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体育社会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卢元镇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10150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09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体育运动社会学(地点: 中国) 体育运动社会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体育社会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绪言1
第一节 社会学概述3
一、社会学的定义3
二、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4
三、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9
四、社会学的特点和功能11
第二节 体育社会学的由来和发展12
一、体育社会学在国外的发展状况12
二、体育社会学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15
第三节 体育社会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17
一、体育社会学的性质17
二、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8
三、体育社会学的研究领域19
第一篇 体育与社会24
第一章 体育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24
第一节 体育与政治24
一、政治的概念24
二、政治与体育的关系25
三、体育对政治具有反作用29
四、体育与政治关系密切的利与弊31
第二节 体育与经济32
一、生产方式与体育运动32
二、经济发展水平与体育运动36
三、体育对经济的作用37
第三节 体育与社会发展37
一、体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38
二、体育运动必须与社会协调发展38
三、体育推动社会发展的效益40
第一节 社会变迁概述45
第二章 社会变迁与体育运动45
一、社会变迁的内容46
二、社会变迁的类型47
第二节 社会变迁对体育运动的影响48
一、经济变迁可改变体育的发展方向和规模48
二、社会制度的变迁可改变体育的性质和体育的价值观念49
三、社会的科技变迁可以加速体育的发展50
四、社会变迁的方向决定了体育的发展目标和功能50
五、社会的文化变迁可以形成体育的文化类型51
第三节 体育运动与社会现代化51
一、现代社会概述51
二、体育运动对社会现代化的贡献54
第三章 体育的内部社会结构60
第二篇 体育社会60
第一节 体育的社会组织机构61
一、体育的行政机构61
二、体育的事业、企业机构61
三、体育的社会团体62
四、社区65
五、家庭66
第二节 体育的社会分层68
一、社会分层理论68
二、体育的社会分层69
第三节 体育的社会流动72
一、社会流动理论72
二、体育社会流动的方式73
一、体育人口的概念75
第四节 体育人口75
二、体育人口的判定标准77
三、我国体育人口的基本状况80
第四章 体育的社会控制84
第一节 体育中的社会控制85
一、社会对体育的硬控制85
二、社会对体育的软控制86
第二节 体育对社会越轨行为的控制88
一、冲突理论对人的攻击性的阐述88
二、体育运动可以成为社会的安全阀89
第三节 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社会学分析92
一、当今体育改革的社会学本质93
二、当今社会结构分化中的体育运动94
三、体育结构分化和重新整合中存在的问题97
一、社会体育的基本涵义101
第五章 社会体育的社会学分析101
第一节 社会体育概述101
二、社会体育的特点102
三、社会体育发展趋势104
第二节 国外社会体育的社会学分析106
一、国外大众体育的兴起和发展106
二、当代国外大众体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110
第三节 我国社会体育的现状和发展条件113
一、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简介113
二、我国社会体育的价值取向114
三、我国开展社会体育的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还相当薄弱116
四、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推行117
第四节 制约社会体育参与的社会学因素117
一、生活方式118
二、体育场地设施是社会体育的基本条件之一121
三、参与者的体育价值观念和态度122
第六章 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124
第一节 竞技体育概述124
一、竞技体育的概念124
二、竞技体育产生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126
第二节 竞技体育的特点130
一、竞争是竞技体育的灵魂130
二、运动竞赛的结果具有预先不可确定性132
三、具有竞赛规则、裁判与仲裁手段133
四、体育追求既定的功利目标,传播和宣扬某种价值观念134
第三节 竞技体育的分类136
一、非正规竞技体育136
五、具有完整的组织体系和严格的规章制度136
二、组织化的竞技体育137
三、商业竞技体育138
第四节 竞技体育的社会价值141
一、竞技体育的教育价值141
二、竞技体育的政治价值143
三、竞技体育的经济价值143
四、竞技体育的社会文化价值144
第七章 体育社会问题148
第一节 体育社会问题概述148
第二节 体育社会问题特点150
第三节 体育社会问题的种类151
一、具有世界性的体育社会问题151
二、国外的其他体育社会问题160
三、我国的体育社会问题161
第三篇 体育与人168
第八章 体育群体168
第一节 群体概述168
一、群体的概念168
二、群体的要素169
三、群体的分类169
四、群体的功能170
第二节 体育群体171
一、体育群体的概念171
二、体育群体的特征171
三、体育群体的类别172
第三节 特殊体育群体176
一、老年人体育176
二、妇女体育185
三、残疾人体育189
第九章 体育与人的社会化和现代化195
第一节 体育与人的社会化195
一、社会化的定义195
二、社会化的内容197
第二节 体育社会化的功能198
一、身体教育、运动教育是传授生活技术技能的重要手段199
二、体育运动是向人们提供社会规范教育的场所和实践社会规范的模拟机会199
三、体育运动可以引导人们融合进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200
四、体育运动给少年儿童分配“社会角色”,提供尝试社会角色的各种机会201
五、体育运动可以促进个性的形成和发展204
第三节 体育与人的现代化207
一、现代人概述207
二、体育运动与现代人208
一、生活方式的概念213
第十章 体育与人的生活方式213
第一节 生活方式理论213
二、影响生活方式的要素215
三、生活方式的分类217
第二节 与体育有关的生活方式要素218
一、人们的行为习惯218
二、余暇时间218
三、生活节奏220
四、生活消费221
第四篇 体育文化226
第十一章 体育与文化226
第一节 文化的一般概述227
一、文化的概念227
二、文化的性质228
三、文化的结构233
四、文化的运行234
五、中国文化的特质235
第二节 体育文化概述238
一、体育文化的概念239
二、体育文化的形态240
三、体育文化在文化中的地位241
四、体育文化的价值242
第三节 东西方体育文化243
一、体育文化产生的社会原因243
二、体育文化的发展245
三、东方体育文化与西方体育文化247
第十二章 体育与宗教251
一、宗教的本质特征252
第一节 宗教原理252
二、宗教的基本命题254
三、宗教的要素255
四、世界三大宗教及道教简介256
第二节 体育与宗教的关系257
一、宗教对体育产生和发展所起的作用258
二、体育与宗教的本质对立260
三、体育的进步和宗教的退让261
四、现代体育仍必须同宗教作斗争263
第十三章 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266
第一节 大众传播媒介概述266
一、大众传播媒介的定义和特点266
二、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268
三、大众传播媒介的分类269
第二节 大众传播媒介与体育270
一、大众传播媒介的体育传播可以对人们的体育态度与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270
二、大众传播媒介缩短了体育活动与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距离271
三、大众传播媒介加快了体育运动的传播速度,加大了体育运动的社会覆盖面272
四、大众传播媒介为体育树立形象272
五、大众传播媒介为社会提供体育娱乐,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273
六、体育运动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吸引社会注意力,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273
七、大众传播媒介沟通了体育比赛与商业、广告的关系,把竞技体育推向市场273
八、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体育节目可以刺激体育消费,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274
九、体育运动是各种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新闻战的争夺内容274
第五篇 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279
第十四章 体育社会学方法论279
三、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指导原则280
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280
第一节 体育社会学的哲学方法论280
一、西方社会学方法论简介280
第二节 体育社会学的逻辑学方法论282
一、理论应用过程的逻辑方法283
二、理论构成过程的逻辑方法283
第三节 体育社会学的学科方法论285
一、体育社会学研究是一种综合集成技术285
二、体育社会现象是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对象285
三、揭示体育社会现象的原则286
第十五章 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289
第一节 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地位和价值289
一、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地位289
二、体育社会学研究的意义290
三、体育社会学研究的课题类型291
一、研究的基本步骤293
第二节 体育社会学的研究程序293
二、形成解释295
三、升华理论296
四、测量(度量)297
第三节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299
一、现代调查研究方法的特点299
二、社会调查的基本概念300
三、抽样调查方法301
第四节 体育社会学常用的问卷调查法302
一、问卷的主要类型和基本结构302
二、问卷设计的注意事项304
三、问卷设计的基本步骤305
四、问卷的发放与回收305
主要参考书目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