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融通 经济信用与中外消费信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融通 经济信用与中外消费信贷
  • 李世谦,李霞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
  • ISBN:7801278062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6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融通 经济信用与中外消费信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信用与经济生活1

第一节 信用概述1

一、信用的产生和发展历程1

二、信用的内容6

(一)信用=承诺+兑现6

(二)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7

三、信用的基本特征与原则8

(一)信用的基本特征8

(二)信用的原则10

四、信用的形式11

(一)信用类型的划分11

(二)主要的信用形式12

第二节 信用与经济15

一、信用的职能15

(一)筹集和分配社会资金15

(二)提供和创造货币16

二、信用与社会再生产18

(一)信用与生产18

(二)信用与流通19

(三)信用与消费20

第二章 经济发展与消费信贷22

第一节 消费与经济发展22

一、消费及其背后22

(一)马斯洛和恩格斯的消费层次论22

(二)影响消费水平的八大因素25

二、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27

第二节 经济发展呼唤消费信贷30

一、认识消费信贷30

(一)消费信贷的涵义30

(二)消费信贷的三大特点31

二、发展消费信贷是必由之路33

(二)有银行参与的消费信贷39

(一)商人与消费者之间的信贷39

一、消费信贷的发展状况39

第三节 消费信贷的发展39

(三)中长期不动产贷款的发展40

二、消费信贷的发展背景42

第四节 消费信贷的五大功用43

一、对消费者的积极作用44

二、对零售商、制造商和批发商的作用44

三、对金融机构的作用45

四、对国民经济的作用46

第三章 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和现状48

第一节 美国对消费信贷的界定48

第二节 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49

一、美国早期消费信贷的发展49

二、战后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50

(一)战后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概况51

(二)战后消费信贷快速发展的原因54

一、商业银行59

第三节 消费信贷主要提供者59

二、金融公司61

三、储蓄机构、信用社及其他机构65

四、住房抵押贷款市场的主要提供者66

第四节 美国居民的借债消费68

一、美国居民的消费结构68

二、美国居民借债消费的特征69

三、美国居民借债消费的原因72

一、英国的消费信贷78

第四章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消费信贷78

第一节 欧洲国家的消费信贷78

(一)住房抵押贷款79

(二)个人贷款与基础利率贷款80

(三)信用卡81

(四)协议透支与非协议透支81

(五)循环信用便利82

二、法国的消费信贷82

(一)法国消费信贷的发展历史82

(二)对消费信贷的特殊界定83

(三)消费信贷的主要形式84

第二节 日本的消费信贷86

一、日本消费信贷的业务类型86

二、日本住房贷款的发展概况87

三、消费信贷的利率问题88

四、日本的消费信贷金融公司89

第三节 新加坡、香港的消费信贷91

一、新加坡的消费信贷91

(一)新加坡消费信贷市场发展概况91

(二)政府对消费信贷市场的严格监管92

二、香港的消费信贷94

(一)香港银行业消费信贷的发展概况94

(二)影响香港银行业消费信贷增长的因素95

三、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业务99

(一)股票融资业务99

(二)信用卡业务100

第一节 消费信贷的分类104

第五章 国外(地区)消费信贷的品种(一)104

第二节 各国住房消费信贷的特色119

一、德国的住房储蓄融资体系120

(一)德国住房储蓄融资体系建立的背景120

(二)住房储蓄体系的特色120

(三)住房储蓄融资体系的优势121

(四)住房融资体系独到的运行模式122

(五)对德国住房储蓄政策的评价123

二、新加坡的住房公积金制度124

三、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市场125

(一)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概述125

(二)美国的住房金融体系126

(三)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市场127

四、加拿大的住房消费信贷134

(一)加拿大的住房消费信贷市场简况134

(二)加拿大的住房抵押贷款的二级市场134

五、香港的楼宇按揭贷款135

(二)香港的按揭贷款业务规定136

(一)按揭贷款的主要形式136

(三)香港住房抵押贷款的二级市场137

六、各国、地区住房消费信贷发展的共性139

第六章 国外(地区)消费信贷的品种144

第一节 汽车消费贷款144

一、国外汽车消费贷款的种类144

二、汽车贷款的有关规定146

三、汽车贷款供应商148

一、耐用消费品贷款149

第二节 耐用消费品贷款与消费租购149

二、消费租购151

第三节 度假旅游、教育消费贷款151

一、度假旅游贷款152

二、教育消费贷款154

(一)美国的教育消费贷款154

(二)日本的教育消费贷款156

(三)澳大利亚、英国与瑞典的教育消费贷款157

(一)早期的信用卡161

一、信用卡的产生与发展161

第七章 国外(地区)消费信贷的品种(三)161

第一节 信用卡161

(二)二战后的信用卡162

二、信用卡的功能与特点163

(一)信用卡的功能163

(二)信用卡的特点164

三、信用卡的类型165

四、国际信用卡组织(公司)168

(一)威士国际组织168

(二)万事达卡国际组织168

(三)大莱信用卡公司169

(四)美国运通公司170

(五)JCB信用卡公司171

五、发达国家(地区)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现状172

(一)美国信用卡市场172

(三)欧洲信用卡业务的发展175

(二)加拿大信用卡市场175

(四)日本信用卡市场176

(五)亚洲其他国家(地区)的信用卡市场177

第二节 信用卡消费信贷179

一、信用卡的申领与发行179

二、信用卡消费信贷业务180

第八章 国外法律制度如何规范消费信贷186

第一节 消费信贷的法律186

一、消费信贷保护法187

(一)诚实贷款法187

(二)同等信贷机会法188

(三)公正信用报告法189

(四)信用卡发行法191

(五)正当债款催收程序法191

二、消费信贷相关保护法律192

(一)信用控制法192

(六)住房所有权贷款消费者保护法192

(二)公平贷款账单法193

(三)电子资金转账法194

(四)不动产处理程序法194

(五)加速资金利用法194

(六)破产改革法195

(七)消费者租赁法195

一、消费贷款准则196

(一)可接受贷款准则196

第二节 信用调查制度196

(八)社区再开发投资法196

(二)不可接受贷款准则198

二、信用评估方法198

三、信用分析的内容——“5C”与“4C”200

四、信息来源206

(一)申请人提供206

(二)直接调查207

(一)美国主要的信用报告机构210

五、信用报告机构简介210

(三)委托调查210

(二)日本的个人信用信息中心212

第九章 银行消费信贷管理215

第一节 银行消费信贷风险管理215

一、消费信贷风险管理215

(一)消费信贷风险的特点216

(二)消费贷款的风险217

(三)消费贷款管理的管理重点218

二、消费信贷风险的控制219

三、有问题贷款的催收与注销221

第二节 银行消费信贷收益管理226

一、消费贷款的收益227

二、盈利能力分析229

第十章 消费信贷的保险支持232

第一节 保险——消费信贷的保障232

一、消费信贷保险的类型232

二、消费信贷保险的作用237

(一)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保险机制239

第二节 国外保险支持消费信贷的不同做法239

一、美国的住房贷款保险239

(二)美国住房贷款保险的特点240

(三)美国的住房抵押保险业务241

(四)加强对住房贷款保险行业的监管243

二、法国的住房贷款保险243

(一)住房贷款保险的强制性244

(二)住房贷款保险采用团险技术244

(三)银行与保险公司分工协作245

第十一章 消费者与消费信贷248

第一节 贷款消费值不值248

一、贷款消费的利与弊248

二、贷款购房合算还是租房合算248

三、贷款购房合算还是攒钱购房合算249

四、贷款旅游还是掏钱旅游250

第二节 如何办理消费信贷250

一、了解消费信贷业务251

二、办理消费信贷的程序258

第十二章 信用消费成为世界潮流260

第一节 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与消费信贷260

一、全球经济增长趋缓260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261

三、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的更新262

四、信息技术和网络化的发展262

第二节 世界消费信贷的发展特点与趋势263

一、消费信贷业务持续增长263

二、消费信贷提供者多元化264

三、消费信贷法律日趋完善265

四、消费信贷领域不断扩大265

五、消费信贷品种多样化、个性化266

六、重视消费信贷营销266

七、放宽贷款条件与加强风险控制并举266

八、崇尚消费信贷与倾向于用信用卡代替现金267

第三节 银行服务观念的更新268

九、信贷服务效率提高268

一、业务重点转向零售业务269

二、服务方式电子化270

三、银行业态多样化271

(一)传统商业银行朝着“百货店和专卖店”方向发展271

(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朝气蓬勃272

第十三章 我国走进消费主导的新时代276

第一节 我国开展消费信贷的有利条件276

二、政府提供了比较宽松的政策环境277

一、我国GNP的持续增长277

三、居民的消费观念的转变278

四、农村消费信贷潜力巨大279

五、买方市场已基本形成279

六、金融服务领域的扩大281

七、科技水平的提高281

八、利率水平282

第二节 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现状和问题283

一、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现状283

(一)住房消费信贷发展的现状284

(二)汽车消费信贷发展的现状285

(三)耐用消费品信发展的现状287

(四)教育助学信贷发展的现状289

(五)旅游消费信贷发展的现状296

(六)信用卡方式下的消费信贷298

(七)个人综合消费贷款299

(八)其他新的消费信贷品种发展的现状300

(一)消费者方面的问题303

二、我国开展消费信贷存在的问题303

(二)贷款人方面的问题309

(三)政策和法律方面的问题311

(四)消费品提供者的问题314

第三节 发展我国消费信贷的建议316

一、保持居民收入稳定增加316

(一)做好政策文章316

(二)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税收和行政收费征收制度318

(三)改善消费环境、积极引导居民的消费观念320

(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321

(四)调整居民的未来收入和支出预期321

二、构筑消费信贷相关的制度保障321

(二)完善消费信贷的管理制度和服务办法322

(三)建立起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322

(四)建立适宜个人消费信贷的商业保险制度324

(五)建立消费信贷的担保保证制度325

三、建立健全消费信贷的运营机制326

(一)逐步建立网络征信机制326

(二)建立规范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标准327

(三)建立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防范机制328

(四)建立完善的中介服务机构328

四、发挥银企合作优势329

五、培植多类型、多层次的消费信贷体系330

六、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331

七、企业也大有文章可做331

八、要面向广阔的农村市场332

主要参考文献33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