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理论与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65/32880826.jpg)
- 吴一龙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38853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15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4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理论基础1
第一节 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概念1
第二节 肺癌治疗方法的历史发展2
第三节 肺癌各种治疗手段的优势与不足4
第四节 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基本原则6
一、局部与全身并重的原则6
二、分期治疗的原则7
三、个体化治疗的原则7
四、生存率与生存质量并重的原则8
五、成本与效果并重的原则8
六、中西医并重的原则9
七、不断求证的原则9
第五节 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生物学基础10
一、癌基因和抑癌基因10
二、分子分期12
第六节 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模式13
第七节 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向14
第二章 肺癌的国际分期18
第一节 肺癌分期的历史发展18
第二节 1997年修订的肺癌国际分期19
一、肺癌国际分期修订本中TNM的定义19
二、关于N的定义20
第三节 几种特殊情况的说明21
一、关于脏层胸膜和壁层胸膜的不连续肿瘤结节22
二、关于喉返神经受累22
三、膈神经受累22
四、大血管受累22
五、椎体受累22
六、同期的多发原发性肺癌22
七、支气管肺泡癌22
第四节 修订的肺癌国际分期中TNM与临床分期的关系23
第五节 肺癌的临床分期、外科-病理分期和再治疗分期24
第六节 基于修订的肺癌国际分期的肺癌生存率25
第七节 对肺癌97分期的争议26
第八节 小细胞肺癌的分期28
一、小细胞肺癌的两期分期法28
二、小细胞肺癌分期的现代看法28
第九节 肺癌分期手段的进展29
一、治疗前的纵隔镜检查29
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35
第十节 世界卫生组织肺癌组织学分类(1999年)37
第三章 手术治疗在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作用43
第一节 肺癌外科治疗简史43
第二节 手术在肺癌治疗中的地位44
一、原发性肺癌的外科治疗44
二、复发肺癌的再切除50
三、肺癌的不完全性切除手术50
四、对残余肿瘤的切除51
五、几种特殊手术52
第三节 肺癌手术治疗的局限性59
第四节 肺癌手术治疗的前景60
第四章 胸腔镜在肺癌诊断和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作用64
第一节 胸腔镜发展史和手术基本操作64
一、胸腔镜发展史64
二、胸腔镜手术的基本操作65
第二节 胸腔镜在肺癌诊断中的作用65
一、肺癌胸膜转移并胸腔积液的诊断66
二、肺内周围型结节或肿块性病变的诊断66
三、肺癌的分期和手术切除可行性评估67
第三节 胸腔镜在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作用68
一、胸腔镜治疗胸膜转移并胸膜腔积液的作用69
二、胸腔镜在肺转移癌治疗中的作用69
三、胸腔镜在原发性肺癌治疗中的作用70
第四节 胸腔镜术在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前景71
第五章 放射治疗在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作用74
第一节 非小细胞肺癌74
一、单纯放射治疗74
二、放射治疗和手术的联合应用80
三、放射治疗与化疗的联合应用84
四、放射治疗与热疗的联合应用87
五、放射治疗肺癌的新进展88
第二节 小细胞肺癌94
一、治疗方法的选择94
二、化疗和放疗的联合使用95
三、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放疗方法95
四、预防性脑照射96
第三节 肺癌放射治疗的并发症97
一、放射性肺损伤97
二、放射性食管损伤99
三、放射性脊髓损伤99
四、其它放射性损伤99
第二节 非小细胞肺癌106
一、非小细胞肺癌应用化疗的理论基础106
第六章 化疗在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作用106
第一节 肺癌的自然生存106
二、化疗的一般原则107
三、有效的化疗药物107
四、术前化疗108
五、术后化疗112
六、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放疗114
七、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化学治疗117
一、小细胞肺癌的特点128
第三节 小细胞肺癌128
二、小细胞肺癌的治疗129
第七章 生物治疗在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作用139
第一节 肺癌细胞免疫原性和免疫治疗139
一、非特异性免疫刺激物:BCG和其他的细菌产物140
二、单克隆抗体在治疗中的应用141
三、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治疗143
四、肿瘤抗原和主动特异免疫治疗146
第二节 肺癌生物治疗的新方法146
一、诱导特异性免疫的基因治疗147
二、直接作用的基因治疗149
第八章 介入治疗在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作用154
第一节 支气管动脉灌注及栓塞术154
一、支气管动脉灌注及栓塞术的解剖病理基础154
二、支气管动脉灌注及栓塞术的临床实践157
第二节 经皮肺穿刺活检及肿块消融术160
一、经皮肺穿刺活检及肿块消融术160
二、纵隔肿瘤及淋巴结抽吸活检162
一、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病理生理164
第三节 肿瘤性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内支架治疗164
二、上腔静脉内支架植入术的临床应用165
第九章 中医治疗在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作用169
一、概况169
二、病因病机169
三、辨证论治169
(一)阴虚内热型169
(三)气滞血瘀型170
(二)脾虚痰湿型170
(四)热毒蕴结型171
(五)气血双亏型171
(六)肾阳亏虚型172
四、肺癌转移的中医治疗172
(一)脑转移172
(二)骨转移172
(三)肝转移173
(四)恶性胸水173
五、中医在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作用173
(一)中医与手术治疗结合174
(二)中医与放射治疗结合174
(三)中医与化学治疗结合175
第十章 非小细胞肺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策略178
第一节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策略178
一、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现状178
三、Ⅰ期NSCLC系统的淋巴结清除术的价值179
二、Ⅰ期NSCLC局限性切除的价值179
四、Ⅰ期NSCLC单独放射治疗的价值180
五、Ⅰ期NSCLC术后放射治疗的价值180
六、Ⅰ期NSCLC术后化疗的价值180
七、Ⅰ期NSCLC新辅助化疗的价值181
八、Ⅰ期NSCLC辅助生物治疗的价值181
九、早期肺癌的支气管内镜治疗182
十、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预测183
十一、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现代治疗策略184
第二节 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策略185
一、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现状185
二、Ⅱ期NSCLC的标准术式185
三、Ⅱ期NSCLC系统的淋巴结清除术的价值187
四、Ⅱ期NSCLC单独放射治疗的价值187
五、Ⅱ期NSCLC术后放射治疗的价值188
六、Ⅱ期NSCLC术后化疗的价值189
七、Ⅱ期NSCLC术后化放疗的价值190
八、Ⅱ期NSCLC新辅助化疗的价值191
九、Ⅱ期NSCLC辅助性生物治疗的价值191
十、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现代治疗策略192
第三节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策略193
一、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193
二、可切除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策略193
三、不能切除的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策略204
四、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几个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208
五、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现代治疗策略209
第四节 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策略210
一、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早期临床研究210
二、铂类药物在Ⅳ期肺癌应用中的研究211
三、联合化疗和支持疗法比较的临床研究211
四、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213
五、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新药方案研究214
六、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现代治疗策略218
一、联合化疗230
第十一章 小细胞肺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230
第一节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策略230
二、胸部放疗234
三、预防性脑照射236
四、手术治疗237
第二节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策略239
一、联合化疗239
二、胸部放疗240
第三节 复发性小细胞肺癌的治疗240
第十二章 肺癌特殊情况的多学科综合治疗245
第一节 肺癌脑转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245
一、概述245
二、肺癌脑转移的临床表现246
三、肺癌脑转移的诊断247
四、肺癌脑转移的治疗249
五、肺癌脑转移的治疗策略258
二、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特点及诊断262
一、概述262
第二节 肺癌骨转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262
三、肺癌骨转移的治疗目标263
四、肺癌骨转移的治疗263
五、肺癌骨转移的治疗策略267
第三节 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多学科综合治疗269
一、概述269
二、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临床表现270
三、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诊断270
四、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治疗272
五、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的治疗策略274
第四节 肺癌恶性胸水的多学科综合治疗276
一、概述276
二、肺癌恶性胸水发生机制276
三、肺癌恶性胸水的诊断277
四、肺癌恶性胸水的治疗277
五、肺癌恶性胸水的治疗策略281
六、疗效评价282
第十三章 肺癌的预后研究285
第一节 预后的评估285
一、预后评估指标285
二、评估预后指标的统计学方法286
第二节 临床因素与肺癌的预后288
一、患者的状况与肺癌的预后288
二、肿瘤的特征与肺癌的预后290
三、临床实验室参数与肺癌的预后294
四、治疗方法与肺癌的预后298
第三节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与肺癌的预后301
一、癌基因与肺癌的预后301
二、抑癌基因与肺癌的预后303
第四节 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与肺癌的预后306
一、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对肺癌细胞增生的调控与预后306
二、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对肺癌间质形成的调控和预后307
一、丝氨酸蛋白酶类与肺癌的预后309
第五节 基质蛋白酶与肺癌的预后309
二、基质金属蛋白酶类与肺癌的预后310
三、其它的基质蛋白降解酶与肺癌的预后311
第六节 血管生成因子和血管形成与肺癌的预后311
一、血管生成的激活因子311
二、血管生成的抑制因子312
三、血管的形成312
四、肺癌血管形成与预后313
一、调控细胞增生因子的异常与肺癌的预后315
第七节 细胞增生和凋亡调控因子与肺癌的预后315
二、调控细胞凋亡因子的异常与肺癌的预后316
第八节 粘连分子与肺癌的预后317
一、整合蛋白家族与肺癌的预后318
二、钙黏蛋白家族与肺癌的预后318
三、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与肺癌的预后319
四、选择素与肺癌的预后320
五、CD44与肺癌的预后320
二、端粒的长度与肺癌的预后321
一、端粒酶在肺非癌和癌组织的表达与预后321
第九节 端粒酶与肺癌的预后321
第十四章 肺癌临床研究的方法、方式、方向333
第一节 肺癌临床研究方法的现状333
第二节 系统评估的研究方法334
第三节 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336
第四节 肺癌的临床指引方法337
第十五章 肺癌临床指引342
第一节 不能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引342
一、临床指引344
二、方法345
三、晚期肺癌病人的诊断评价348
四、治疗350
第二节 肺癌的处理367
一、背景367
二、病因与预防367
三、病人需知信息368
五、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369
四、诊断369
六、小细胞肺癌的治疗370
七、晚期肺癌的治疗371
八、治疗的成本-效益373
九、推荐373
第三节 中山医科大学肺癌临床指引382
一、检查项目382
二、原发性肺癌的临床分期382
三、原发性肺癌的治疗原则383
附录387
附录一 生存质量的评估387
附录二 WHO肿瘤病灶分类及疗效评价标准390
附录三 抗癌药物的毒性393
附录四 RTOG/EORTC(1992)急性放射反应评价标准396
附录五 RTOG/EORTC(1992)后期放射损伤评价397
附录六 因特网上的肺癌资源397
索引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