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好父母要懂心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好父母要懂心理学
  • 李静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ISBN:9787504360595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184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197页
  • 主题词:家庭教育-教育心理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好父母要懂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3

第一章 给孩子一面“自我认知”的镜子3

健康成长,从自我接纳开始3

接纳心理:喜欢自己的孩子最快乐3

自我认知心理:孩子,你会赢,但也会输给很多人5

正确的导向:心态与价值7

手表定律:爸爸、妈妈,我是否可以有两个价值观7

厚脸皮效应:只有给足孩子面子,他才会自信9

状态依赖回忆心理:快乐的人愈快乐11

父母导演孩子的改变13

皮格马利翁效应:妈妈的谎言也能成“真”13

配套心理:调皮鬼没有一直调皮下去15

挑战自我心理:失败了也要发“失败奖”17

自我实现预言:每个合理的梦想都能成真19

第二章 健全人格,孩子身心发育的关键一环23

打量孩子的人格23

杜根定律:自信的孩子从不受伤害23

自我宽恕心理:为自己的错误埋单25

说谎心理:找到谎言的“源头”27

聪明父母“雕塑”孩子有技巧29

自适应心理:放手,让孩子去失败29

霍布森选择效应:或许替孩子选择,使孩子没有选择余地31

延迟满足:所有的愿望都要通过努力来实现33

竞争心理:孩子,你永远要坐前排35

厌恶心理:不做坏事的最好方法是“厌恶坏事”37

第三章 好父母是孩子的情绪管理专家40

能控制情绪的孩子才能成大事40

杜利奥定律:只有开心的父母,才有快乐的孩子40

情感宣泄:坏情绪,不“疏导”,就“决堤”42

习得性无助心理:爱可以使孩子获得情感上的重生44

恐惧心理:害怕其实更来自过去的经历46

嫉妒心理:她也没有什么了不起48

如何帮孩子减压才有效51

酸葡萄甜柠檬心理:改变不了事实,就改变“想法”51

心理疲劳:孩子和父母一样,有时也会“心累”53

跨栏定理:挫折越多,成长越快55

动机适度原则:给角色压力一个出口56

第四章 学习原本可以很惬意60

是什么影响了孩子的学习60

兴趣心理:没有比兴趣更好的老师60

詹森效应:一旦陷入迷途,找出路可就难了62

厌学心理:孩子有问题,父母先反省64

光环效应:走出光环,读读那些“没用”的书66

学习中的心理妙招68

心理卵化期:解决问题的艺术68

系列位置心理:每次都只记得开头和结尾70

警惕感觉剥夺:坚决不写“暴力作业”72

艾滨浩斯遗忘曲线:不忘拾起那些“旧知识”74

高原现象:学习不要太“刻苦”76

突破心理定势:河流可以是粉色的78

中篇83

第五章 哪怕牺牲赚钱时间,也要关注孩子交往83

当交往与困惑“相撞”83

自我暴露适度心理:有些话要说,有些话不要说83

投射心理:不如跳出愤怒,做个“旁观者”85

攻击性心理:一个喜欢惹是生非的“小霸王”87

依赖心理:离不开父母的孩子也离不开别人89

社交恐惧心理:哪怕牺牲赚钱的时间,也要多关心孩子的交往91

孩子交往中的小技巧93

首因效应VS近因效应:“白雪公主”的外表,“灰姑娘”的心93

互惠心理:不懂得分享是一种惩罚95

整体大于部分心理:周末将孩子们“赶出家门”97

熟人链效应:从那些“半生不熟”的人身上发现共同点99

换位思考:从替别人着想开始,赢得更多的朋友101

第六章 洞悉社会心理对孩子的影响104

社会是孩子成长的环境场104

角色效应:比尔·盖茨与“小侦探”的社会角色104

人的社会性:每个孩子都害怕做“独行侠”106

邻近效应:孩子周围是什么人108

社会心理也会影响到“小成员”111

从众心理:别人要做的事,你不一定要做111

破窗定律:修复孩子每一次“小错误”113

权威效应:“权威”的话,也可能出错114

模仿心理:在孩子看来,父母是“英雄”116

毛毛虫效应:与众不同的孩子,机会更多118

马太效应:其实每个孩子都“好神奇”120

下篇125

第七章 揭示家会伤人的心理真相125

家中的不和谐“音符”125

角色倒置:孩子气的父母使孩子无所适从125

自恋心理:溺爱孩子的心理真相127

俄狄浦斯情结:让女儿回归妈妈,男孩回归爸爸129

代偿心理:回到童年,想想那时的自己131

被家伤害的孩子134

被动攻击心理:孩子爱上“考砸”与“捣乱”134

“趋利避害”心理:比网瘾更可怕的是考试瘾136

自闭心理:重要的不是疏导,而是和孩子一起成长138

神经症:哀悼过去,一种亡羊补牢的方法140

置换心理:不被父母接受的孩子会走向“欺负”141

第八章 父母“不高兴”,孩子受影响145

隐藏在情绪中的“疾患”145

心与身的关联:孩子们有一个“老头”爸爸145

巴纳姆效应:容易生气的妈妈,你太在意别人的看法148

权力强迫心理:“伟大”的人,家的冷漠是你一手造就的150

摆脱成瘾心理:回归幸福的家152

用最短的时间,铲除不良情绪154

抑郁心理:乐观的父母能使孩子免遭抑郁侵袭154

猜疑心理:想了解对方的时候,就放弃自己的现象场157

孤独心理:受伤的成人和孩子往往会选择“作茧自缚”159

焦虑心理:把你的焦虑写在纸上,然后纠正它161

第九章 如何沟通,孩子才肯敞开心扉165

有些事,父母不知道165

叛逆心理:“父母之外的朋友”能让孩子更好地度过青春期165

布猴妈妈的启示:爱是孩子生命元素的NO.1167

交往适度原则:爱是合理地给与合理地不给169

超限心理:批评和表扬的境界——有心无痕171

抵达沟通的“终南捷径”174

积极倾听心理:耐心、感同身受地倾听孩子的往事174

尊重需要定律:想了解孩子,就要以诚相待176

强化心理:偶尔,也要忘记发火的孩子178

身体语言定律: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您的表情180

情绪判断优先:“打是亲,骂是爱”是最大的谎言18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