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救助视野下的犯罪被害人救助实证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救助视野下的犯罪被害人救助实证研究
  • 赵国玲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4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救助视野下的犯罪被害人救助实证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社会救助与犯罪被害人救助概述3

第一章 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3

第一节 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基础概述3

一、社会救助的基础概念3

二、社会救助的核心理论6

三、社会救助的基本功能10

第二节 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12

一、国外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12

二、中国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历史发展15

第三节 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原则内容28

一、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28

二、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典型类型35

三、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主要程序36

第二章 犯罪被害人救助法律制度概述39

第一节 犯罪被害人救助的含义39

一、犯罪被害人的概念39

二、犯罪被害人救助的概念41

第二节 犯罪被害人救助的历史发展进程45

一、传统犯罪被害人救助的理念与实践46

二、现代犯罪被害人救助的理念与实践47

三、国际社会有关犯罪被害人救助的历史发展50

第三节 犯罪被害人救助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51

一、犯罪被害人救助法律制度的宏观概述51

二、犯罪被害人救助法律制度的主要组成52

第三章 犯罪被害人救助与社会救助制度的关系55

第一节 犯罪被害人救助与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实然关系55

一、犯罪被害人救助与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内在关联56

二、犯罪被害人救助与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实然关系57

三、犯罪被害人救助与社会救助法律制度分离的原因60

第二节 犯罪被害人救助与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的应然关系62

一、犯罪被害人救助属于特殊的社会救助62

二、犯罪被害人救助纳入社会救助体系的必要性65

第二编 犯罪被害人救助制度之域外考察69

第四章 亚洲国家或地区犯罪被害人救助制度与实践69

第一节 香港地区69

一、被害补偿70

二、被害人的司法权益保护80

三、被害援助84

四、小结87

第二节 台湾地区88

一、被害补偿88

二、被害人的司法权益保护100

三、被害援助101

四、小结105

第三节 日本105

一、被害补偿106

二、被害人的司法权益保护113

三、被害援助119

四、小结122

第五章 普通法系国家犯罪被害人救助制度与实践123

第一节 英国123

一、被害补偿124

二、被害人的司法权益保护129

三、被害援助135

四、小结137

第二节 美国138

一、被害补偿139

二、被害人的司法权益保护144

三、被害援助147

四、小结148

第六章 大陆法系国家犯罪被害人救助制度与实践150

第一节 德国150

一、被害补偿150

二、被害人的司法权益保护154

三、被害援助157

四、小结159

第二节 法国159

一、被害补偿159

二、被害人的司法权益保护162

三、被害援助164

四、小结165

第七章 犯罪被害人救助的国际法律制度167

第一节 犯罪被害人救助的国际法律制度概述167

第二节 联合国《为罪行和滥用权力行为受害者取得公理的基本原则宣言》168

一、《宣言》的背景概述168

二、《宣言》的前言内容169

三、《宣言》对被害人的界定171

四、《宣言》有关取得公正和公平待遇的内容171

五、《宣言》有关被害赔偿的内容172

六、《宣言》有关被害补偿的内容172

七、《宣言》有关被害援助的内容173

第三节 联合国《执行〈为罪行和滥用权力行为受害者取得公理的基本原则宣言〉的决策者指南》173

一、《决策者指南》概述173

二、为执行《宣言》各国所应采取的措施175

三、《决策者指南》有关取得公正和公平待遇的内容176

四、《决策者指南》有关被害赔偿的内容178

五、《决策者指南》有关被害补偿的内容179

六、《决策者指南》有关被害援助的内容180

第四节 欧盟犯罪被害人救助法律制度182

一、欧盟所制定的犯罪被害人救助法律概述182

二、《欧洲暴力犯罪被害人补偿公约》182

第三编 犯罪被害人救助制度之中国经验187

第八章 我国被害现象的实证分析187

第一节 被害现象概述187

一、被害现象的基础概念187

二、被害现象的核心理论191

三、被害现象的发现甄别193

第二节 被害现象的宏观分析——基于官方统计数据196

一、本书的数据调查和分析方法196

二、刑事司法数据来源及其说明197

三、刑事司法数据分类及其对比198

四、宏观数据背后的规律与比较205

第三节 被害现象的中观分析——基于三类典型案件210

一、判决书样本选取方法说明210

二、故意杀人案中的被害现象211

三、故意伤害案中的被害现象228

四、抢劫案中的被害现象243

第四节 被害现象的微观分析——基于被害报告问卷256

一、受访者的基础性信息256

二、自我被害报告的类型260

三、他人被害报告的类型262

第九章 我国犯罪被害人国家救助的制度实践265

第一节 我国犯罪被害人救助缘起的背景与原因265

一、被害人相关制度的缺失和限制265

二、犯罪人赔偿履行的阙如和异化267

三、被害人生活处境的艰难和逆变269

第二节 我国犯罪被害人救助发展的路径和阶段271

一、地方探索试水阶段:发轫与开端271

二、中央统一部署阶段:呼应与设计274

第三节 我国犯罪被害人救助演进的理路及逻辑276

一、我国犯罪被害人救助兴起的三重维度276

二、从刑事被害人救助到国家司法救助的转向280

三、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内在逻辑与动机285

第十章 我国犯罪被害人救助典型规范性文件个案研究289

第一节 代表性的地方规范性文件之文本分析289

一、《无锡市刑事被害人特困救助条例》289

二、《宁夏回族自治区刑事被害人救助条例》292

第二节 代表性的中央规范性文件之文本分析294

一、《关于开展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的若干意见》294

二、《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司法救助制度的意见(试行)》297

第三节 我国犯罪被害人救助文件之对比分析301

一、诸规范性文件异同之鸟瞰302

二、以犯罪类型限定是否必要305

三、损害类型的扩张是否合理305

四、依职权主动救助的利与弊307

五、代位主动求偿的隐含之意308

六、被害人可归责事由之规定309

七、决定不予救助的说明义务310

八、受理与决定间的分工机制311

第十一章 犯罪被害人救助立法的公众认知313

第一节 公众对救助制度立法的态度与倾向313

一、研究目的及其调查方法313

二、三类受访群体基本信息315

三、民意的具象与多维分析323

第二节 公众认知的厘清与立法政策的呼应334

一、三类群体认知的共识与启示334

二、三类群体认知的分歧与原因337

三、三类群体认知对立法的投射338

第十二章 我国犯罪被害人救助双重困境及其突围341

第一节 犯罪被害人救助的实践困局341

一、犯罪被害人救助存在的问题341

二、犯罪被害人救助制度的特点345

三、对当下司法救助制度的检讨349

第二节 犯罪被害人救助的理论困境354

一、犯罪被害人救助理论研究之现状354

二、犯罪被害人救助理论研究之转向356

三、犯罪被害人救助理论研究之突围358

第四编 我国犯罪被害人救助制度的建构与完善363

第十三章 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的建构与完善363

第一节 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的立法模式与选择363

一、各国犯罪被害人补偿立法的主要模式363

二、我国犯罪被害人补偿立法的应然选择365

第二节 犯罪被害人补偿立法根基的比较与重构366

一、代表性的理论学说及其解构366

二、立法根基理论的多元化重构374

三、多元化立法根基理论的意义379

第三节 犯罪被害人补偿的制度价值与基本原则381

一、被害人补偿制度价值的阐述381

二、综合理论对基本原则的派生384

第四节 犯罪被害人补偿立法的具体制度与程序386

一、补偿对象之划定386

二、排除条款之设置389

三、补偿程序之类型390

四、补偿决定之机关391

五、补偿资金之相关392

第十四章 犯罪被害人诉讼权利制度的建构与完善394

第一节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犯罪被害人的诉讼权利394

一、1979年《刑事诉讼法》中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和诉讼权利394

二、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和诉讼权利395

三、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和诉讼权利397

第二节 我国犯罪被害人诉讼权利救助存在的问题397

一、立法尚未确认被害人的法律援助权398

二、被害人的诉讼代理权存在立法缺陷399

三、在被害人知悉权方面存在明显不足400

第三节 完善我国犯罪被害人诉讼权利的对策建议401

一、完善被害人法律援助权401

二、完善被害人诉讼代理权405

三、完善被害人信息知悉权406

第十五章 犯罪被害援助制度的建构与完善409

第一节 被害援助制度概述409

一、被害援助的概念409

二、被害援助与相关概念的辨析411

三、被害援助制度的概念及构成413

第二节 我国被害援助规则和主体的现状及其完善413

一、我国被害援助规则的现状及其完善413

二、我国被害援助主体的现状及其完善414

第三节 我国被害援助内容的完善416

一、被害援助的内容416

二、我国现有被害援助的类型424

三、我国被害援助内容的完善430

第十六章 犯罪被害人救助与社会救助的衔接机制433

第一节 衔接机制概述433

一、衔接机制的概念433

二、衔接机制的构成要素434

第二节 衔接机制构建的基础理论436

一、机制构建的基础:两种制度的关系436

二、机制构建的前提:法律竞合的处理437

三、机制构建的重点:衔接程序的规则438

第三节 程序规则和保障机制439

一、现有规定439

二、程序机制440

三、保障机制442

四、具体建议443

主要参考文献445

后记45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