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第3版)(下)=THE CLASSIC WRITINGS OF WESTERN LITERATURE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第3版)(下)=THE CLASSIC WRITINGS OF WESTERN LITERATURE
  • 谢其章著 著
  • 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6
  • 标注页数:0页
  • 文件大小:262MB
  • 文件页数:58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第3版)(下)=THE CLASSIC WRITINGS OF WESTERN LITERATURE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 20世纪西方文艺理论主潮1

一 现代文论转型与语言学转向问题2

二 作家心理奥秘的内在把握4

三 文学作品的本体论研究8

四 读者中心转移与作品阐释接受11

五 社会批判与历史诗学之维15

六 “后学”思潮与文化研究的思维取向22

七 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31

八 全球化语境中的文论转型意义40

第一章 狄尔泰的精神科学美学46

第一节 生命意识与历史理性批判46

第二节 生命“体验”与艺术意义50

第三节 “表达”与人的精神世界的互通性53

第四节 “理解”及其解释学循环56

第五节 审美想象与人生诗化61

第二章 尼采的《悲剧的诞生》66

第一节 对《悲剧的诞生》的阐释67

第二节 对《悲剧的诞生》的反思79

第三节 简单的结语88

第三章 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的文艺观92

第一节 弗洛伊德的生平和人格结构学说92

第二节 艺术是原欲的升华与《诗人与幻想》96

第三节 弗洛伊德对西方现代文艺思潮的影响100

第四章 荣格分析心理学理论及其文艺思想104

第一节 荣格的生平和分析心理学构架104

第二节 象征作为艺术意象背后的原始意象111

第三节 艺术家的人格类型与创作动力115

第四节 《分析心理学与诗歌的关系》对艺术奥秘的揭示121

第五节 艺术与现代人灵魂的拯救126

第六节 简单的结语132

第五章 拉康的无意识理论与诗学结构134

第一节 无意识话语与主体理论135

第二节 无意识的语言结构141

第三节 《被窃的信》与叙事抑制146

第六章 什克洛夫斯基及其《关于散文理论》150

第一节 文艺自主性151

第二节 反常化156

第三节 艺术程序161

第四节 艺术形式164

第五节 简单的结语168

第七章 瑞恰兹与英美新批评170

第一节 新批评派的背景、流变和性质170

第二节 瑞恰兹与《文学批评原理》175

第三节 瑞恰兹的语义学理论及其对新批评的影响179

第四节 新批评派对瑞恰兹的批评184

第五节 简单的结语186

第八章 巴赫金的交往、对话主义文学理论190

第一节 巴赫金的生平190

第二节 交往、对话哲学193

第三节 超语言学200

第四节 交往美学、复调、狂欢化206

第五节 人文科学方法论问题215

第六节 简单的结语219

第九章 海德格尔的《艺术作品的本源》221

第一节 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221

第二节 艺术作品的本源分析224

第三节 作品的形式与质料229

第四节 作品与真理232

第五节 生成与开端234

第十章 萨特的《什么是文学》238

第一节 现象学存在论与人的生存238

第二节 画、音乐与诗:物与义的二位一体240

第三节 散文:词与义的剥离及其文学“介入”243

第四节 写作与阅读:境况中的自由247

第十一章 杜夫海纳与其《审美经验现象学》253

第一节 现象学运动与现象学还原253

第二节 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257

第三节 艺术作品与审美对象259

第四节 审美知觉与审美对象263

第五节 现象学美学与诗学思想267

第十二章 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文论271

第一节 从心理学到知觉现象学272

第二节 《知觉现象学》与理性批判276

第三节 美学:《意义与非意义》与《眼睛与心灵》282

第四节 简单的结语286

第十三章 伽达默尔的《美的现实性》288

第一节 艺术的文化哲学阐释288

第二节 “游戏”292

第三节 “象征”296

第四节 “节日”298

第五节 解释的职能:解释、辩护、批判302

第十四章 姚斯的接受美学理论308

第一节 挑战:接受美学的宣言308

第二节 突破口:文学史悖论313

第三节 方法论问题:期待视野317

第四节 走向文学解释学321

第五节 向导:穿越荆棘与荒野325

第十五章 伊泽尔的审美响应理论328

第一节 从现象学美学到文学交流现象学328

第二节 追索文本的动力全程330

第三节 审美响应理论的特点与缺失336

第四节 伊泽尔的其他理论建树340

第十六章 马尔库塞的文艺观344

第一节 科技理性与一维社会345

第二节 新感性与人的审美解放353

第三节 艺术应成为现实的形式364

第十七章 阿多尔诺的《美学理论》372

第一节 阿多尔诺生平及其辩证法思想372

第二节 对传统美学的诘难375

第三节 文化工业与艺术的蜕变379

第四节 现代艺术与审美救赎383

第五节 人文美学与人间情怀387

第十八章 女权主义文艺理论话语389

第一节 从权利、性别到整体的人390

第二节 身体书写的语言主体394

第三节 创造力传统和阅读经验399

第四节 女性文论的两难处境403

第十九章 罗兰·巴特的零度写作与批评观407

第一节 巴特的生平及主要著述407

第二节 零度写作与语言符号412

第三节 叙事作品的三层次417

第四节 读者与批评419

第二十章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文论424

第一节 解构主义的兴起424

第二节 作为事件的德里达429

第三节 关于《论文字学》的解读435

第四节 简单的结语442

第二十一章 格林布拉特的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445

第一节 新历史主义的源起与文化语境445

第二节 《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的新历史观450

第三节 文化诗学的价值取向456

第四节 对新历史主义的基本评价459

第二十二章 利奥塔的《后现代状况》与诗学理论462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问题的哲学背景462

第二节 后现代问题及其逻辑起点466

第三节 “崇高”的后现代性开放形式470

第四节 简单的结语479

第二十三章 赛义德的后殖民理论与《东方学》481

第一节 后殖民理论概述481

第二节 后殖民理论的旗手484

第三节 《东方学》解读488

第四节 东方主义问题及评述497

第二十四章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与文化理论504

第一节 现代性问题与“完美的罪行”505

第二节 消费社会中的日常生活精神颓败508

第三节 商品拜物教中的人文审美生态危机515

第四节 白色社会中的后现代镜像521

第五节 鲍德里亚文化理论的意义与局限524

第二十五章 文化研究与布迪厄的《艺术的法则》529

第一节 文化研究理论的兴起与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529

第二节 布迪厄与“文化场域”理论532

第三节 自主性与文学场的出现537

第四节 双重结构与艺术立场定位541

第五节 象征财产市场及其再生产模式544

第六节 文学场的理论旨趣及其局限547

第二十六章 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文论552

第一节 生态批评思潮与其哲学基础552

第二节 劳伦斯·布伊尔的《环境的想象》556

第三节 斯科特·斯洛维克的《寻找美国生态文学中的生态意识》559

第四节 斯泰西·阿莱的《肉身的自然》566

第五节 简单的结语571

第三版后记57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