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圣人箴言录 《论语》与中国文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圣人箴言录 《论语》与中国文化
  • 李振宏著(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著
  • 出版社: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411594
  • 出版时间:1995
  • 标注页数:383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40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圣人箴言录 《论语》与中国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 孔子·《论语》·中国人1

1.孔子传略2

(1)艰难曲折的历程2

(2)彪炳史册的贡献8

(3)走下圣坛的形象11

(4)至圣先师的地位17

2.《论语》的结集与流传18

(1)《论语》的结集与命名19

(2)《论语》的传本20

(3)经学地位的确立22

3.《论语》与中国人24

(1)《论语》的社会传播途径24

(2)现代生活中的《论语》31

(1)“吾道一以贯之”36

1.《论语》的思想核心——“仁”36

二 《论语》的思想体系36

(2)“仁”的外延与内涵39

(3)“仁”的历史评价46

2.“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仁”与“礼”50

(1)“礼”是仁的外在节度50

(2)“人而不仁,如礼何”52

(3)孔子对“礼”的设计54

3.“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仁”与德政58

(1)“为政以德”58

(2)“政者,正也”61

(3)“齐之以礼”62

(4)“知贤才而举之”64

4.“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以“仁”为核心的伦理体系67

(1)义、忠、孝67

(2)知、勇、恭、宽、信、敏、惠72

(3)温、良、俭、让、刚、毅、木、讷76

5.为仁由己,求仁得仁——成仁之路77

(1)为仁由己,笃实躬行77

(2)内省自身,见贤思齐79

(3)笃信好学,守死善道81

三 《论语》与中国国民性格84

1.乐观豁达,自强不息84

(1)“知其不可而为之”85

(2)自强不息的民族风范87

(3)乐观豁达两面观89

2.取验务实,注重实践92

(1)“子不语:怪、力、乱、神”92

(2)国民所重:政事日用,工商耕稼95

(1)“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99

3.贵和持中,和谐中庸99

(2)“读中国的书使人静下来”102

4.重义轻利,礼让敦厚106

(1)孔子所倡导的民风106

(2)一诺千金,信义为重108

(3)一饭难忘,礼让为先110

5.幻想平均,趋同求一112

(1)孔子论平均和统一113

(2)平均主义的历史传统114

(3)从统一思想的要求到趋同求一的心理定势116

6.忠君爱国,义重如山119

(1)孔子论君臣之义119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21

(3)君臣大义,不事二姓123

1.“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论语》大一统思想的历史影响127

(1)孔子大一统的政治思想127

四 《论语》与中国传统思想127

(2)大一统思想传统的形成128

2.“得天下也,以仁”——《论语》德治思想的历史影响133

(1)“苛政猛于虎”133

(2)孟子的仁政思想134

(3)德治仁政思想的历史影响136

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论语》民本思想的历史影响141

(1)“敬德保民”:民本思想的萌芽141

(2)“仁者爱人”:民本思想的基石143

(3)“民为贵”,“君为轻”:孟子的民本思想144

(4)“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的民本思想146

(5)孔孟荀民本思想的历史影响148

(6)“民本”与“民主”152

4.“用夏礼则中国之”——《论语》民族思想的历史影响153

(1)《论语》中的民族思想154

(2)“夷夏之辨”与汉民族意识157

(3)“修文德以来之”与华夏文明的传播159

(4)“夷狄中国则中国之”与中华各民族的融合161

五 《论语》与中国士大夫精神164

1.“内圣外王”的人格理想164

(1)《论语》塑造的理想人格164

(2)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167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171

2.心系天下的忧患意识176

(1)《论语》中孔子的忧患意识176

(2)忧民之忧,居安思危179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82

(4)古代诗词中的忧患情怀185

3.入世参政的“恋政情结”187

(1)“恋政情结”187

(2)心系天下,图存社稷189

(3)钟情于仕途194

4.保全志节的退隐意识198

(1)“有道则见,无道则隐”198

(2)隐居求志,行义达道200

六 《论语》与中国伦理205

1.为政以德,伦理本位——《论语》与中国伦理的道德至上倾向205

(1)《论语》的道德至上倾向205

(2)“性善”、“性恶”殊途同归209

(3)道德至上观念的历史评说212

2.“存天理,灭人欲”——《论语》与中国伦理的主题精神217

(1)《论语》中克己敬人的伦理精神217

(2)“存天理,灭人欲”伦理精神的确立221

(3)中国伦理精神的历史评说224

1.《论语》与中国教育精神232

七 《论语》与中国教育232

(1)子曰“有教无类”233

(2)“有教无类”与后世平民教育235

(3)“有教无类”与中国政治236

2.《论语》与中国私学传统240

(1)《论语》是孔子首创私学的证明240

(2)中国私学传统的历史评价242

3.《论语》与中国古代教材体系248

(1)《论语》对传统典籍的阐释与强调248

(2)二千年不变的教材体系250

(3)二千年一贯制教材的历史影响251

4.《论语》与中国传统教育理论254

(1)《论语》论教育254

(2)《学记》的思想渊源258

(3)传统教育理论的奠基石261

附录2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