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
  • 林小村主编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642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66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行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数据中心概述1

1.1 研究及探讨数据中心的宗旨1

1.2 数据中心的发展1

1.2.1 数据中心的发展轨迹1

1.2.2 数据中心的建立是IT应用与发展的里程碑3

1.3 数据中心的定义4

1.3.1 TIA 942标准关于数据中心的定义4

1.3.2 国内业界对数据中心的定义4

1.3.3 广义数据中心的概念5

1.4 数据中心的分类及分级7

1.4.1 数据中心的分类7

1.4.2 数据中心的分级8

1.5 新技术催生了新一代数据中心的诞生9

1.5.1 新一代数据中心的定义9

1.5.2 与新一代数据中心相关的新概念10

1.5.3 新一代数据中心的特征13

1.6 我国数据中心的现状及挑战15

1.6.1 中国各业数据中心现状15

1.6.2 数据中心面临的挑战16

第2章 数据中心总体规划19

2.1 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19

2.1.1 数据中心的建设目标19

2.1.2 数据中心的建设任务19

2.2 建设原则与设计原则20

2.2.1 数据中心的建设原则20

2.2.1 数据中心的设计原则20

2.3 建设遵循的政策、规范及标准21

2.3.1 建设遵循的主要政策、法规21

2.3.2 建设遵循的主要规范及标准22

2.4 数据中心的结构22

2.4.1 要体现以“数据服务”为核心的架构22

2.4.2 数据中心的总体结构23

2.4.3 数据中心的逻辑结构24

2.4.4 数据中心技术框架24

2.5 机房规划26

2.5.1 机房位置与布局26

2.5.2 机房的组成26

2.5.3 机房的设置27

2.6 网络系统规划27

2.6.1 网络总体规划27

2.6.2 网络负载均衡28

2.6.3 网络管理29

2.7 主机和存储系统规划29

2.7.1 主机系统的规划29

2.7.2 存储系统规划32

2.8 信息资源与数据库规划34

2.8.1 数据规划34

2.8.2 数据库规划36

2.9 应用支撑平台规划37

2.9.1 运行支撑组件37

2.9.2 应用支撑系统38

2.10 应用系统规划38

2.10.1 建设内容38

2.10.2 数据交换平台38

2.10.3 决策分析应用39

2.10.4 统一信息门户39

2.11 安全系统规划40

2.11.1 安全防范体系结构40

2.11.2 安全防范组织41

2.11.3 数据中心安全防范管理体系41

2.11.4 安全防范技术体系42

2.12 数据备份与容灾规划42

2.12.1 数据备份与数据容灾43

2.12.2 数据备份类型43

2.12.3 数据备份系统的组成44

2.12.4 数据备份策略44

2.12.5 灾难恢复系统的规划45

2.13 标准规范的应用与建设48

2.13.1 软件接口标准48

2.13.2 基础数据元标准48

2.13.3 数据交换格式标准49

2.13.4 文档交换格式标准49

2.13.5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49

2.13.6 共享数据集标准50

2.13.7 认证、授权和访问控制标准50

2.13.8 安全技术标准50

2.13.9 系统管理规范51

2.14 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卫生和节能措施51

2.14.1 环境保护51

2.14.2 消防51

2.14.3 节能52

2.14.4 职业安全卫生52

第3章 数据中心机房53

3.1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概述53

3.1.1 数据中心机房的组成53

3.1.2 数据中心机房的基本要求54

3.1.3 数据中心机房技术的发展趋势54

3.2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遵循的标准与规范55

3.2.1 ANSI/TIA-942-2005数据中心用远程通信基础设施标准55

3.2.2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56

3.2.3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遵循的相关标准与规范57

3.3 机房环境规划58

3.3.1 机房环境概述58

3.3.2 机房规划61

3.3.3 平面设计62

3.3.4 机房材料的选择63

3.3.5 设备布局64

3.3.6 技术处理66

3.4 机房电气系统67

3.4.1 机房供电系统概述67

3.4.2 机房供电系统设计69

3.4.3 UPS电源技术76

3.4.4 机房照明78

3.4.5 机房防雷接地及安全供电80

3.5 机房空调系统86

3.5.1 机房空调系统的特点86

3.5.2 机房建筑平面与机房空调87

3.5.3 机房气流组织88

3.5.4 机房通风90

3.6 机房消防系统91

3.6.1 机房消防系统概述91

3.6.2 机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92

3.6.3 气体灭火系统设计94

3.7 机房屏蔽96

3.7.1 机房屏蔽建设概述96

3.7.2 屏蔽机房的类型98

3.8 机房弱电系统99

3.8.1 综合布线99

3.8.2 门禁和闭路监视104

3.8.3 机房环境动力监控109

3.8.4 控管中心110

第4章 数据中心网络系统115

4.1 需求分析115

4.2 网络系统的组成118

4.3 网络平台结构120

4.3.1 网络总体结构规划120

4.3.2 网络分区规划125

4.3.3 网络分层规划129

4.3.4 网络分级规划135

4.3.5 网络结构扩展规划138

4.4 网络高可用性规划141

4.4.1 设备冗余技术141

4.4.2 链路冗余技术142

4.4.3 其他冗余技术144

4.5 网络性能规划148

4.5.1 网络带宽规划149

4.5.2 网络流量分析与规划152

4.5.3 服务质量分析156

4.6 网络管理163

4.6.1 网络管理的定义、分类及功能163

4.6.2 网络管理的目标165

4.6.3 网络管理选型165

4.7 数据中心网络平台的案例167

4.7.1 网络系统设计原则167

4.7.2 IDC网络设计168

4.7.3 数据中心网络部署170

4.7.4 路由规划172

4.7.5 IP地址规划172

4.7.6 后台管理系统173

4.8 网络设备选型174

4.8.1 核心交换机选型要求174

4.8.2 接入路由器选型要求177

第5章 数据中心主机和存储系统181

5.1 主机系统概述181

5.1.1 小型机的主要性能182

5.1.2 小型机的主要技术184

5.1.3 服务器系统的分类与分级188

5.1.4 服务器系统的主要性能192

5.1.5 服务器系统主要技术193

5.2 小型机服务器系统的部署和选型198

5.2.1 小型机的部署198

5.2.2 小型机的选型200

5.2.3 服务器系统的部署201

5.2.4 服务器的分配202

5.2.5 双机热备、集群、负载均衡、分区和虚拟化203

5.2.6 服务器的选型213

5.3 存储系统217

5.3.1 存储分类217

5.3.2 主要存储技术217

5.4 存储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规划目标225

5.4.1 需求分析225

5.4.2 规划目标226

5.5 存储系统规划227

5.5.1 直连存储规划227

5.5.2 网络存储规划228

5.5.3 iSCSI存储规划229

5.5.4 存储整合规划230

5.5.5 可用性规划232

5.5.6 分层存储管理规划235

5.5.7 虚拟存储规划236

5.5.8 备份恢复规划239

5.5.9 存储安全规划239

5.5.10 存储管理规划240

5.6 存储技术的发展趋势241

5.6.1 存储的互操作性241

5.6.2 绿色存储241

5.6.3 万兆存储架构242

5.6.4 自动化存储管理242

5.6.5 基于InfiniBand的SAN架构243

5.6.6 存储产品的标准化243

5.7 存储系统案例244

5.7.1 项目背景244

5.7.2 电力企业的存储应用244

5.7.3 电力MIS系统FC SAN存储245

5.7.4 电力MIS系统IP SAN存储246

5.7.5 电力调度信息系统备份及远程备份246

5.8 存储系统设备的选型247

5.8.1 光纤通道交换机247

5.8.2 磁盘存储设备250

5.8.3 磁带存储设备253

第6章 数据规划与数据库设计257

6.1 数据规划的重要性257

6.1.1 业务系统建设存在的数据信息问题257

6.1.2 解决问题的方法258

6.2 企业信息资源规划理论258

6.2.1 信息资源规划的基础概述258

6.2.2 信息资源规划的基本理论260

6.3 数据规划的实施262

6.3.1 数据规划的步骤263

6.3.2 数据规划的需求分析265

6.3.3 数据规划的系统建模270

6.3.4 数据规划的成果277

6.4 数据库设计281

6.4.1 数据库规划281

6.4.2 数据存储区域划分283

6.4.3 数据建设过程285

6.4.4 数据库模型设计286

6.4.5 ODS设计292

6.4.6 数据仓库设计296

6.4.7 数据集市设计300

6.4.8 数据容量计算304

第7章 数据中心应用支撑平台309

7.1 应用支撑平台概述309

7.1.1 平台概述309

7.1.2 设计原则309

7.1.3 设计思想310

7.2 应用支撑平台设计310

7.2.1 总体框架310

7.2.2 面向服务的架构311

7.2.3 运行支撑组件312

7.2.4 应用支撑系统320

7.3 支撑平台开发工具332

7.3.1 数据转换工具332

7.3.2 数据库管理工具335

7.3.3 多维数据库336

7.3.4 报表工具338

7.3.5 多维分析工具338

7.3.6 数据挖掘工具339

7.3.7 元数据管理工具340

7.3.8 数据建模工具340

7.4 支撑平台技术指标341

7.4.1 数据中心软件平台组成341

7.4.2 数据库技术指标342

7.4.3 ETL软件技术指标343

7.4.4 OLAP技术指标344

7.4.5 BI软件技术指标345

第8章 数据中心应用系统347

8.1 应用系统概述347

8.1.1 建设目标347

8.1.2 设计原则347

8.2 功能架构与建设内容348

8.2.1 功能架构348

8.2.2 建设内容349

8.3 数据交换平台349

8.3.1 功能结构349

8.3.2 建设内容350

8.3.3 接口技术实现356

8.3.4 多级数据交换366

8.4 决策分析应用367

8.4.1 功能结构367

8.4.2 建设内容368

8.5 信息门户系统377

8.5.1 功能结构377

8.5.2 建设内容379

第9章 数据中心安全系统393

9.1 安全系统概述393

9.1.1 安全需求393

9.1.2 安全系统设计的思路394

9.1.3 安全机制396

9.1.4 安全服务396

9.2 信息安全防护等级398

9.2.1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398

9.2.2 数据中心信息安全防护等级400

9.2.3 信息安全防护三级标准建设的内容400

9.3 安全防范体系框架结构402

9.3.1 安全防范体系框架结构规划的标准和规范402

9.3.2 安全防范体系设计的原则402

9.3.3 安全防范体系框架结构总体规划403

9.4 物理环境安全408

9.4.1 机房环境安全408

9.4.2 设备安全408

9.5 链路和网络安全410

9.5.1 网络安全需求分析410

9.5.2 网络安全规划412

9.6 计算机系统安全428

9.6.1 计算机系统安全需求428

9.6.2 计算机系统安全规划429

9.7 应用安全433

9.7.1 数据传输安全433

9.7.2 安全审计434

9.7.3 业务日志436

9.7.4 应用安全保密436

9.8 安全管理438

9.9 数据中心安全总体部署案例441

9.9.1 面临的安全问题441

9.9.2 安全防护与应用优化解决方案441

9.10 安全设备选型445

9.10.1 千兆防火墙的选型要求445

9.10.2 百兆防火墙的选型要求446

9.10.3 千兆入侵检测系统的选型要求447

9.10.4 百兆入侵检测系统的选型要求448

9.10.5 入侵防护IPS选型要求449

9.10.6 安全审计设备选型要求450

9.10.7 漏洞扫描设备选型要求451

9.10.8 桌面安全防护选型要求452

第10章 数据中心容灾备份系统455

10.1 容灾备份的意义455

10.2 数据备份与容灾的关系456

10.3 数据备份系统的建设457

10.3.1 数据备份的原则和要求457

10.3.2 数据备份的方式与规则458

10.3.3 备份数据的保存介质460

10.3.4 备份系统的架构461

10.3.5 备份系统的组成466

10.4 数据备份策略468

10.4.1 备份策略的规划468

10.4.2 常用备份策略469

10.4.3 制定备份策略应考虑的问题471

10.5 灾备系统的定义、分类及常用技术472

10.5.1 灾难恢复的定义472

10.5.2 灾备系统的分类473

10.5.3 灾难恢复常用技术477

10.6 灾备系统的建设485

10.6.1 灾备系统建设的需求、原则和目标485

10.6.2 灾备系统的规划491

10.7 灾备系统的组成496

10.7.1 灾备中心基础环境设施496

10.7.2 网络通信系统497

10.7.3 数据备份系统498

10.7.4 介质存放管理499

10.8 灾难恢复的策略499

10.8.1 灾难恢复策略的规划499

10.8.2 主机的灾难恢复策略500

10.8.3 文档、介质的灾难恢复策略500

10.8.4 其他策略501

10.9 灾备系统的建设管理、预案、演练和培训502

10.9.1 灾难恢复系统的建设管理502

10.9.2 灾难恢复预案、演练和培训508

10.10 数据灾备系统案例511

10.10.1 图书馆现状511

10.10.2 需求分析511

10.10.3 系统设计513

10.10.4 系统的作用513

10.11 存储备份管理软件的选型514

10.11.1 异构平台支持514

10.11.2 产品技术架构515

10.11.3 备份介质管理515

10.11.4 磁盘技术516

10.11.5 系统优化和灵活性516

10.11.6 报告管理517

10.11.7 容灾支持517

第11章 数据中心建设管理519

11.1 建设管理要点519

11.2 建设的一般步骤520

11.2.1 准备阶段520

11.2.2 实施阶段521

11.2.3 测试阶段522

11.2.4 竣工验收阶段523

11.3 建设的质量控制523

11.3.1 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任务523

11.3.2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525

11.3.3 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527

11.3.4 工程验收530

11.4 建设的投资控制532

11.4.1 建设业主的主要任务532

11.4.2 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533

11.4.3 工程计量与支付控制534

11.4.4 工程决(结)算编制和审查534

11.5 建设的进度控制535

11.5.1 工程建设管理进度控制的基本方法和任务535

11.5.2 工程建设进度控制计划系统538

11.5.3 工程施工管理中的进度控制540

11.6 建设的风险控制542

11.6.1 数据中心建设存在的风险543

11.6.2 工程建设风险控制机制543

11.7 建设的信息管理545

11.7.1 信息管理的重要性545

11.7.2 信息的分类546

11.7.3 文档的管理546

第12章 数据中心运行管理553

12.1 数据中心管理的任务、机构与基本制度553

12.1.1 管理的目标、任务及内容553

12.1.2 管理的组织机构554

12.1.3 数据中心的人事管理555

12.1.4 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558

12.1.5 运行服务质量监控569

12.2 数据资源管理569

12.2.1 数据分类570

12.2.2 数据保密级别572

12.2.3 数据存储573

12.2.4 数据更新574

12.2.5 数据备份管理575

12.2.6 数据资源整合、改造、重组576

12.3 数据中心运行的日常管理578

12.3.1 软件资源管理578

12.3.2 硬件资源管理579

12.3.3 运行安全管理580

12.3.4 增值服务(租用、托管)管理586

12.3.5 用户服务需求管理587

12.3.6 运行日志记录588

12.3.7 运行故障管理591

12.3.8 运行文档管理596

12.3.9 运行成本分析597

12.3.10 运行检查与评价603

12.4 基础设施管理604

12.4.1 基础设施管理的意义和内容604

12.4.2 基础设施管理的主要功能605

12.4.3 基础设施管理的模式和目标605

12.4.4 基础设施管理的方法和工具605

12.5 数据中心运行管理的新理念与新技术606

12.5.1 数据中心面临的挑战607

12.5.2 数据中心的管理现状及问题608

12.5.3 数据中心运行管理的发展趋势609

12.5.4 自动化集中管理的优势611

12.5.5 实现自动化管理的关键问题612

12.5.6 自动化管理的实现方式615

12.5.7 数据中心的虚拟化管理617

12.5.8 数据中心的流程管理621

本书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631

参考文献64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