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芳香物质研究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芳香物质研究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66/32877863.jpg)
- (荷)马 斯(Maarse,H.),贝耳兹(Belz.R.)编著;徐汝巽,林祖铭译 著
- 出版社: 轻工业出版社
- ISBN:750190457X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340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53页
- 主题词:香料(学科: 研究 学科: 手册)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芳香物质研究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参考文献4
第二章 食品挥发性物质的分离和浓缩5
一、自产品相直接分离和浓缩5
(一)导言5
(二)样品的选择和预处理7
(三)挥发性物质的分离8
1.概述8
2.方法的选择9
3.蒸馏13
4.提取21
6.蒸汽蒸馏/提取26
6.关于回收数据29
(四)挥发性物质的浓缩30
1.稀水溶液30
2.稀有机溶液36
3.新化合物的形成41
(五)挥发性物质的组分离41
(六)分析步骤的感官评定44
(一)导言46
二、自蒸气相分离和浓缩46
(二)取样47
1.产品上部取样47
2.通气法49
(三)收集51
1.冷却51
2.吸附53
3.液体吸附56
1.冷阱再生和浓缩57
(四)再生和浓缩57
2.吸附阱再生和浓缩58
3.液体吸附阱再生和浓缩60
参考文献61
第三章 分离71
一、色谱法原理71
二、气相色谱法73
(一)理论73
1.保留时间73
2.分离效率74
3.分辨率76
(二)填充柱77
(三)毛细管柱81
1.概述81
2.金属毛细管柱82
3.多孔层开管柱84
4.玻璃毛细管柱84
(四)检测器89
1.概述93
(五)进样和衍生化93
2.蒸气进样和注射94
3.液体的注射95
4.固体和GC馏分的注射100
5.衍生化103
(六)定性分析106
1.概述106
2.保留数据106
3.脯集109
3.回收率测定112
2.取样112
1.概述112
(七)定量分析112
4.计算方法113
三、液相色谱法115
(一)导言115
(二)装置116
(三)应用119
1.食品及概况119
2.芳香物质研究120
(一)导言122
四、薄层色谱法122
(二)RF nRF和RM的定义以及RF值的标准化123
(三)色谱板的制备方法127
1.非浸渍板的制备127
2.浸渍板的制备及银离子浸渍薄层板127
3.以乙酰纤维素为固定相的薄层板131
4.反相色谱135
(四)精油分析139
(五)衍生物的分析143
1.蒸汽蒸馏分离法144
2.衍生化过程147
3.酸、胺、醇衍生物的分离151
4.羰基化合物衍生物的分离157
(六)鉴定和定量测定171
1.鉴定171
2.定量测定171
参考文献174
第四章 鉴定188
一、引言188
二、质谱法191
(一)导言191
1.概述193
(二)气相色谱法和质谱法(GC/MS)联用193
2.GC/MS连接器195
3.质谱信号的检测和记录200
(三)方法和应用202
三、红外光谱法215
(一)原理215
(二)微量取样218
(三)GC-IR直接联用221
1.拉曼光谱222
四、其他波谱法222
2.核磁共振谱223
3.紫外光谱225
五、反应气相色谱法225
(一)导言225
(二)扣除色谱226
1.羰基化合物227
2.醇230
3.羧酸和酚230
5.其他形式的扣除气相色谱231
4.含硫化合物231
(三)氢反应232
1.概述232
2.氢化反应233
3.微量脱氢反应(芳构化)234
4.氢解(碳架色谱)236
(四)臭氧分解240
(五)其他形式的反应色谱242
六 选择检测器244
(一)导言244
(六)结论244
(二)芳香物质研究所用的选择性检测器247
1.氮特定检测器247
2.硫特定检测器255
3.其他化合物的选择检测器261
(三)芳香物质研究中选择检测的应用262
1.含氮化合物262
2.含硫化合物264
3.含氮和含硫化合物269
4.其他化合物270
(四)芳香物质研究中选择检测重要性的评定277
参考文献282
第五章 感官分析和仪器分析的配合300
一、引言300
二、对仪器分析的指导301
(一)样品301
(二)分离物和浓缩物302
(三)色谱流出物303
(四)色谱馏分305
(五)鉴定的化合物和合成混合物305
1.概述306
(二)检测性306
三、气味测定306
(一)导言306
2.槛限值测定307
(三)强度309
(四)质量310
1.概述310
2.描述分析310
(五)可接受性313
四、结尾语314
参考文献315
第六章 其他研究领域的应用322
一、引言322
二、气味污染研究322
二、昆虫信息素研究328
四、烟草烟雾329
五、挥发性亚硝胺332
六,医药上的应用333
参考文献335
本书缩写附录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