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痕量分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程介克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1094X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51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痕量分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1.1高技术材料科学1
1.2环境科学4
1.3生命科学9
1.4痕量分析的特点28
1.4.1痕量分析中单位词头和术语28
1.4.2痕量分析方法的检出限30
参考文献33
第二章 痕量分析中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35
2.1检出限35
2.1.1概述35
2.1.2检出限与灵敏度37
2.1.3检出限与空白39
2.1.4检出限与测定限40
2.1.5检出限的确定41
2.2精密度42
2.3准确度44
2.4几种重要的痕量分析方法功能比较45
参考文献48
第三章 痕量分析实验室50
3.1大气的污染50
3.1.1大气中微粒51
3.1.2对分析结果的影响55
3.2环境洁净等级57
3.3洁净分析实验室58
3.3.1空气的净化59
3.3.2层气流与非层气流洁净实验室63
3.3.3洁净实验室的建设和要求67
3.4.1洁净通风柜和工作台72
3.4洁净通风柜、工作台和手套箱72
3.4.2手套箱73
3.5分析人员74
参考文献76
第四章 痕量分析中的容器和材料78
4.1概述78
4.2材料的性能79
4.2.1硬质玻璃79
4.2.2石英79
4.2.3刚玉80
4.2.4铂80
4.2.5聚乙烯81
4.2.6聚丙烯81
4.2.7聚四氟乙烯82
4.3.1采样时容器和材料的选择83
4.3容器和材料的选择83
4.3.2试样粉碎时材料的选择84
4.3.3试样贮存时容器材料的选择85
4.4金属离子在容器表面上的吸附行为90
4.5容器的清洗95
参考文献97
第五章 高纯水和试剂的纯化99
5.1对高纯试剂的要求和检测102
5.2水的纯化108
5.2.1实验室用水规格108
5.2.2亚沸蒸馏水110
5.2.3纯化水系统113
5.3酸的纯化116
5.4其他试剂的纯化121
5.4.1等压蒸馏法122
5.4.2汞阴极电解法123
5.4.3低温升华法126
5.4.4区域熔融法128
5.4.5溶剂萃取法129
5.4.6直接合成法130
5.4.7分配及吸附色谱法130
参考文献132
第六章 痕量分析中试样的制备、贮存和分解134
6.1试样的制备及贮存134
6.1.1概述134
6.1.2临床化学试样的制备及贮存134
6.1.3环境试样的制备及贮存138
6.1.4食品试样的制备及贮存146
6.2试样的分解148
6.2.1概述148
6.2.2稀释法149
6.2.3提取法150
6.2.4湿法分解151
6.2.5高压分解技术155
6.2.6干灰化法160
6.2.7微波分解162
6.2.8熔融分解163
6.2.9蒸汽相分解163
参考文献164
第七章 痕量物质的富集及分离166
7.1概述166
7.2沉淀和共沉淀168
7.2.1基体元素的沉淀169
7.2.2痕量元素的共沉淀172
7.3挥发174
7.3.1痕量组分的挥发176
7.3.2基体成分的挥发179
7.4液-液萃取182
7.4.1金属螯合物的萃取184
7.4.2离子缔合萃取196
7.4.3其他萃取方法199
7.5液相色谱203
7.5.1色谱法理论基础203
7.5.2一般方法208
7.5.3有机离子交换剂分离208
7.5.4无机离子交换剂分离216
7.5.5纤维素交换剂分离218
7.5.6聚氨基甲酸乙酯泡沫塑料分离220
7.6浮选法222
7.6.2沉淀浮选223
7.6.1一般方法223
7.6.3离子浮选226
7.6.4溶剂浮选226
7.7选择性溶解227
7.7.1基体元素的选择性溶解228
7.7.2痕景元素的选择性溶解228
7.8电化学沉积与溶解230
7.8.1固体电极电沉积231
7.5.7活性炭分离232
7.8.2汞阴极电沉积232
7.8.3阳极溶解234
7.9其他富集分离方法235
参考文献236
第八章 活化分析245
8.1中子活化分析245
8.1.1绝对测定法246
8.1.2比较测定法247
8.1.3灵敏度、精密度、准确度和测定下限249
8.1.4热中子活化分析252
8.1.5快中子活化分析257
8.1.6同位素中子源活化分析267
8.2带电粒子活化分析268
8.2.1原理269
8.2.2核反应瞬发分析270
8.2.3卢瑟福背散射分析271
8.2.4X-射线荧光分析271
8.2.5应用271
8.3光子活化分析272
8.3.2光致裂变273
8.3.1光致激发273
8.3.3光核反应274
8.4标准参考物质274
参考文献276
第九章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281
9.1直流电弧光谱分析281
9.1.1概述281
9.1.2蒸发和激发机理研究282
9.1.3气氛对电弧放电的影响286
9.1.4电极中的化学反应及其分析应用288
9.1.5化学光谱法289
9.2空心阴极放员光谱分析290
9.2.1空心阴极放电的基本特征291
9.2.2冷空心阴极放电292
9.2.3热空心阴极放电292
9.2.5空心阴极放电的新进展293
9.2.4热空心阴极放电的应用293
9.2.6Grimm辉光放电灯296
9.3直流电弧等离子体光谱分析(DCP-AES)298
9.3.1工作原理298
9.3.2分析性能300
9.3.3局限性301
9.3.4分析应用302
9.4微波等离子体光谱分析(MIP-AES)302
9.4.1概述302
9.4.2激发温度和电子密度304
9.43检测能力和干扰效应305
9.4.4试样引入方式306
9.5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分析(ICP-AES)307
9.5.1概述307
9.4.5分析应用307
9.5.2工作原理和仪器309
9.5.3影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放电的因素310
9.5.4干扰效应312
9.5.5进样技术313
9.5.6有机溶剂的应用318
9.5.7非金属元素的测定319
9.5.8阴离子和有机化合物的间接测定320
9.5.9低气流和非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320
9.5.10等离子体质谱(ICP-MS)321
9.5.11分析应用323
参考文献326
第十章 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329
10.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AAS)329
10.1.1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分析(HG-AAS)329
10.1.2元素价态和形态分析332
10.1.3间接分析334
10.1.4流动注射-原子吸收光谱分析335
10.1.5直接固体进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分析337
10.1.6分析应用339
10.2原子荧光光谱分析(AFS)345
10.2.1原子荧光的产生345
10.2.2原子荧光的优点和局限性347
10.2.3仪器装置348
10.2.4新进展和分析应用349
参考文献351
第十一章 X-射线荧光光谱和X-射线激发光学发光光谱分析357
11.1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357
11.1.1概述357
11.1.2谱线干扰和基体效应359
11.1.3制样技术360
11.1.4提高灵敏度的途径362
11.2X一射线激发光学发光光谱分析(XEOL)363
11.2.1概述363
11.2.2仪器装置365
11.2.3磷光体的制备365
11.2.4干扰数应366
11.2.5发光增强效应366
参考文献366
第十二章 质谱分析368
12.1概述368
12.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369
12.2.1原理及仪器370
12.2.2分析性能373
12.2.3试样引入系统377
12.2.4应用379
12.3.1火花源质谱382
12.3火花源质谱和二次离子质谱382
12.3.2二次离子质谱385
12.4有机质谱386
12.4.1直接进样法387
12.4.2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391
12.4.3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396
12.4.4串联质谱法402
参考文献404
第十三章 分子光谱分析412
13.1吸光光度分析412
13.1.1高灵敏显色体系414
13.1.2多元配合物430
13.1.3高效液相色谱-光度法432
13.1.4其他新方法434
13.2荧光光度分析439
13.2.1荧光试剂及荧光反应440
13.2.2荧光分析新技术449
13.3化学发光分析453
13.3.1化学发光和生物发光体系453
13.3.2化学发光分析新技术456
参考文献460
第十四章 电化学分析473
14.1极谱与伏安分析473
14.1.1无机极谱与伏安分析477
14.1.2有机极谱与伏安分析486
14.1.3生物伏安分析486
14.2溶出伏安法494
14.2.1阳极溶出伏安法与阴极溶出伏安法495
14.2.2吸附溶出伏安法499
参考文献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