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社会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计算机社会学
  • 朱文光著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09026657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74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389页
  • 主题词:计算机科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计算机社会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计算机社会学总论1

第一节 计算机社会学的对象、性质及任务1

一、计算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

二、计算机社会学的性质7

三、计算机社会学的任务11

第二节 计算机社会学的理论基础13

一、社会学理论是计算机社会学研究的基石13

二、计算机社会学的相关学科的理论及其新的研究成果既为计算机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开阔了视野,又为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4

三、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新问题的不断出现,为计算机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天地15

第三节 计算机社会学的研究原则、方法及其一般程序17

一、计算机社会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7

二、计算机社会学研究的一般方法18

三、计算机社会学研究的一般程序20

一、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立是发展国民经济的主导及必备的物质条件之一23

第一节 计算机与国民经济发展23

第二章 计算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23

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立,使国民经济生产体制及生产方式得以改变25

三、计算机信息系统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资产26

四、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立,在国民经济生产活动中具有替代物质和能源的作用27

第二节 计算机与企业28

一、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任务28

二、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现代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30

三、计算机信息网络与中小企业35

第三节 计算机与道路交通39

一、道路交通与国民经济发展39

二、计算机与道路交通管理41

三、计算机与道路交通工具44

四、计算机与道路交通相关方面的联系50

第四节 信息高速公路51

一、信息高速公路的含义51

二、“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对美国及全球的影响52

三、“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在中国62

第三章 计算机活动管理者与参与者的社会化66

第一节 社会化理论概述67

一、社会化的涵义67

二、社会化的特点68

三、社会化过程69

第二节 计算机活动管理者的社会化72

一、计算机活动管理者社会化的内容72

二、计算机活动管理者社会化的过程73

第三节 计算机活动参与者的社会化87

一、计算机活动参与者社会化的内容87

二、计算机参与者社会化的过程90

第一节 社会角色理论概述109

一、社会角色的概念109

第四章 计算机企业家的社会角色109

二、社会角色的类型111

三、社会角色的扮演112

第二节 计算机企业家的社会角色116

一、优秀的计算机企业家是当代计算机业界的骄子116

二、计算机企业家的社会角色117

三、计算机企业家的职业特征123

四、造成目前我国计算机企业家社会角色复杂性的原因及其角色扮演中的诸多问题132

第三节 计算机企业家精神137

一、计算机企业家精神的含义及其内容137

二、计算机企业家精神的特征143

三、当前我国计算机企业家精神现状分析146

四、计算机企业家及其精神的培养149

第四节 计算机企业家的行为规范153

一、行为规范153

二、计算机企业家的行为规范154

三、计算机企业家行为规范的分类155

第五章 计算机与其它社会因素的互动165

第一节 计算机与教育的社会互动165

一、计算机与教育的社会互动165

二、教育与计算机及其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174

三、目前我国计算机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176

第二节 计算机与法律的社会互动177

一、计算机活动对法律的作用178

二、法律对计算机活动的反作用185

第三节 计算机与计算机犯罪的社会互动190

一、何谓计算机犯罪190

二、计算机与计算机犯罪的社会互动192

第四节 计算机与军事的社会互动204

一、计算机科学技术改变了现代战争的面貌207

二、计算机科学技术导致了军队对电子计算机的高度依赖209

三、计算机科学技术促进了新兵种的出现212

四、计算机科学技术改变了作战主体——士兵在战争中的角色213

五、计算机科学技术改变了军队传统的作战方式与对抗手段214

六、计算机国际互联网已成为现代军事行动中的“战场”之一215

七、新军事革命促进了军事计算机技术的革命性发展216

八、高科技条件下的立体战争促进了战场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与发展217

第五节 计算机与科学技术的社会互动218

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计算机应用水平不断提高,其应用面不断扩大218

二、新兴科学技术的出现,使计算机技术向更高阶段发展222

三、计算机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224

第六章 计算机活动的社会过程233

第一节 计算机活动的交流233

一、计算机活动交流的基本过程233

二、交流在计算机活动中的功能236

三、计算机活动交流的方式240

一、计算机活动的合作是计算机产业发展的需要248

第二节 计算机活动的合作248

二、合作对计算机活动的促进作用249

三、计算机活动中合作的动机与形式253

第三节 计算机活动的竞争259

一、计算机活动竞争的主客观原因259

二、竞争在计算机活动中的正负效应261

三、计算机竞争活动中的激励手段268

第七章 计算机活动的社会控制270

第一节 计算机活动的“异化”及其社会控制270

一、计算机活动在对社会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异化”270

二、社会控制以及计算机活动“异化”的社会控制277

第二节 计算机活动的外部控制281

一、方针的导向控制281

二、政策的调节控制283

三、法制建设的强制控制287

四、体制的功能控制289

第三节 计算机活动的内部控制293

一、计算机职业道德控制293

二、计算机职业纪律控制298

三、计算机职业信念控制301

四、计算机集体内部监督控制、激励导向与工作记录302

附录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305

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312

附录三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319

附录四 《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328

附录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334

附录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338

附录七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检测和销售许可证管理办法》341

附录八 《计算机系统安全规范》(草案)346

附录九 《山东省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364

附录十 《金融机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暂行规定》3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