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财政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陈工,雷根强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087925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428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4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财政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言1
一、财政学的内容及其发展1
目录1
二、财政的基本概念6
三、财政的基本特征10
四、财政的基本职能12
第二章 政府财政收支与结构22
第一节 政府财政收入形式与构成22
一、财政收入的形式22
二、财政收入的构成25
第二节 政府财政支出分类及形式29
一、财政支出的分类29
二、财政支出的形式34
一、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过程36
第三节 我国财政分配活动的运行过程36
二、我国财政分配体系38
第三章 政府财政支出理论40
第一节 政府财政支出增长理论41
一、政府活动扩张法则41
二、公共支出梯度渐进增长理论42
三、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44
四、公共选择学派的支出增长理论45
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控制49
一、支出控制的形式49
二、控制支出的方法52
第三节 政府公共工程支出的评估——成本效益分析55
一、政府公共支出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55
二、最低费用选择法64
第四章 政府公共支出分析67
第一节 政府公共支出效应分析68
一、公共支出内容及其范围68
二、公共支出效应分析的内容69
第二节 政府的公共医疗保健支出73
一、政府医疗保健支出的必要性73
二、政府提供医疗保健的分析76
三、公共医疗保健支出改革77
第三节 政府的公共教育支出79
一、政府教育公共支出的必要性79
二、公共教育支出的选择80
三、公共教育支出政策的分配效应82
四、公共教育支出的改革84
一、政府社会保险支出的必要性85
第四节 政府的社会保险支出85
二、政府社会保险支出的分析87
三、政府社会保险支出的影响因素91
四、我国社会保险支出的改革92
第五节 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策92
一、公共工程支出的内容92
二、政府干预的必要性93
三、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主体的选择94
四、财政对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经营方式的选择95
第五章 税收原理98
第一节 税收的概念与特征100
一、税收的概念100
二、税收的形式特征101
一、纳税人103
第二节 税制要素103
二、征税对象104
三、税率105
四、纳税环节107
五、纳税期限107
六、减税免税108
七、违章处理108
第三节 税收分类109
一、以课税对象为标准,分为流转课税、收益课税、财产课税与行为课税109
二、以税收管理权限为标准,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以及中央地方共享税109
三、以征收实体为标准,分为实物税、货币税110
四、以税收的计税依据为标准,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110
五、以税收负担是否转嫁为标准,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110
第四节 税制结构111
一、税制结构及其类型111
六、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111
七、以课征方法为标准,分为定率税和配赋税111
二、税制结构的决定因素113
三、各国税制结构比较114
四、优化我国税制结构的构想119
第五节 税收原则121
一、西方税收原则的建立和发展121
二、西方税收原则的主要内容124
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税收原则129
第六节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131
一、税收负担131
二、税负转嫁的条件135
三、税负转嫁的形式137
四、我国的税负转嫁138
第六章 税收制度140
第一节 我国税收制度发展概述141
一、新中国税收制度的建立141
二、1953年修正税制142
三、1958年的税制改革143
四、1973年的税制改革145
五、1979年至1993年的税制改革145
六、1994年税制改革148
第二节 流转额课税152
一、增值税153
二、消费税169
三、营业税174
四、资源税177
五、城市维护建设税179
六、关税180
七、农业特产税184
第三节 收益额课税185
一、企业所得税186
二、个人所得税188
三、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190
四、农业税194
第四节 财产及行为税195
一、土地增值税195
二、房产税196
三、城市房地产税198
四、城镇土地使用税199
五、耕地占用税200
六、契税201
七、车船使用税202
八、车船使用牌照税204
九、印花税205
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206
第七章 国际税收210
第一节 国际税收概述211
一、国际税收的概念211
二、国际税收的产生和发展213
第二节 税收管辖权216
一、税收管辖权的概念216
二、收入来源地税收管辖权217
三、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220
一、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条件与原因221
第三节 国际重复征税及其消除221
二、国际重复征税的消极影响223
三、消除国际重复征税的基本方法224
第四节 国际逃税、避税及其防止措施226
一、国际逃税和避税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原因226
二、国际逃税和避税的基本方式228
三、避税港231
四、国际逃税避税的防止措施234
第五节 国际联属企业收入和费用的分配236
一、国际联属企业236
二、国际收入和费用的分配237
三、国际收入和费用分配的原则238
四、国际收入和费用分配的标准242
五、国际联属企业内部转让定价245
一、国际税收协定的概念及其产生原因249
第六节 国际税收协定249
二、《经合组织范本》和《联合国范本》251
第七节 我国的对外税收协定253
一、我国对外缔结税收协定的发展过程253
二、我国签订对外税收协定遵循的原则254
三、我国对外税收协定举例256
第八章 税收征管259
第一节 税收征管概述259
一、税收征管内涵259
二、税收征管环节261
三、税收征管要素262
第二节 税收征管制度264
一、税务登记264
二、账簿、凭证管理266
三、发票管理267
四、纳税申报272
五、税款征收273
六、税务检查278
七、法律责任279
第九章 公债288
第一节 公债概述289
一、公债的内涵289
二、公债的产生和发展289
三、公债的作用292
第二节 公债制度295
一、公债的种类295
二、公债的发行298
三、公债的偿还304
一、国债市场及其作用306
第三节 公债流通306
二、政府债券交易市场的类型和基本做法309
三、国债的交易方式312
第四节 公债管理319
一、内债管理319
二、外债管理323
第十章 国家预算336
第一节 国家预算概述337
一、国家预算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337
二、国家预算级次和组成338
三、国家预算的原则339
第二节 国家预算类别340
一、 国家预算的分类340
二、国家预算的组织形式342
第三节 国家预算程序344
一、预算编制344
二、预算批准345
三、预算执行345
四、国家决算346
五、我国预算法对国家预算的编制、批准、执行和决算的有关规定346
第四节 国家预算平衡348
一、预算平衡概述348
二、关于预算平衡的种种设想350
三、预算赤字的弥补353
第五节 预算外资金354
一、预算外资金的性质354
二、预算外资金的范围356
三、预算外资金的管理357
第十一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360
第一节 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理论361
一、政府间财政职能的分配362
二、收入在政府间的划分369
三、政府间的转移支付体系374
第二节 我国的政府间财政关系377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财政体制改革回顾377
二、财政包干制对政府职能的影响380
三、我国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383
四、进一步完善分税制的思考386
五、建立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394
第十二章 国民经济调控与财政政策399
第一节 财政政策概述399
一、财政政策的概念399
二、财政政策的分类400
三、财政政策目标、主体与工具401
第二节 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408
一、赤字财政的理论基础409
二、政府支出和税收——调节社会总需求的两种方式412
第三节 宏观财政政策414
一、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414
二、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417
第四节 微观财政政策419
一、在所得课税上的调节419
二、在商品和劳务课税上的调节420
三、在资源分配上的调节420
第五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421
一、货币政策及其与财政政策的区别421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模式425
主要参考书目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