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化学处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化学处理](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2842538.jpg)
- 齐冬子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31300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310页
- 主题词:航空航天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化学处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循环冷却水系统1
第一节 循环冷却水系统1
一、密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1
二、敝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2
第二节 敞开式循环冷却系统的冷却设备4
一、冷却设备的分类4
二、冷却池4
三、冷却塔5
第三节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浓缩倍数以及与其他运行参数的关系8
一、循环水的浓缩倍数8
二、浓缩倍数与补充水量、排污水量及蒸发量的关系9
三、浓缩倍数的选择10
四、浓缩倍数的监测11
一、夹套式换热器13
第一节 水冷却用换热器的类型13
第二章 工艺系统的换热设备13
二、蛇管式换热器14
三、套管式换热器15
四、列管式换热器16
五、板式换热器20
六、螺旋板式换热器21
第二节 换热器的传热22
一、管壁的热传导22
二、热导率23
三、水冷器的间壁传热24
四、平均温度差的计算26
第三节 污垢热阻和热流密度29
一、污垢热阻、总热阻与总传热系数29
二、水侧污垢热阻的监测30
三、水冷器的热流密度与水侧壁温34
第四节 对流传热系数36
一、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36
二、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准数36
三、不同流动状况下的对流传热系数38
第三章 天然水中的杂质及其对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影响40
第一节 天然水中的杂质40
一、水中杂质的主要来源40
二、天然水中杂质的类别40
三、天然水中溶解的离子40
四、水中杂质含量的表示42
五、水中杂质含量的常用单位及其换算关系43
第二节 天然水的水质分类44
一、按含盐量分类44
二、按硬度分类45
三、按硬度和碱度的关系分类46
四、按水中主要阴阳离子分类49
第三节 天然水中的杂质对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影响49
一、悬浮物质和胶体49
二、含盐量或电导率50
三、有机物50
四、阳离子50
五、阴离子53
六、溶解气体56
第四章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的pH值、碱度和碳酸钙饱和pH值58
第一节 碱度与碳酸平衡58
一、碳酸平衡58
二、碳酸平衡与pH值59
三、碱度的组成61
四、M碱度与P碱度的关系62
一、pH值与碳酸盐碱度对循环冷却水的影响63
第二节 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pH值与碳酸盐碱度63
二、浓缩后的自然pH值64
三、自然pH值的计算65
四、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碱度69
五、循环水调pH值时加酸量的计算74
六、选择循环冷却水自然pH值及总碱度M计算公式的有关问题76
第三节 碳酸钙饱和pH值76
一、碳酸钙的溶解平衡76
二、目前碳酸钙饱和pH值(pHs)的计算方法及其优缺点78
三、推荐的碳酸钙饱和pH值(pHs)计算方法79
四、计算碳酸钙饱和pH值的几个问题84
参考文献86
第一节 沉积物的分类、来源及其危害87
一、沉积物的分类87
第五章 沉积物、水垢及其控制87
二、沉积物的来源88
三、沉积物的危害88
第二节 水垢的形成90
一、水垢90
二、难溶或微溶盐的溶度积90
三、难溶或微溶盐的过饱和91
四、难溶或微溶盐的结晶析出与过饱和区92
第三节 难溶或微溶盐结垢趋势的判断93
一、碳酸钙水垢93
二、磷酸钙水垢96
第四节 水垢的控制101
一、除去部分成垢离子101
二、加酸或通二氧化碳气,降低pH值,稳定碳酸氢盐104
三、加阻垢剂,破坏成垢盐类的结晶生长105
一、聚羧酸阻垢剂106
第五节 常用阻垢剂106
二、膦酸109
三、膦羧酸111
四、有机磷酸酯111
第六章 金属的腐蚀及其控制113
第一节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金属的腐蚀机理113
一、金属的电化学腐蚀113
二、冷却水中产生电化学腐蚀的条件115
三、产生阴阳极的各种因素115
第二节 冷却水中金属腐蚀的类型118
一、全面腐蚀与局部腐蚀118
二、冷却水中常见的金属腐蚀类型119
第三节 金属的腐蚀速度122
一、腐蚀速度与极化作用、去极化作用122
二、腐蚀速度的表示方法及其换算123
三、循环冷却水系统中腐蚀速度的控制指标124
第四节 腐蚀控制的方法126
一、化学处理法——添加缓蚀剂126
二、提高循环冷却水系统运动的pH值126
三、涂料覆盖法127
四、使用耐蚀材料换热器130
五、电化学保护法——阴极保护法130
第五节 缓蚀剂的分类及其缓蚀机理131
一、按缓蚀剂的化学成分分类131
二、按缓蚀剂对电化学腐蚀的抑制作用分类131
三、按防蚀膜的特性分类131
第六节 常用缓蚀剂133
一、铬酸盐133
二、聚磷酸盐134
三、非铬非磷缓蚀剂135
四、杂环化合物——铜缓蚀剂137
第七章 微生物的危害及其控制139
第一节 冷却水系统中常见的微生物及其生长条件139
一、细菌139
二、真菌141
三、藻类141
第二节 微生物的危害142
一、粘泥的危害143
二、特殊细菌的危害144
三、真菌的危害146
四、藻类的危害147
第三节 微生物控制的方法147
一、混凝沉淀法148
二、过滤法148
四、冷却塔的防护149
三、化学杀生法149
第四节 杀生剂150
一、氧化性杀生剂150
二、非氧化性杀生剂158
三、杀生剂的毒性164
四、杀生剂的选择167
第八章 循环冷却水的化学处理169
第一节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给系统带来的问题169
一、腐蚀程度可能增长169
二、水垢倾向可能增长169
三、容易形成沉积物170
四、危害的后果170
第二节 循环水化学处理的可行性171
一、化学处理的药剂172
二、化学处理的效果172
三、化学处理的费用174
第三节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综合治理及补充水预处理的必要性176
一、循环水系统对各种离子或杂质的控制要求176
二、把住预处理龙头关,避免杂质进入循环水系统178
三、预处理的主要方法179
四、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综合治理181
第九章 现场微生物的监控技术184
第一节 控制微生物是搞好循环水化学处理的关键184
一、微生物粘泥的严重危害性184
二、粘泥产生及其危害的快速性187
三、微生物粘泥对缓蚀阻垢配方作用的影响188
第二节 氨污染对循环水的危害189
一、循环冷却水中氨的来源189
二、氨对循环水危害的原因190
三、氨污染对氮肥厂循环水系统的危害191
四、氨污染危害的控制方法196
第三节 微生物的监测199
一、根据装置的特点,采用微生物与化学分析相结合的监测方法199
二、微生物检测的基本方法200
三、生物粘泥的测定方法202
第四节 科学应用杀生剂204
一、以氯为主,辅助使用非氧化性杀生剂205
二、科学使用非氧化性杀生剂206
三、科学加氯208
第五节 从预处理抓起,综合治理控制微生物210
一、严防危害物质进入系统210
二、循环水系统的综合治理211
第十章 缓蚀阻垢配方和运行条件的选择213
第一节 缓蚀阻垢配方的类型213
一、单一药剂及复合药剂配方213
二、复合配方的类型215
三、典型的复合配方217
四、关于腐殖酸钠222
第二节 循环水的运行条件与缓蚀阻垢配方的关系223
一、浓缩倍数224
二、pH值224
第三节 缓蚀阻垢配方及运行条件选择的步骤227
一、现场实际情况的调查227
二、配方的初选228
三、缓蚀阻垢药剂选择时应注意的问题229
四、通过试验选定配方及运行条件230
第四节 配方筛选试验方法231
一、静态阻垢评定法231
二、旋转挂片失重法231
三、动态污垢监测法233
四、动态模拟试验法234
一、开车前的系统清洗240
第十一章 清洗、预膜和冷态运行240
第一节 清洗240
二、单台清洗242
三、不停车的系统清洗246
四、不停车的单台清洗249
第二节 预膜250
一、预膜的目的和方法250
二、预膜剂的类型251
三、磷系预膜的条件253
四、预膜的运行与监测254
第三节 冷态运行255
第十二章 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科学管理和现场监测257
第一节 严格操作管理257
一、系统水量的管理257
二、加药管理258
三、水质指标的管理260
第二节 现场监测工作制度化261
一、水质分析261
二、监测换热器和监测挂片265
三、现场换热器的监测266
四、微生物监测266
五、大修综合考察266
六、建立并完善化学处理的技术档案268
第三节 水冷器的损坏与更换269
一、碳钢水冷器的垢下腐蚀穿孔269
二、不锈钢壳程水冷器的应力腐蚀开裂270
五、电偶腐蚀271
六、换热管磨损271
四、涂料损坏或使用不当271
三、管板渗漏271
七、水冷器工艺侧介质腐蚀272
八、准确的水冷器更换计划273
附录282
附录1水的部分物理化学性质282
附录2水的部分常用物理性质283
附录3(0~99.4)%真空时水的沸点285
附录4水的汽化热286
附录5水的离子积常数287
附录6部分易溶盐类的溶解度(20℃)287
附录7部分难溶盐类的溶度积常数(25℃)288
附录8不同温度下的碳酸平衡常数288
附录9不同pH值下的碳酸平衡系数(25℃)289
附录10空气的重要物理性质(0.101MPa,760mmHg压力下)292
附录11部分常用计量单位及有关换算关系293
主要参考文献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