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江南丝竹 乐种文化与乐种形态的综合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江南丝竹 乐种文化与乐种形态的综合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31/30239549.jpg)
- 任国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 ISBN:9787103037423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52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368页
- 主题词:江南丝竹-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江南丝竹 乐种文化与乐种形态的综合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丝竹、丝竹乐与江南丝竹2
第二节 江南丝竹研究历史及现状7
第一章 丝竹乐溯源15
第一节 先秦丝竹乐辨踪15
一、“竹”、“丝”类乐器起源15
二、丝竹乐的滥觞22
三、“竽瑟之乐”为丝竹乐类型辨证26
第二节 两汉魏晋丝竹乐管窥28
一、“相和诸曲”与丝竹乐29
二、“清商乐”与丝竹乐32
三、“房中乐”所涉丝竹乐器34
第三节 隋唐宋元丝竹乐寻轨37
一、隋唐燕乐中的丝竹乐37
二、宋元丝竹乐种类扩展47
第二章 江南丝竹的渊源与形成59
第一节 地域化的明清丝竹乐59
一、丝竹乐器的扩充与壮大59
二、明清丝竹乐的地域化品种64
第二节 江南丝竹的形成69
一、江南丝竹的渊源69
二、江南丝竹的形成74
第三节 生存区域和乐种文化定位83
一、生存区域及流传分布划定83
二、乐种构成的音乐文化定位87
第三章 江南丝竹与相关乐社93
第一节 环太湖地区的“家乐”传统94
一、繁盛时尚的家乐班95
二、家乐班所涉丝竹乐器106
第二节 民间“堂名”与文人“雅集”108
一、颇具“雅集”遗风的“堂名”班109
二、文人乐社与清客和清客串114
第四章 乐队编制与乐器演奏风格125
第一节 乐队编制的历史继承与创新拓展125
一、近现代乐器编制述略125
二、乐队编制的历史继承128
三、乐队编制的横向联系131
四、新作品演奏对传统乐队编制的“突破”137
第二节 笛箫演奏风格的“昆曲”“琴乐”传统140
一、竹笛演奏风格的昆曲传统141
二、洞箫演奏风格的琴乐传统147
第三节 二胡演奏风格的“包腔”传统150
一、江南丝竹二胡源流150
二、江南丝竹二胡演奏与说唱戏曲“包腔”154
第四节 琵琶演奏风格的“文曲”传统161
一、南北派琵琶曲目中的“文曲”162
二、文板琵琶与丝竹琵琶的合一165
三、演奏中的文板琵琶技法显现168
第五章 曲目类型与“八大曲”171
第一节 江南丝竹曲目类型171
一、传统曲目及来源172
二、雅集编配曲目及原本180
三、专业创作曲目及代表作简析183
第二节 “八大曲”与曲目家族187
一、“八大曲”认定187
二、“八大曲”分组与“曲目家族”概念189
第六章 曲目家族构成辨识193
第一节 《六板》与《六板》族193
一、《六板》正名193
二、《六板》族“三原体”认定198
三、《中花六板》与《慢六板》203
第二节 《三六》与《三六》族206
一、《三六》标题辨证206
二、《三六》族相关成员及变体213
第三节 《四合》与《四合》族218
一、《四合》曲称与核心曲目辨析219
二、《四合》族套曲的分组227
三、坐乐与“各赛”233
四、《四合》族“母曲”辨析236
第四节 《欢乐歌》与其他239
一、《欢乐歌》与《欢乐歌》族239
二、其他“曲目系统”242
第七章 “体式”和“腔型”变体势态245
第一节 曲体结构“体式”的横向扩展246
一、以母曲为“体”的体式扩展247
二、以母曲为“段”的体式扩展250
三、以母曲材料为“句”的体式扩展252
第二节 腔调结构“腔型”的纵向扩展256
一、由简至繁的腔型扩展257
二、不同腔型叠置的多声部扩展261
三、“以凡代工”的宫调扩展266
第三节 活眼、活腔与活调268
一、“活眼”及其乐理内涵268
二、“活腔”及其乐理内涵271
三、“活调”及其乐理内涵273
第八章 江南丝竹的传播与影响277
第一节 江南丝竹的传播277
一、“天下彝家第一寨”遗响278
二、近现代江南丝竹的外传284
第二节 江南丝竹的社会影响291
一、对音乐普及教育的影响291
二、对乡镇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的影响295
结语301
参考文献307
著述307
论文309
图鉴、百科、大系、大成、曲集310
附录313
“苏南三社”调查记313
江南丝竹大事年谱(1901—2006)333
后记352
第一章图1 江陵雨台山战国楚墓“律管”18
图2 曾侯乙墓笙19
图3 黄君夫妇墓排箫(春秋)20
图4 曹家岗5号墓瑟(春秋)21
图6 浙江绍兴坡塘越墓宴乐铜屋丝竹乐人摹像21
图8 北朝乐舞石刻图30
图9 北魏洛阳石棺伎乐石刻图35
图12 陕西三原县唐李寿墓丝竹乐伎壁画43
图13 江苏邗江寻阳公主墓五代琵琶及木拨43
图16 宋陈旸《乐书》“奚琴”和“轧筝”图48
图18 广元罗家桥南宋墓三弦石雕50
图20 五代南唐周文矩所绘《合乐图》53
第二章图23 《明清乐之刊》丝竹乐演奏图65
图25 缅乐中的“桑柯”67
图29 元代壁画中的三弦说唱78
图30 苏南“堂名”班保存的昆腔工尺谱81
图31 清代的江南地区和环太湖区域图85
图32 江南丝竹生成地域与传承地区示意图86
第三章图36 上海“大同乐会”丝竹乐队117
第四章图40 “南京乐社”江南丝竹乐队编制128
图42 扬州清曲乐队134
图43 民国时期的苏州滩簧坐唱丝竹乐器组合136
图44 昆笛演奏家陆春龄146
图48 清《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中的《三六》谱163
图49 丝竹乐演奏家程午嘉165
第五章图50 双凤镇丝竹乐班保存的工尺谱抄本《将军令》(民国)174
图52 清《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书影181
第六章图54 嘉兴吴澄甫辑《丝竹小谱》中的六十板《老八板》(1904年)195
图55 《虞舜薰风操》六“绝板”标记原谱196
图56 三十六板《三六》第一段〔流水板〕工尺谱与简谱对照(1939年)210
图57 《四合工尺》谱中的〔小拜门〕、〔玉娥郎〕(1909年)221
图59 《国声集》所收《欢乐歌》工尺谱(1918年)240
第八章图62 根据口传记录的《月儿》和《梅花三弄》279
图63 南京柳树湾位置图281
图64 俚濮彝人家藏琵琶残件282
图65 南京将军山沐英墓出土乐器283
图66 重庆“大同乐会”全体成员(1940年)286
图68 民国四年(1915年)常州五中丝竹乐队292
图69 民国十五年(1926年)上海启明女中的江南丝竹乐队294
第一章表1 先秦丝竹乐器组合墓葬6例25
表2 相和诸曲和清商乐所用丝竹乐器5例36
表3 隋七部乐、九部乐乐队及乐器表38
表4 唐十部乐乐队及乐器表39
表5 宋辽大乐乐队编制及乐器3例53
第三章表6 明清苏南及环太湖地区“家乐”班情况简表95
表7 明清苏南及环太湖地区“家乐”班分布及数量简表104
表8 明清私家乐班所用丝竹乐器4例107
表9 晚清、民国“堂名”班、民间乐社兼演丝竹乐资料12例113
第四章表10 明清时期环太湖地区“丝竹乐队”编制4例129
表11 环太湖地区戏曲说唱丝竹乐队7例132
表12 编配、改编和创作江南丝竹作品乐队编制扩充5例140
表13 戏曲说唱乐队双胡琴配制6例159
表14 民国初期琵琶演奏家介入上海雅集丝竹乐社3例166
表15 江南丝竹曲目与原“文板”琵琶谱对照简表167
第五章表16 “八大曲”及曲目家族分类简表192
第六章表17 《六板》曲目家族“三原体”及所属分支曲目简表203
表18 《四合》族曲目18首简表223
表19 《四合》分组简表228
第七章表20 “三活”简表275
第八章表21 江南丝竹曲目、曲集外区发行版本举要288
第四章谱例1 《欢乐歌》笛谱(苏州)145
谱例2 《行街四合》笛谱(上海)145
谱例3 《慢三六》笛谱(上海)146
谱例4 《老三六》、《慢三六》首段曲谱音阶147
谱例5 《中花六板》二胡谱160
谱例6 《中花六板》琵琶谱(上海)168
谱例7 《三六》琵琶谱(上海)168
谱例8 《小霓裳》琵琶谱(杭州)169
谱例9 《春江花月夜》琵琶谱170
第五章谱例10 《玉娥郎》比较谱173
谱例11 《老六板》(南京)176
谱例12 《老六板》(江苏太仓)177
谱例13 《庙院行》尾段谱(彭正元曲)185
第六章谱例14 《虞舜薰风操》(《老八板》)(清李芳园传谱)197
谱例15 《老八板》(清荣斋传谱)199
谱例16 《老八板》与简谱对应谱(清吴澄甫辑)200
谱例17 《老六板》(江苏扬州)200
谱例18 《快六》(江苏太仓)201
谱例19 《六板》、《中花六板》、《慢六板》比较谱204
谱例20 《三六》头段谱(上海)211
谱例21 《老三六》头段谱(甘涛整理)212
谱例22 《老三六》、《中花三六》、《慢三六》比较谱213
谱例23 凤凰三点头215
谱例24 《杭合》〔三六头〕与《老三六》引子比较谱217
谱例25 《行街》、《慢行街》比较谱222
谱例26 〔小拜门〕与《行街四合(一)》、《慢行街》比较谱230
谱例27 〔玉娥郎〕与《行街四合(二)》、《慢行街》比较谱231
谱例28 《四合如意·行街》、《四合·后段》与《新清音》比较谱237
谱例29 《四合·玉荷郎》与《清音》比较谱238
谱例30 《欢乐歌》(选自《国声集》240
谱例31 《欢乐歌》(《老欢乐歌》)(民间乐曲)241
谱例32 《欢乐歌》各段比较谱242
第七章谱例33 《花六板》、《花花六板》与《老六板》的板眼结构扩充势态比较248
谱例34 上海《四合如意》“各卖”段落谱253
谱例35 南京《八合》〔三赛〕段落中的“蛇蜕壳”谱254
谱例36 锣鼓新谱〔四面推窗〕(吴县、常熟)255
谱例37 《花六板》(浙江杭州)258
谱例38 《小六板》(浙江桐乡)259
谱例39 《龙虎斗》变奏比较谱260
谱例40 《行街四合》笛、琵琶多声部叠置谱262
谱例41 《弹词三六》琵琶、小三弦多声部叠置谱262
谱例42 《欢乐歌》曲笛、二胡多声部叠置谱262
谱例43 《四合如意》中“鱼咬尾”多声部叠置谱263
谱例44 〔凤凰三点头〕曲笛与其他乐器声部叠置谱264
谱例45 “以凡代工”音阶的宫调转换谱266
谱例46 《阳八板》与《老八板》同一段落比较谱267
第八章谱例47 “谈经古乐”《月儿》与江南丝竹《月儿高》比较谱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