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 第九卷 明代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 第九卷 明代
  • 杜婉言 方志远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未知
  • 标注页数:495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50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 第九卷 明代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明朝社会的概貌1

一 元朝的覆亡与明朝的建立1

二 明朝社会的经济概貌2

三 明朝社会的政治概貌8

四 明朝少数民族概貌13

五 明朝对外关系概貌14

一 空前硕大的明皇权的建立15

第二节 明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15

二 硕大皇权对于明朝的反作用19

第二章 明朝皇帝制度22

第一节 明朝皇权的确立与特点22

一 明朝皇权的确立22

二 明朝皇权的特点31

第二节 皇位的传承33

一 明朝皇位的传承制度33

二 明朝皇位传承中的争夺及其影响35

一 礼乐制度41

第三节 礼乐、宫廷制度41

二 东宫制度45

三 皇室婚姻制度47

四 女官制度51

五 宦官制度53

第四节 宗藩制度58

一 洪武时宗藩的地位58

二 永乐以后宗藩地位的变化61

三 宗藩制度对明朝社会的影响64

一 中书省的撤销与丞相制的废除70

第三章 明朝中央决策体制及其机制转换70

第一节 宰辅的废弃与内阁制度的演变70

二 四辅官73

三 阁臣权势的演变与内阁制度的确立74

四 明朝内阁制度的特点88

第二节 司礼监的构成及其机制转换96

一 司礼监的构成96

二 司礼监的职权及其机制转换98

一 廷议109

第三节 中央决策体制的运行机制及其特点109

二 廷推118

三 封驳126

第四章 明朝中央行政体制及其运行机制130

第一节 六部及其职掌130

一 明朝六部的特点130

二 吏部135

三 户部142

四 礼部144

五 兵部147

六 刑部149

七 工部151

八 留都153

第二节 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六科155

一 都察院155

二 通政使司159

三 大理寺161

四 六科164

第三节 中央其它行政机构165

一 对僧、道的管理173

第四节 宗教、民族事务管理制度173

二 对藏族地区的管理175

三 对蒙古族地区的管理177

四 对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179

五 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181

六 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184

第五章 明朝的地方行政体制188

第一节 南北两京与京畿188

一 定都、迁都与南北两京制度188

二 南北两京与直隶的管理体制193

第二节 省级制度的演变与中央驻省机构197

一 从行省到三司197

二 从“三堂”到巡抚206

三 巡按御史及其它中央派出机构210

第三节 府州县及县以下组织216

一 府州县机构的设置与调整216

二 城乡基层社会组织218

第四节 户籍管理制度222

一 户等的划分与户籍编排222

二 对户口的法律控制225

三 户籍管理制度的变化229

第五节 明代地方行政体制的特点与发展趋势234

第六节 割据塞北的蒙古地方政权236

一 割据塞北的蒙古地方政权236

二 瓦剌的崛起238

第六章 明朝的司法、监察制度243

第一节 司法制度243

一 《明律》和《大诰》243

二 司法机构250

三 厂、卫、镇抚司,廷杖253

四 诉讼及审判制度259

第二节 监察制度268

一 十三道御史职责269

二 六科给事中职责274

三 科道官的选任及考核277

四 明朝监察制度的特点281

第七章 明朝的军事制度292

第一节 明军的编制292

一 卫所制与营兵制292

二 京军296

三 边军与地方驻军304

第二节 兵役制度与武官袭替制度307

一 世军制度307

二 募兵制度312

三 武官袭替制度318

第三节 军事领导体制323

一 军事领导原则323

二 武职领导系统326

三 文职领导系统330

四 宦官领导系统333

第八章 明朝的财政管理制度337

第一节 财政管理机构337

一 中央财政管理机构337

二 地方财政管理系统343

三 财政监督机构351

第二节 货币与仓储管理制度355

一 货币制度355

二 库、仓管理制度359

一 财政预算370

第三节 财政预算与财政收支370

二 财政收入373

三 财政支出382

第四节 明朝财政管理制度的特点386

第九章 明朝的人事管理制度390

第一节 学校制度390

一 国学的设置与管理390

二 府州县学的设置与变化397

三 内书堂及宗学、武学400

四 社学、书院及其它404

第二节 科举制度407

一 乡试407

二 会试411

三 殿试415

四 明朝科举制度批评418

第三节 任用制度422

一 从荐举到科目422

二 任官资格425

三 铨选与保举428

四 任官回避制度435

一 常规任职考核437

第四节 考核制度437

二 考察440

第五节 官员的品级与待遇443

一 官员的品级与勋、爵443

二 官员的俸禄447

三 荫叙与推封455

四 休假、致仕与封赠457

一 吏的种类与职责461

第六节 吏胥制度461

二 吏员的参充463

三 吏员的转补与任职466

第十章 结语471

第一节 明朝中央集权制成败的教训471

第二节 张居正改革的启示474

一 张居正改革474

二 张居正改革的启示476

第三节 明朝政治制度的历史地位49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