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计算机继电保护原理与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计算机继电保护原理与技术
  • 陈德树主编 著
  •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172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18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计算机继电保护原理与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计算机继电保护的发展1

第二节 计算机继电保护的基本构成2

第三节 对计算机继电保护的估价4

第二章 输入信号的预处理6

第一节 概述6

第二节 采样定理与前置模拟滤波6

一、离散时间信号序列6

二、离散时间序列的频谱特性9

三、采样定理及叠混现象11

四、前置模拟低通滤波12

第三节 模拟量的变换与离散化14

一、输入模拟信号电平变换15

二、采样基本原理15

三、理想采样15

四、采样方式17

五、采样保持19

第四节 模数(A/D)转换原理21

一、模数转换的原理和方式21

二、模数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26

第五节 数字信号的数据更新与排队26

一、暂存区扩展法27

二、字节地址偏移循环存取法28

三、循环记忆法28

第三章 数字滤波29

第一节 概述29

第二节 数字滤波的基本前提与特性30

一、电力系统故障频谱30

二、数字滤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31

第三节 简单滤波单元及其级联滤波32

一、简单滤波单元的前提和基本原理32

二、基本形式及其特性33

三、简单滤波单元的组合37

第四节 用零、极点配置法设计数字滤波器39

一、零、极点对系统频率响应的影响39

二、零、极点配置方41

三、全零点滤波器43

四、狭窄带通滤波器44

第五节 设计数字滤波器的经典方法45

一、I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45

二、FIR滤波器的设计方法49

第四章 算法54

第一节 概述54

第二节 正弦函数模型的算法55

一、最大值算法55

二、半周积分算法56

三、Mann-Morrison导数算法57

四、Prodar-70算法58

五、采样值积算法59

六、关于算法的频率响应62

七、与信号频率无关的三采样值算法66

第三节 周期函数模型的算法66

一、正交样品函数之一——傅氏算法67

二、正交样品函数之二——沃尔什函数算法68

三、傅氏算法的频率响应71

四、衰减直流分量的影响73

第四节 随机模型的算法78

一、狭窄带通滤波加纯正弦模型算法79

二、最小二乘滤波算法79

三、卡尔曼滤波算法——最佳线性估计81

第五节 输电线路简化物理模型的阻抗算法85

一、R-L模型的微分方程算法85

二、R-L模型的积分方程算法87

三、单π模型的微分方程算法88

第六节 继电器动作方程的采样值算法89

第五章 微机保护装置的硬件典型结构91

第一节 概述91

第二节 插件式结构91

一、总线形式92

二、配线形式92

第三节 CPU插件及人机对话辅助插件93

一、CPU插件93

二、人机对话辅助插件98

三、定值调整的有关问题98

第四节 数据采集系统及有关插件100

一、模拟输入变换插件100

二、前置模拟低通滤波插件102

三、采样及A/D转换插件102

第五节 开关(数字)量输入输出系统及有关插件104

一、开关(数字)量I/O接口插件105

二、继电器插件105

第六章 提高微机保护装置可靠性的措施109

第一节 概述109

第二节 干扰和干扰源110

一、干扰源110

二、干扰形式110

三、干扰的耦合途径111

四、干扰对微机保护装置的影响113

第三节 防止干扰进入微机保护装置的对策114

一、接地的处理114

二、屏蔽与隔离115

三、滤波、退耦与旁路116

四、对供电电源的要求116

五、合理地分配和布置插件117

第四节 抑制窜入干扰影响的软、硬件对策117

一、采样数据的干扰辨识117

二、防止程序运行出轨的对策117

三、处理过程的校核措施118

第五节 装置故障的自动检测技术120

一、CPU的检测120

二、A/D转换器的检测121

三、EPROM芯片的检测121

四、RAM芯片的检测122

五、出口通道的检测123

六、成组功能的检测123

第六节 系统容错设计的概念123

一、静态冗余法124

二、动态冗余法124

三、混合冗余法125

第七节 软件可靠性问题126

一、软件研制的特点和要求126

二、提高软件可靠性的措施127

第七章 计算机距离保护129

第一节 保护功能计算基础129

一、时差与移相算法129

二、复数求模的近似算法130

三、负序分量计算方法131

四、比相式判据的计算方法132

五、闭锁角或动作角的计算方法133

第二节 阻抗与故障距离测量134

一、测量阻抗式阻抗元件134

二、按动作方程直接运算的阻抗元件135

三、测距式阻抗元件136

第三节 过渡电阻对阻抗(测距)元件影响的对策136

一、微分方程法137

二、自适应式接地电抗元件137

三、IO极化的电抗元件的改进138

第四节 故障类型与相别判别140

一、接地与否判别140

二、单相接地判别140

三、两相接地短路相别判别142

四、三相短路判别142

五、两相短路相别判别142

第五节 计算机距离保护中的振荡闭锁143

第六节 本线路第二段保护范围内短路的加速跳闸(相继速动)问题143

第八章 计算机发电机保护145

第一节 概述145

第二节 计算机发电机纵差动保护145

一、采样瞬时值纵差保护145

二、基波相量纵差保护方案146

三、纵差保护方案的改进措施147

第三节 定子绕组不对称故障保护147

第四节 定子绕组接地故障保护149

第五节 发电机失磁保护150

一、失磁保护方案举例151

二、有关的算法152

三、防误动措施153

第九章 计算机变压器保护154

第一节 概述154

第二节 计算机变压器保护的特点154

第三节 计算机变压器差动保护156

一、计算机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原理和算法156

二、计算机变压器差动保护的软件流程159

三、计算机变压器差动保护中的新原理和新算法161

第四节 计算机变压器过励磁保护166

参考文献1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