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000-2001年中国网络经济发展生态报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胡延平主笔,邹剑宇等撰稿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7801494792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82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1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2000-2001年中国网络经济发展生态报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告别荒漠:新媒体与精神生态的重建(代序) 吴征博士1
冲突--新旧经济体系转换之际的制度性摩擦1
权力消费2
制度复制4
制度决定论7
信息殖民论11
管制的代价14
结论:新经济的制度特征18
改革--互联网与当前中国社会变革之间的促动关系23
深度结合已经开始24
整合体制内存量资源25
割裂是目前最突出的问题25
网络经济:开放自由的经济27
网络经济呼唤制度变革29
网络经济推动制度变革31
政府以改革推进网络的发展36
塑造改革与发展的推进主体38
鸿沟--数字化差距成为信息时代的南北问题40
电脑普及水平:美国是中国的55倍40
网络普及率:5年差距拉大21倍41
国民经济信息化投入:中美相差45倍42
社会信息化指数:落后美国40年42
1990~2000,失去的10年43
中国发展互联网起步不比美国晚,但是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43
第一次现代化:一个距离工业现代化还有13年的国家44
第二次现代化:信息革命绝对不是今天才开始发生的事情45
真正的差距到底在哪里?两个现代化应该同时进行46
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困者之间的鸿沟47
全球视野中的数字鸿沟尤为触目惊心49
信息技术革命最大赢家美国也不能幸免51
跨越数字鸿沟,消解数字冲突52
政策风向:重要的是具体如何落实52
跨越信息鸿沟,从跨越理解的鸿沟开始54
深层信息化:发展、蜕变过程才刚刚开始55
新四化:国家发展目标体系必须确立的核心内容56
数字周期:不回避以数字化为前导的第二次现代化57
中国如何化数字鸿沟为数字机遇57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聚焦数字鸿沟58
国家:化数字鸿沟为数字机遇59
企业:从数字鸿沟到数字红利60
震荡:网络经济“地震”烈度,中国将会大于美国64
脉络--2000年中国网络经济发展脉络与变化趋势64
阵痛:全行业调整不可避免,但结局不至于耸人听闻65
扩张:企业处境更加艰难,但网络经济不会大幅缩小65
转折:.com时代彻底宣告终结,网络经济正式上路66
归位:网络概念逐渐清晰,网络军团开始兵分三路66
回归:IT流派重操旧业,中间产业带未来价值无限67
蜕变:走过分水岭,网络已开始真正质变成为经济67
整合:资源、要素重新组合,缔结未来产业新结构68
兼并:中性名词在今后的发展中继续发挥良性作用68
结盟:利益共同体塑造产业共同体,网络成行城市69
分化:战国纷争初见分晓,同类竞争将分出一二三69
融合:互联网疆界拓宽的背后是产业、经济、政治格局以信息为中心的重组70
错位:提高有效供给将是解决供不应求问题的关键70
规模:网络经济渐具规模经济特性,规模效应显现71
成本:主流经济网络化与应用服务边际化相互促动71
人流:小范围内将有人才回流,整体而言人才依然严重短缺72
管理:法规批量出台,对网络的规范开始从管制向管理归位73
开放:入关有助于以压促变,但是WTO效应不会立即显现73
周期:网络产业、网络经济的发展也有经济周期74
门户:不再是这个领域潮流的制造者和领导者74
分众:标志着互联网开始逐步分化,形成新的社会分工75
秩序:中国的前途在于融入国际社会,但首先要克服来自全球化的危机和自我恐惧75
传统:不败的传统企业只会是那些逐渐不再“传统”的企业76
权力:互联网所带来的最大改变,是改变了权力的分配78
鸿沟:世界各个地区里不同国家的互联网发展也不平衡78
安全:在短时间内不能完全靠信息产品的国产化来解决79
驱动:技术创新依旧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81
无线:移动的最大魅力在于互联商务得到无限放大81
宽带:互联网的大规模商业应用将会由此成为事实82
转型:浪潮中的一股暗流是ICP向内容?商务转移83
带宽:宽事到来之前带宽不足依旧是主要发展瓶颈83
模式:不管采用哪一种模式,盈利都是商务的终极目标84
变革:网络商业是一场世纪长跑85
政策--政府推进信息化战略决策必须认知的基础因素86
电子商务发展框架:国家的选择86
对内放开,对外部性开放:通信产业的公共特性95
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公共政策究竟在哪里?104
宏观决策、立法最重要的是必须为发展预留出空间114
一切按照规律办事:管理互联网首先应该认识互联网120
媒体--网络传播与传统传媒力量消长的近距离观察126
中国新闻媒体网上发展126
商业网站涉足新闻发布131
网络传播领域存在的问题132
网络新闻传播管理134
网络媒体对中国传播格局的影响137
新ICP:传统媒体的第二次网络总动员139
千龙网:九家媒体联合并入?156
新华网:媒体航母?159
转型--主流经济网络化进程中的传统产业结构调整165
道路与时刻表167
国际电子商务大会:折射“主流”春潮170
2000年主题:主流经济网络化172
潮头之一:家电产业借网转型174
中国进入行业电子商务年176
无线技术放大互联网市场178
网络经济不是虚拟经济185
传统互联网公司由虚转实186
实例:空载货车上网找活187
网络经济从来就不等于“.com”187
结盟--产业的纵向分化与横向整合同时进行,资源借网重组192
强强联合,优势互补192
打入地方,节省广告193
你有品牌,我有资源195
物流信息流,分而治之195
数字化产业联盟196
中国企业上网服务联盟198
23家网站组成“上海热线网站联盟”198
京沪等地20家房地产网站联盟成立199
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知识产权联盟成立200
中国互联网商业应用策略联盟成立200
兼并--资本市场的快速发育使资源加速流动,产业良性调整成为可能203
新生代:借收购丰满羽翼205
优势网站:借并购巩固垄断地位210
拍卖网站:并购凸显市场整合212
传统巨头:借收购高歌猛进网络业213
被收购方:这也许是更好的选择214
游戏的规则也在发生改变215
被并购是风险投资退出的重要机制216
不是你死我活,而是一起好好活217
网络公司并购相关产业218
借并购装上现实的车轮218
中国会出现AOL吗?220
竞争关系仍然存在221
收购之后:是整合、孵化还是拼凑?223
整合:形成真正的规模效应223
孵化:另一条可行之路224
中国互联网业国际化的重要途径225
千万不要沦为拼凑225
造谣与辟谣:兼并之年多事之秋228
网络界资本主导阶段将会在中国来临吗?230
蜕变--商业Internet企业生存状态与转型努力231
ChinaByte:从ICP到商务242
天极网:浓厚的IT资讯服务色彩244
赛迪网:大举进军ASP245
ZDNet China:转向有前途的商业数据服务247
硅谷动力:领跑行业电子商务248
8848:要做电子商务“巨无霸”?249
阿里巴巴:墙内开花墙外香?251
美商网:出口大使252
索易:潮流边缘的淘金客254
E国:电子商务真的这么残酷?255
亚商在线:利润来自服务256
万象网:包罗万象,还是找到特色258
ASP是证券之星的道路吗?259
没有了stock2000的盛润260
263:“数字农民”的成功之道262
100OK:“没有模式”就是我的模式263
瀛海威:能否东山再起265
掌门网:将无线互联进行到底266
新润迅:后来居上者?267
3721:换帅转型为上市?268
中国万网:万网计划打造万家网站269
中华网和它的三套车270
东方网景:ISP不做独行侠272
世纪互联:向第二代ISP转型273
三九健康网:用“水泥”和“鼠标”铸造航空母舰274
金卫网:通向健康的医疗信息高速公路276
中卫网:把医院搬到网上277
中国健康网:健康发展的电子商务网站278
中运网:不要物流的电子商务279
金干线:早起的鸟儿有虫吃280
启迪:寻找网络教育着陆点281
中基网:根深才能叶茂283
101远程教育网:寻找助推火箭284
网大:网罗教育和文化285
洪恩在线:要叫好也要赚钱287
和讯:为网上交易的明天积蓄力量288
东方亿融:证券咨询的大超市289
赢时通:做得好也嫁得好291
海融:不可忽视的追赶者292
易趣:无所谓B或C293
酷必得:围绕3C做文章295
华夏旅游网:传统体制走出新经济296
携程:要做旅游电子商务老大297
中国旅游资讯网:背靠大树好乘凉299
人民网:明日黄花还是英雄本色300
新华网:网上国家队301
中青在线:数字青年的先锋303
北京青年报:为传统媒体注入新的经济元素304
中国日报:一只世界看中国的眼306
千龙网--一只小小“九头鸟”307
东方网:网络大上海309
新浪:领跑者的代价310
搜狐:由虚转实的门户312
上海热线:国企门户313
中公网:成长轨迹挥洒自如315
21cn:转型在线服务提供商316
163.net:还是那个163吗?318
网易:网聚人的力量319
TOM.com:真正操盘的还是资本321
FM365:卒子能不能渡过河?323
多来米:做了上家找下家324
招聘:人力资源的鼠标?水泥326
e龙:变换了身份还fancy吗?327
51JOB:真正的对手在国外328
中华英才:不在乎当第一330
ChinaRen:人“狐”共舞331
亿唐:理当痛定思痛332
亿家家:TCL的新家333
“找到啦!”:找到自己的未来没有333
中文热讯:团结起来力量大吗?334
炎黄在线:连锁经营的胜利335
赛龙:将生活垂直到底336
搜房:不与传统房地产商为敌337
中国资讯行:做网上商业信息资讯中心338
旌旗:高举电子商务的大旗339
当当:拓展新空间340
卓越:适销对路的电子商务340
博库:收费的精神食粮341
中国寻书网:走健康之路342
无线--拓展无线互联市场疆域的十二个现实触点344
触点一:亚洲有能力成为领导?345
触点二:接入设备市场,第一个战场?347
触点三:投资银行和市场分析机构的判断348
触点四:软件行业的新机会?350
触点五:特征、趋势、应用与障碍352
触点六:不同的声音也存在355
触点七:起因与归宿:人本主义357
触点八:WAP,做秀心态与务实之道359
触点九:历史的必然,移动邂逅互联363
触点十:中国的历史性机遇366
触点十一:WAP与无线互联网的八种发展趋势368
触点十二:3G选择,技术应该大于制度370
金融--信息网络技术对金融服务业领域的冲击与对策373
网络金融正在成为席卷所有金融服务的大潮373
网络经济时代的金融游戏新规则376
网络经济的发展对金融机构存在的合理性提出了挑战378
网络大潮冲击下的银行战略:困境与选择380
两极发展,协作共存,推进“大金融”:网络金融时代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展望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