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终身学习研究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终身学习研究与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77/34455727.jpg)
- 余善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 ISBN:9787511273932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01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214页
- 主题词:终生教育-教育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终身学习研究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终身学习的基础理论1
一、终身学习思想的产生1
二、终身学习理念的形成3
(一)终身学习思想的发展3
(二)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4
(三)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6
(四)国际组织倡导与推动7
三、终身学习提出的背景8
四、终身学习定义的内涵9
五、终身学习关联的概念11
(一)内涵表达的共同之处11
(二)内涵表达的不同之处12
六、我国终身学习的发展14
(一)终身学习理念的传播孕育14
(二)终身学习的国家政策引导15
(三)终身学习的战略促进17
七、需要明确的相关问题19
(一)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之间的关系19
(二)终身学习是教育和社会发展一种新的取向20
(三)与终身学习相关的要素都在发生历史性变化20
第二章 终身学习的法制环境22
一、西方国家法制建设的成就22
(一)美国制定终身学习法22
(二)英国发表学习成功白皮书23
(三)欧盟确定欧洲终身学习年24
(四)韩国实施终身教育法25
(五)日本推进终身教育体制26
二、国际社会相关政策的解读27
(一)终身学习政策的主要特点27
(二)终身学习政策的发展趋势30
三、我国终身学习的立法现状33
(一)政府相关政策性文件有涉及34
(二)国家相关法律条文有所含涉35
(三)地方的终身学习立法活动35
(四)酝酿中的国家和地方立法36
四、终身学习立法存在的问题36
(一)政策文件多法律法规少36
(二)相关法律多直接法规少37
(三)地方立法先行国家立法滞后37
(四)现有终身学习的立法不完善37
五、我国终身学习的立法趋势38
(一)终身学习的立法势在必行38
(二)政策文件向法律法规过渡39
(三)相关立法与直接立法并行39
(四)国家立法和地方立法并行40
(五)终身学习立法将调整完善40
第三章 终身学习的体系建构42
一、从国情出发构建终身学习体系42
(一)坚持国情和不同区域的特点42
(二)坚持层次类型结构的多样化43
(三)推动体制机制与技术创新44
二、我国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目标46
(一)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46
(二)建立开放灵活的学习环境46
(三)建立终身学习的政策法规47
三、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47
(一)改进学校教育,发挥终身学习的基础性作用47
(二)发展教育培训,满足从业人员终身学习需要51
(三)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培育终身学习的环境53
(四)推进教育信息化,形成覆盖全社会的培训网络53
四、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54
(一)建立完善与终身学习相适应的公共管理机构54
(二)建立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投入与资助体制54
(三)制定《终身学习法》加快终身学习法制化进程55
(四)构建终身学习的质量保障和成果评价体系55
(五)建立终身学习咨询与信息服务系统55
(六)整合与开放社会各种教育资源56
第四章 终身学习的学习组织57
一、学习型社会的学习特征57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产生59
三、我国学习型组织的创建63
(一)创建学习型机关63
(二)创建学习型家庭64
(三)创建学习型企业65
(四)创建学习型社区66
四、我国学习型城市的建设66
(一)学习型城市的基本特征67
(二)我国学习型城市的发展67
(三)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69
(四)学习型城市建设案例69
五、推进学习型组织的发展73
(一)培育学习型组织新的观念73
(二)夯实学习型组织发展基础75
(三)落实学习型组织建设任务78
第五章 终身学习的主要载体81
一、成人高等教育81
(一)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81
(二)成人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83
二、远程高等教育87
(一)高等函授教育的发展87
(二)远程高等教育发展新阶段89
(三)开放大学体制改革试点90
三、非学历继续教育92
(一)我国非学历教育的发展92
(二)制约非学历教育发展的因素94
(三)促进非学历教育大发展95
四、城乡社区教育99
(一)社区教育的根本目标99
(二)社区教育与社会建设100
(三)推动我国社区教育发展101
第六章 终身学习的技术支撑107
一、网络学习平台的环境建构107
(一)管理系统107
(二)学习工具模块108
(三)智能协作学习模块108
(四)网上答疑模块109
(五)智能评价子系统109
(六)超媒体资源库系统110
(七)人性化支持维护模块110
二、网络学习资源的开放共享111
(一)网络学习资源开放共享的现状111
(二)制约网络资源开放共享的因素112
(三)网络学习资源开放共享的促进114
三、终身学习的信息素养要求118
(一)培养学习者信息素养118
(二)学习者信息素养构成119
四、全民终身化学习的新载体120
(一)国家开放大学云平台120
(二)首都市民终身学习平台121
(三)上海终身学习网122
(四)重庆终身学习网122
(五)湖湘学习广场123
第七章 终身学习的资源开发125
一、文本学习资源125
(一)文本资源的结构126
(二)文本资源开发设计126
(三)脚本的撰写和修改128
二、音像学习资源128
(一)音频资源编制128
(二)视频资源编制129
三、数字化学习资源131
(一)数字化学习的内涵131
(二)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132
四、移动学习资源135
(一)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技术135
(二)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138
五、开放在线课程141
(一)MOOCs的历史和关键特征141
(二)cMOOCs和xMOOCs142
第八章 终身学习的学习模式144
一、学习支持理论144
(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144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146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148
二、课堂教学模式150
(一)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与发展151
(二)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发展趋势152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形式153
三、在线学习模式156
(一)在线学习的特点156
(二)自主式在线学习157
(三)引领式在线学习158
四、混合学习模式159
(一)混合学习的本质内涵159
(二)混合学习的应用领域160
(三)混合学习的评价机制161
第九章 终身学习的实现途径164
一、终身学习取得的主要成就164
(一)各类教育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164
(二)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开展的学历补偿教育165
(三)从业人员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的发展166
(四)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166
(五)城乡社区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166
二、终身学习发展面临的挑战167
(一)社会对发展终身学习认识不足167
(二)终身教育全民学习的氛围不浓厚168
(三)政府统筹缺失供需矛盾普遍存在168
三、优化全民终身学习的环境169
(一)终身学习是教育发展史上的惊人事件169
(二)确立终身学习教育观和人才观170
(三)改革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172
(四)形成全社会终身学习的共识173
四、促进终身学习的基本途径174
(一)健全终身学习的管理体制175
(二)优化终身学习的法制环境176
(三)强化各级政府发展教育的责任176
(四)深化教育体制与机制的改革177
(五)提升教育投入与经费保障水平177
(六)发挥各级各类学校的基础性作用178
(七)构建覆盖城乡终身学习服务平台178
(八)推进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活动179
(九)发展社区教育促进终身学习179
(十)建立不同学习成果认证的制度180
第十章 终身学习的创新发展182
一、创新终身学习的理念182
二、构建学分银行制度184
(一)学分银行的内涵界定184
(二)我国学分银行的定位185
(三)推进学分银行制度建设188
三、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190
(一)国际社会的探索实践190
(二)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192
(三)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193
四、推进全民阅读活动194
(一)全民阅读活动的背景194
(二)全民阅读取得的成效195
(三)全民阅读活动的推进197
后记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