附录D 首字母缩略词表387

词汇表39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