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古代军事测绘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古代军事测绘史
  • 王树连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 ISBN:750655431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613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634页
  • 主题词:军事测绘-历史-中国-古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古代军事测绘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绪论3

第一章 军事测绘3

第一节 军事测绘的意义3

第二节 军事测绘与战争4

第三节 军事测绘与相关学科6

第二章 军事测绘管理8

第一节 管理体制8

第二节 管理制度9

第三章 军事制图10

第一节 军用地图10

第二节 制图理论与方法11

第四章 军事工程测量13

第一节 杰出军事工程及其测量13

第二节 测量理论与方法15

第五章 军事地理17

第一节 军事地理研究17

第三节 兵要地志20

第六章 军事测绘发展特点22

第一节 发展道路的独特性22

第二节 发展速度的跳跃性24

第三节 测绘方法的实用性26

第二编 远古(公元前1046年以前)第一章 概述29

第一节 战争概览29

第二节 测绘概况33

第二章 军事测绘的起源36

第一节 原始战争对测绘的需求36

第二节 原始测绘的萌芽与发展37

第三节 原始战争的测绘保障39

第三章 军事测绘管理41

第四章 原始地图43

第一节 地图萌芽43

第二节 九鼎图46

第三节 山海图48

第五章 军事工程测量49

第一节 城防的起源49

第二节 商代筑城51

第三节 测量方法53

第六章 军事地理55

第一节 地理勘测55

第二节 山海经57

第三节 禹贡59

第七章 军事测绘技术64

第一节 测算方法64

第二节 测绘工具65

一 表65

二 尺66

三 准66

四 绳66

五 规67

六 矩67

第八章 简评69

第三编 周代(公元前1046年~前221年)第一章 概述73

第一节 战争概览73

第二节 测绘概况77

第二章 军事测绘管理80

第一节 管理体制80

第二节 管理职能82

第三节 测绘队伍85

第三章 军用地图87

第一节 地图内容88

第二节 测绘方法89

第三节 天下之图91

第四章 军事工程测量94

第一节 筑城测量94

一 城池勘测与设计94

二 战国长城及其勘测98

三 野战筑垒及其勘测100

四 营国制度101

五 测量方法103

第二节 交通工程测量106

一 筑路测量106

二 漕运工程测量107

第五章 军事地理110

第一节 孙子与《孙子兵法》110

第二节 军事地理与战争112

一 地理的军事意义112

二 地缘战略——合纵与连横113

第三节 军事地形分类117

一 九地117

二 车战十败八胜之地118

三 骑战十胜九败之地119

第四节 利用地形原则120

一 不同地形的用兵原则120

二 不同地形的行军原则121

三 不同地形的扎营原则122

四 灵活运用的原则123

第六章 军事测绘技术125

第一节 对宇宙及地球形状的认识125

第二节 算筹与筹算128

第三节 几何知识130

第四节 测量工具131

一 圭表132

二 司南133

第七章 简评134

第四编 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第一章 概述137

第一节 战争概览137

第二节 测绘概况141

第二章 军事测绘管理143

第一节 管理体制143

第二节 随军测绘管理145

第三章 军用地图146

第一节 概况146

第二节 西汉帛地图147

一 地形图147

二 驻军图149

三 城邑图151

第三节 制作水平152

一 制图材料152

二 地图比例尺153

三 色彩运用153

四 数学精度153

五 要素表示154

第四章 军事工程测量155

第一节 筑城测量155

一 都城修筑155

二 万里长城158

三 测量方法159

第二节 驰道工程测量161

一 秦汉驰道161

二 直道163

三 栈道164

第三节 漕运工程测量164

一 灵渠164

二 黄河水系167

第五章 军事地理169

第一节 军事地形研究169

第二节 疆域军事地理170

一 疆域开拓与勘测170

二 史记·河渠书172

三 汉书·地理志173

第三节 周边军事地理173

一 匈奴军事地理173

二 西域军事地理174

三 两条丝绸之路177

第六章 军事测绘技术180

第一节 测算方法180

一 面积与体积测算180

二 勾股测量方法181

三 测量坐标系183

第二节 天文观测与天文测地185

一 观测方法185

二 星图187

三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189

第三节 测量工具190

一 尺、丈、引191

二 滑动卡尺193

三 日晷与漏刻193

四 浑天仪194

五 计里鼓车195

六 罗经石196

第七章 简评197

第五编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589年)第一章 概述201

第一节 战争概览201

第二节 测绘概况205

第二章 军事测绘管理207

第三章 军用地图208

第一节 概况208

第二节 禹贡地域图209

第三节 方丈图211

第四节 制图六体212

一 分率213

二 准望213

三 距离及其改正214

四 整体性214

五 历史影响214

第四章 军事工程测量216

第一节 筑城测量216

一 坞壁工程勘测216

二 城防工程测量217

三 长城工程测量220

第二节 漕运工程测量221

一 运河勘测221

二 海路勘测223

第五章 军事地理225

第一节 军事地形研究225

第二节 重要地理著作227

一 水经注228

二 华阳国志231

三 法显传231

第六章 军事测绘技术234

第一节 测算著作234

第二节 重差测算理论235

一 重差测算概念235

二 重差测算方法237

第三节 测量新发现239

一 岁差239

二 大气折光239

三 否定“寸影千里”240

四 太阳视运动的不均匀性240

第四节 测量工具241

一 尺度241

二 指南车242

三 浑天仪与浑天象242

四 漫流式漏刻244

第七章 简评245

第六编 隋、唐(及五代)(公元589年~960年)第一章 概述249

第一节 战争概览249

第二节 测绘概况252

第二章 军事测绘管理254

第一节 中央管理体制254

第二节 地方管理体制255

第三节 地图造送制度256

第三章 军用地图257

第一节 舆地图258

一 海内华夷图258

二 十道图259

第二节 战区图261

一 关中、陇右及山南、九州等图261

二 设险图262

三 西域图记263

第三节 测制特点263

一 上下结合 制度管理263

二 图志结合 图文并茂263

三 大小结合 图种较多264

第四章 军事工程测量266

第一节 筑城测量266

一 大兴(长安)城营建测量266

二 洛阳营建测量270

三 野战筑垒测量271

四 测量方法273

第二节 漕运工程测量274

一 大运河开凿及其测量275

二 测量方法276

第五章 军事地理279

第一节 军事地形研究279

一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280

二 《通典》兵要内容281

第二节 兵要地志搜集与编撰283

一 访求搜集283

二 地志编修283

第三节 战区地志285

第四节 全国地志285

一 诸州图经集285

二 括地志286

三 元和郡县图志286

第五节 域外地理287

一 赤土国记288

二 大唐西域记289

三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290

四 经行记291

五 皇华四达记291

第六章 军事测绘技术294

第一节 测算教育294

第二节 纬度测量294

第三节 雕版印图297

第四节 测量工具298

一 尺度298

二 浑天仪299

三 覆矩300

四 水平仪301

五 补偿式漏壶302

第七章 简评303

第七编 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第一章 概述307

第一节 战争概览307

第二节 测绘概况312

第二章 军事测绘管理314

第一节 管理体制314

第二节 管理制度315

第三章 军用地图317

第一节 战区地图317

一 北方战区地图317

二 西北战区地图319

(一)河西陇右图319

(二)西夏地形图320

(三)西州地图320

三 西南战区地图321

第二节 全国地图321

一 淳化天下图322

二 全国转运图323

三 守令图323

四 华夷图326

五 禹迹图326

六 疆域图328

第三节 城防地图332

一 平江图332

二 静江府城池图335

三 长安城图336

第四节 江防图337

第五节 沈括及其制图学说337

第六节 制图特点339

一 内容多面性339

二 形式多样性340

三 多种地图材料340

四 多元制图主体341

第四章 军事工程测量343

第一节 筑城测量343

一 概况343

二 营造法式347

第二节 漕运工程测量350

一 测量概况350

二 水位、流量测算351

三 分级筑堰测量法353

第三节 水防工程测量353

第五章 军事地理355

第一节 军事地理著作355

一 通鉴地理通释355

二 东南防守利便356

第二节 兵要地志356

一 全国总志356

二 域外地志358

三 区域地志360

第六章 军事测绘技术363

第一节 测算方法363

第二节 地图印刷技术364

第三节 计里画方365

第四节 定位新方法366

第五节 测量工具367

一 指南车367

二 指南针368

三 水运仪象台369

四 燕肃莲花漏370

第七章 简评371

第八编 元代(辽、金)(公元1279(或916)年~1368年)第一章 概述375

第一节 战争概览375

第三节 测绘概况379

第二章 军事测绘管理381

第一节 管理机构381

第二节 管理特点382

第三章 军用地图384

第一节 地图搜集384

第二节 地图测绘385

一 区域地图385

二 舆地图388

三 域外地图391

第四章 军事工程测量393

第一节 筑城测量393

第二节 漕运工程测量394

第三节 海道工程测量400

第五章 军事地理402

第一节 西域地理402

第二节 海外地理403

第三节 疆域地理404

第六章 军事测绘技术407

第一节 测算方法407

一 方法简捷化407

二 四元玉鉴408

第二节 纬度测量408

第三节 创新成果410

一 里差的发现410

二 海拔概念的创立411

三 地球仪411

四 简仪411

五 高表与景苻412

六 正方案413

第七章 简评415

第九编 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第一章 概述419

第一节 战争概览419

第二节 测绘概况423

第二章 军事测绘管理425

第一节 管理体制425

第二节 管理制度426

第三章 军用地图428

第一节 概况428

第二节 九边图(边防图)429

第三节 筹海图(海防图)436

第四节 江防图(及湖防图)443

第五节 舆地图446

一 杨子器跋舆地图447

二 广舆图448

三 皇明职方地图450

四 坤舆万国全图452

第六节 航海图455

第四章 军事工程测量459

第一节 长城修筑测量459

第二节 城堡修筑测量463

第三节 漕运工程测量466

一 运河工程测量466

二 黄河工程测量466

三 海运工程测量470

第五章 军事地理471

第一节 陆地边疆军事地理471

一 九边图说473

二 全辽志473

第二节 沿海军事地理475

一 筹海图编475

二 江南经略476

三 万里海防图论479

四 海防图论480

第三节 舆地(疆域与域外)军事地理480

第六章 军事测绘技术484

第一节 融通西学的测量方法484

第二节 珠算的兴起485

第三节 地图测制487

第四节 航海导航488

一 航程测算489

二 牵星测量489

三 针路与针经490

第五节 测量工具(设备)490

第七章 简评493

第十编 清代(公元1644年~1911年)第一章 概述497

第一节 战争概览497

第二节 测绘概况501

第二章 军事测绘管理503

第一节 管理体制503

第二节 管理制度504

第三章 军用地图506

第一节 军用地形图506

第二节 城池图507

第三节 海防(江防)图511

一 沿海图511

二 江河图513

第四节 世界地图517

一 海国图志517

二 中外舆地全图519

第五节 全国地图520

一 皇舆全览图520

二 雍正十排图522

三 乾隆内府皇舆图522

四 清会典图527

五 大清帝国全图527

第四章 军事工程测量530

第一节 要塞工程测量530

第二节 兵垒工程测量534

第三节 军港工程测量535

第四节 漕运工程测量537

第五节 海运工程测量541

第六节 铁路工程测量543

第五章 军事地理544

第一节 海外军事地理544

一 海国闻见录544

二 瀛环志略545

三 五洲地理志略547

第二节 疆域军事地理548

一 天下郡国利病书550

二 读史方舆纪要551

三 历代舆地沿革险要图555

第三节 边疆军事地理556

一 陆疆边防556

二 海疆边防557

第六章 军事测绘技术560

第一节 测量理论与方法560

一 梅文鼎与《数理精蕴》560

二 最小二乘法的传入561

三 测绘著述561

第二节 军用地图测制562

一 控制测量562

二 地形勘测563

三 地图投影564

四 印刷方法564

五 长度标准565

第三节 军事测绘教育566

第四节 测绘仪器(或工具)568

第七章 简评571

大事记573

主要参考文献607

跋6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