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文化史概要 增订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文化史概要 增订2版
  • 谭家健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289084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01页
  • 文件大小:234MB
  • 文件页数:513页
  • 主题词:文化史-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文化史概要 增订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历代典章制度3

第一章 古代礼制&李学勤3

礼的内容和意义3

礼制举例5

关于宗法7

第二章 古代称谓&谭家健9

古代亲属关系9

古代姓名字号13

古代帝王称号16

传统信函礼貌用语19

第三章 古代法制&刘海年22

夏商周法制22

战国秦汉法制23

魏晋隋唐法制25

宋元明清法制27

古代法制的特点28

第四章 历代官制&谭家健30

周秦两汉官制30

魏晋南北朝官制31

隋唐官制32

宋辽金元官制34

明清官制35

第五章 历代兵制&谭家健38

征兵制38

世兵制和府兵制39

募兵制和部落兵制41

卫所制和旗兵制42

第六章 地理沿革&谭家健45

夏商周秦地理45

汉魏六朝地理46

隋唐宋辽金地理47

元明清地理49

第七章 历代俸禄&谭家健52

秦汉魏晋南北朝秩石制52

隋唐宋元明清品级制55

附录:新中国成立初期工资制度59

第八章 历代学制&谭家健63

周代国学与乡学63

汉代太学和郡国之学64

唐代专科学校66

宋代国学三舍和书院67

明清国子监69

第九章 科举考试&谭家健71

明以前的科举考试71

关于秀才的考试72

关于举人的考试74

关于进士的考试76

第十章 古代赋役与货币&傅冰 石瑄79

古代赋役79

古代货币82

第十一章 古代度量衡&郭书春88

度量衡的标准和单位88

度量衡的演变89

度量衡的统一与改革93

第十二章 古代岁时历法&谭家健96

关于纪年96

四季、十二月和二十四节气98

关于纪日和纪时100

第二编 古代各体文学105

第一章 古典诗歌&韦凤娟105

《诗经》和楚辞105

汉魏六朝乐府民歌和文人诗歌106

唐代诗歌107

宋代诗词109

元明清诗词曲111

第二章 古典散文&谭家健114

先秦散文114

汉魏六朝散文115

唐宋古文运动117

元明清散文119

第三章 古典小说&石昌渝121

汉魏六朝小说121

唐人传奇122

宋元话本123

明代小说124

清代小说126

近代小说127

第四章 古典戏曲&唐永德129

戏曲的起源和形成129

元代杂剧130

明代戏曲132

清代戏曲134

近代戏曲135

第五章 历代骈文&谭家健137

骈文的萌芽137

骈体的形成138

骈文的鼎盛139

骈散反复斗争141

骈文的衰落142

第六章 历代辞赋&韦凤娟144

赋体的形成和汉代辞赋144

魏晋南北朝辞赋145

唐宋辞赋147

金元明清辞赋149

第七章 民间文学&刘晔原151

古代神话151

古代民间故事153

中国各民族史诗155

汉族民间叙事长诗157

第八章 古代文学批评&禹克坤160

先秦两汉文学批评160

魏晋隋唐文学批评162

宋辽金元文学批评164

明代文学批评165

清代和近代文学批评167

第九章 诗词曲格律&吴庚舜170

诗的格律170

词的格律175

曲的格律176

第十章 骈文的基本特征&谭家健179

行文普遍要求对仗179

句式以四六为主181

选词大量用典181

要求大致的声律183

讲究藻饰184

第十一章 古代文章体裁&谭家健187

论说、序跋和箴铭、颂赞187

传状、碑志和杂记189

公私文牍和哀祭191

策论、判词和八股文193

第十二章 历代诗词曲总集举要&谭家健195

历代诗歌总汇举要195

历代诗歌选本举要197

历代诗歌评论资料197

历代词总集举要199

历代词学评论资料200

历代散曲总集举要200

第三编 中国哲学宗教205

第一章 先秦哲学&谭家健205

孔子205

老子207

墨子209

孟子210

庄子212

荀子214

韩非215

其他先秦子书217

《管子》、《易传》、《礼记》219

第二章 汉代哲学&谭家健222

贾谊222

《淮南子》223

董仲舒224

扬雄和桓谭226

谶纬和《白虎通》227

王充229

汉末诸子230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哲学&谭家健232

王弼232

阮籍、嵇康234

裴頠、欧阳建235

郭象、张湛236

葛洪237

慧远、僧肇239

何承天、范缜240

第四章 隋唐哲学&谭家健243

王通243

惠能244

成玄英和司马承祯246

韩愈247

李翱249

柳宗元250

刘禹锡251

第五章 宋元哲学&谭家健253

邵雍、周敦颐253

张载255

王安石256

程颢、程颐258

朱熹260

陆九渊262

陈亮264

叶适265

元代哲学家267

第六章 明代哲学&谭家健269

薛瑄、陈献章269

王守仁270

罗钦顺273

王廷相274

王艮275

李贽277

刘宗周278

第七章 清代哲学&谭家健280

方以智280

黄宗羲282

王夫之283

颜元285

戴震286

焦循、阮元288

第八章 近代哲学&谭家健290

龚自珍、魏源290

曾国藩、张之洞293

谭嗣同295

严复296

康有为297

梁启超299

章炳麟300

孙中山302

第九章 中国佛教&郭朋305

佛教的传播和发展305

佛教的思想和戒律308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311

第十章 佛寺建筑与寺院生活&白化文 杨宝玉313

南亚次大陆的佛寺建筑313

中国佛寺建筑的演变313

中国佛寺建筑的基本布局314

佛教徒的区分与寺院僧职318

僧众服饰与用具319

僧人生活与佛事320

第十一章 中国道教&钟肇鹏323

道教的起源和发展323

道教的基本信仰和理论325

道教与中国文化326

第十二章 中国的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金宜久 张小青330

伊斯兰教的源流和教义330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332

基督教的源流和教义334

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336

第十三章 中国民间信仰&谭家健339

自然神信仰339

社会神信仰343

其他神灵信仰345

第四编 古代文化艺术351

第一章 古代经学&曹道衡351

西汉经学351

东汉的“经今古文之争”353

三国至唐五代的经学354

宋元明经学356

清代经学357

第二章 古代文字与书法篆刻&张启亚359

古代文字359

古代书法362

古代篆刻365

第三章 古代美术&薄松年371

原始社会及先秦时期的美术371

秦汉时期的美术372

魏晋南北朝的美术374

隋唐时期的美术375

五代两宋的美术377

元明清时期的美术379

第四章 古代音乐&阴法鲁394

上古音乐的回顾394

秦汉时期音乐395

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395

隋唐时期音乐396

宋元时期音乐398

明清时期音乐400

第五章 古代舞蹈&刘志琴402

先秦舞蹈的产生和发展402

汉魏和唐代舞蹈404

宋元明清舞蹈406

第六章 古代园林&陈志华410

从起源到基本风格形成410

艺术手法的深化和多样化412

从极盛到衰败414

第七章 古代图书&白化文 杨宝玉421

初期的图书——简牍、帛书421

纸写本图书422

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图书423

明清时代的图书426

第八章 古代衣食住行&许嘉璐430

古代的衣着430

古代的饮食432

古代的房屋433

古代的车辆433

第九章 古代四大发明&金秋鹏442

造纸术442

印刷术444

指南针445

火药447

第十章 丝绸之路与敦煌文化&杨宝玉449

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变迁449

历史上的敦煌451

敦煌石窟与敦煌文书454

第十一章 古代体育、杂技和游艺&谭家健458

古代体育458

古代杂技463

古代游艺466

第十二章 古代的“机器人”&谭家健472

从俑和铜人到各种“木人”472

从成套玩偶到大型水转百戏474

天文仪器中的司辰“机器人”476

会干农活的木偶和会演戏的“铜伶”477

附录:机器人发展史(摘录)479

资料 20世纪20至90年代中国文化史著作简介479

20世纪20至40年代的中国文化史著作481

1979至1995年祖国大陆出版的中国文化史著作483

20世纪50至80年代台湾出版的中国文化史著作491

后记494

增订后记496

增订二版后记49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