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法评论 规范论的犯罪论 35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刑事法评论 规范论的犯罪论 35
  • 陈兴良主编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354MB
  • 文件页数:69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刑事法评论 规范论的犯罪论 35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主编絮语&陈兴良1

理论前沿1

法学家法与创造论证性的刑法解释&姜涛1

一、面对双重危机的深思1

二、法学学说:定义、定位与知识属性4

三、法创造与正确性:当代刑法解释学中的论证规则11

四、法学学说对刑法解释的影响: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展开18

五、法学通说:刑法解释的“隐性法源”25

六、简单的结论32

刑法规范二重性序论&茹士春35

一、刑法规范二重性的理论沿革35

二、刑法规范二重性的含义限定38

三、刑法规范的指引对象:一般人与裁判者40

四、什么是行为规范44

五、什么是裁判规范49

风险刑法理论之辨正&徐万龙54

一、引言54

二、风险刑法理论的逻辑主线——历史描述与历史解释55

三、现代性视域下的风险社会理论57

四、现代性困境对风险概念的锚定65

五、风险规制的刑法困境75

六、余论:法社会学研究方法之意义79

不作为犯研究81

规范性的事实支配与不真正不作为犯——基于对三种不作为犯理论的批判性思考&孙立红81

一、不作为的行为支配:能够完全根据事实进行支配吗?82

二、义务犯理论下的不作为犯:义务是绝对的负担吗?87

三、双重结构下的不作为正犯标准:扩张的义务犯论90

四、本文的立场:规范性的事实支配101

论不纯正不作为犯的规范论属性:一个视角的转换&赵希107

一、对传统视角的辨析107

二、存在论与规范论的视角110

三、不作为规范论视角的引入113

四、作为义务论的规范论分析122

对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客观归责&陈逸群124

一、引言124

二、作为义务论对确定不纯正不作为犯的意义及其困境127

三、通过客观归责实现不纯正不作为犯的归责138

四、客观归责之于不作为犯的方法论意义150

组织支配理论研究155

关于组织支配的最新研讨&〔德〕克劳斯·罗克辛 文 赵晨光译155

一、导论155

二、国内法秩序中的组织支配156

三、国际刑法中的组织支配158

四、对组织支配的反对意见159

五、用于取代组织支配的备选方案163

六、组织支配的具体问题167

组织犯刑事责任构造之探讨&李权175

一、问题提出:个人责任的再突破?175

二、概念形塑:规范与政策的双重面向179

三、体系栖身:组织犯归责构造之探讨188

四、本土构造:论域的中国路径199

不能犯研究204

不能未遂的可罚性&〔德〕克劳斯·罗克辛 文 张志钢译204

一、导言204

二、不能未遂原则上的应罚性205

三、无危险的未遂原则上欠缺应罚性208

四、无危险的犯罪目标设定的三种形式211

不能犯的立场选择与证成——客观危险说之提倡&贾学胜216

一、我国的不能犯理论之现状216

二、主观主义诸观点应予摒弃217

三、具体危险说之辩驳——与周光权教授商榷222

四、客观危险说之证成227

五、结论234

域外视域236

论德国对技术侦查措施的法律规制&艾明236

一、德国对技术侦查措施的立法规制237

二、德国对技术侦查措施的司法规制245

三、德国规制技术侦查措施的特点254

盗窃罪中的占有——以德日比较为视角的考察&徐凌波261

一、事实占有概念:占有的主观化262

二、社会—规范的占有概念:占有的规范化263

三、权利的占有:占有的抽象化?273

四、结语277

域外传译278

作为调节性观念的敌人刑法&〔德〕斯特凡·希克 文 谭淦译278

一、作为事实的敌人刑法279

二、作为规范概念的敌人刑法286

三、敌人刑法作为调节性观念299

最近几代人所取得的最为重要的教义学进步?——评刑法中不法与责任的区分&〔德〕米夏埃尔·帕夫利克 文 陈璇译302

一、引言302

二、对不法与责任区分根据的反思303

三、不法与责任不可分离论的证成309

四、余论316

什么是证据法?&〔英〕威廉·特文宁 文 吴洪淇译321

一、引言321

二、背景324

三、“证据法”的塞耶式观点333

四、古老也奶酪与柴郡猫:夸大重要性之主张341

五、结论359

刑法与文学361

“亲密敌人”与“快乐伴侣”——文学作为刑法学研究工具之可能性探讨&刘春园361

一、行走着的歌:文学对刑法思想发展脉络的完美诠释361

二、亲密敌人:刑法学的“傲慢”与文学的“偏见”366

三、快乐伴侣:刑法学与文学之琴瑟和谐369

四、结语388

专题研究416

民国时期的共同过失犯罪立法史考察&李世阳416

一、引言416

二、《暂行新刑律》中的共同过失犯罪考察416

三、《旧刑法》中的共同过失犯罪考察422

四、《新刑法》中是否存在过失共同正犯428

五、结论432

我国刑法分则中的法律拟制梳理与评析&李振林434

一、法律拟制的概念及特征辨析435

二、我国刑法分则中的法律拟制规定445

多元视域下的刑事司法与民意&徐光华482

一、民众的认知现状与法律信仰482

二、媒体对刑事个案报道的现状487

三、刑事司法对民意的回应494

四、启示498

三元整合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立法的理论基础&黄华生500

一、域外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理论基础之学说述评500

二、我国现行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实践所奉行的理论基础509

三、我国学术界关于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立法理论基础之争论511

四、三元整合论——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立法理论基础的应然选择512

刑罚的正当化根据与刑罚的人道化——老人死刑适用限制的批判性分析&陈金林516

一、问题的提出516

二、老年罪犯的责任填补与死刑适用限制517

三、老年罪犯的预防必要性与死刑适用限制521

四、刑罚人道化进程的理性化524

五、结论530

冷漠即是残忍——论不救助入罪的正当性&骆正言531

一、问题的提出531

二、不救助罪及其构成要件533

三、不救助行为的伤害性535

四、从一般行为自由看不救助罪541

五、不救助罪在我国刑法中的定位546

故意杀人罪中的“手段残忍”研究&孙智超552

一、问题导入552

二、研究现状554

三、故意杀人罪中手段残忍的内涵分析561

四、手段残忍与故意杀人罪的刑罚裁量580

五、结论583

刑事和解程序中“从宽处罚”之解析与适用&张继钢589

一、刑事和解程序概述589

二、刑事和解程序中“从宽处罚”解析592

三、刑事和解程序中“从宽处罚”适用604

四、结语616

内心确信的认知责任&李昌盛617

一、证明标准的外部视角和内部视角618

二、裁判者认知责任的伦理和法理基础621

三、信念的形成符合认知规范625

四、信念的形成符合认知美德629

五、违反认知义务的归责和追责636

六、结语643

当前暴恐犯罪的特点分析和态势评估&王政勋645

一、引言645

二、资料和方法647

三、暴恐犯罪的特点654

四、暴恐犯罪的态势664

《刑事法评论》征稿启事67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