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鲁迅:从越文化视野透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鲁迅:从越文化视野透视
  • 王晓初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36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鲁迅:从越文化视野透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 多元文化背景中生成的鲁迅1

一、多元文化背景中的鲁迅1

二、越文化的精神原型、流变与谱系11

三、《故乡》:鲁迅与越文化的精神解读40

上编 在越文化摇篮里成长的鲁迅49

第一章 越地民间文化的熏陶与同农民的精神联系49

一、童年经验与鲁迅思想和艺术的发生49

二、越地的神话传说与鲁迅的天性取向52

三、热爱自然、热爱生命与同越地农民的精神感应和血肉联系55

四、民间艺术与民俗活动的滋养:精神与审美57

第二章 浙东学术、魏晋文章与早期教育:思维与文风70

一、浙东学术、杂学、“浙东性”与鲁迅的思维和“师爷笔法”70

二、魏晋文章(“嵇康风”)、章太炎与鲁迅的思维和“师爷笔法”81

第三章 家庭变故:创伤性体验与求索精神89

一、台门里的周氏家族89

二、家庭变故:去寻求别样的人们94

中编一 对越文化的时时返顾:寻觅文化之根与精神之源99

第四章“原鲁迅”:《新生》文艺运动的文化建构99

一、“个”的思想:争取自由与解放的(越地)异端文化思潮的结晶99

二、民族文化“固有之血脉”的“新生”:“立人”思想的一个重要支点102

第五章 从《越铎》到《会稽郡故书杂集》105

一、“沉默的鲁迅”及其意义105

二、开拓“越学”:民族文化“固有之血脉”的发掘109

三、《越铎日报》:《新生》文艺运动的延伸110

四、“浙东情结”与“魏晋感受”:生命之根114

第六章“思乡的蛊惑”:《朝花夕拾》及其他118

一、“第二次绝望”与《朝花夕拾》118

二、作为“安魂曲”的故乡与童年记忆122

三、走向底层民众“鬼的世界”125

四、抵抗黑暗的“复仇”129

第七章《故事新编》与《女吊》等135

一、“中国的脊梁”:大禹、墨子等人物谱系135

二、魂归故土:“复仇之神”《女吊》等140

中编二 鲁迅文学艺术中的越文化底蕴149

第八章 鲁镇、未庄与S城:鲁迅小说建构的文学世界149

一、背景:以绍兴为原型的越地水乡村镇——“鲁镇”、“未庄”、“S城”149

二、闰土、阿Q、祥林嫂等:越地底层农民形象系列156

三、狂人形象谱系:越地异端知识分子谱系的镜像161

第九章《故事新编》的“油滑”167

一、“油滑”:《故事新编》的艺术方式167

二、“油滑”与越地(民间)艺术和智慧171

三、文本:“故”事“新”编与杂语喧哗181

四、文体:“历史的小说”与“故事新编”体187

第十章 杂文与“杂文笔法”194

一、“为现在抗争”的杂文194

二、杂文文体特征与越文化艺术197

三、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学”的杂文211

四、“杂文笔法”与文体越界218

第十一章“有力之美”的艺术:“鲁迅风骨”222

一、“有力之美”:鲁迅的审美个性与艺术特征222

二、“鲁迅风骨”:中国(越地)民族艺术的现代升华与显现239

下编 作为“中华民族新文化方向”的鲁迅——越文化在中国现代文化建构中的生成性意义257

第十二章“面海的中国”与中国的现代化257

一、现代化与现代化运动257

二、中国文化的差异性、多样性与内在运动261

三、“面海的中国”与中国的现代化266

第十三章 “世界史”时代:在跨文化对话中寻求民族新生与复兴之路273

一、“世界史”时代:中国现代化展开的历史语境273

二、在探索民族新生与复兴的道路上:从严复、梁启超到章太炎276

三、“原鲁迅”:“个”的思想与亚洲的近代280

第十四章 鲁迅:中国现代文化的精神之父288

一、“个”与“群”:“人国”(现代民族国家)建构之路288

二、“赎罪的文学”与抵抗的文学:中国现代文化的历史生成291

三、鲁迅“个”的思想的历史意义与现代价值304

跋语 绝望的抗战——“寻路”:创造中国历史的“第三样时代”与文化314

主要参考文献320

后记3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