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红十字运动通史 1904-2014 第5卷 中国红十字文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红十字运动通史 1904-2014 第5卷 中国红十字文化
  • 池子华总主编;郭进萍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042812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46MB
  • 文件页数:368页
  • 主题词:红十字会-历史-中国-1904-2014;红十字会-文化-中国-1904-2014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红十字运动通史 1904-2014 第5卷 中国红十字文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红十字文化走近中国1

第一节 西学东渐:尊西趋新的时代心态2

第二节 中西会通:江南慈善文化传统与中国红十字运动的兴起7

一、源远流长的慈善文化传统7

二、似曾相识:江南善会善堂与红十字会的融通10

三、有机对接:地方传统的时代更生与红十字运动本土化的实践12

四、一脉相承:江南善人群体和红十字会创建者15

第三节 现实需要:战祸、匪祸、灾荒交织的国情18

第四节 舆论动员:《申报》与中国近代红十字事业的起步21

一、红十字事业起步的可能性——报道在华西人的红十字活动22

二、红十字事业起步的可行性——系统介绍红十字会的相关知识23

三、红十字事业起步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多角度宣传红十字会的利益26

四、《申报》舆论动员的社会影响28

第二章 近代红十字文化的演进轨迹33

第一节 碰撞:异质文化的相遇33

一、对红十字标志的认知抵牾34

二、对红十字性质的认知偏差34

三、对红十字原则的认知误区35

第二节 本土适应37

一、附会中国传统文化37

二、宣扬功德果报思想39

第三节 剥离转型42

一、与传统慈善事业相剥离42

二、宣扬责任服务理念45

第四节 相互融会49

一、推动传统慈善文化转型50

二、助力红十字文化本土化52

第三章 近代红十字文化的传播55

第一节 媒体传播55

一、印刷媒介:以报纸刊物为考察中心55

二、电子媒介66

三、言语媒介:以演讲为中心70

第二节 仪式传播72

一、纪念活动——以红会周年纪念活动为例73

二、征募运动——以红十字周为个案75

第三节 文娱活动82

一、征文比赛和演讲比赛83

二、慈善义演84

第四节 范例传播:以红会史上南丁格尔在华形象建构为中心86

一、南丁格尔在红会史上的地位演变86

二、多彩纷呈的传播方式89

三、积极热烈的传播反响94

第四章 近代红十字文化的社会认同98

第一节 国人对红十字标志的认知98

一、排拒:与基督教十字架标志相联系99

二、接纳:基于红十字的护身符效应101

三、滥用:基于红十字的光环效应104

四、国人对红十字标志的多元解读111

第二节 社会各界对红十字会募捐的响应113

一、捐助群体的广泛性113

二、捐助动机的多元性117

三、乐善不倦的经纬老人120

第三节 女性群体对红十字事业的参与124

一、报刊对妇女参与红十字事业的舆论引导124

二、女性红十字组织的涌现128

三、女界广泛捐助红十字会134

四、女界积极从事红十字救护事业135

第四节 红十字文化认同的影响因素142

一、正向影响因素142

二、负向影响因素147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红十字文化的改造和融入157

第一节 红十字文化的改造157

一、红十字会的改组筹备工作157

二、红十字会角色和职能的重塑160

三、作为人民卫生救护团体的红十字会166

第二节 红十字文化的融入:以爱国卫生运动为考察中心170

一、爱国卫生运动的发起和动员170

二、爱国卫生运动中的红十字会171

三、爱国卫生运动使“红十字”深入人心177

第六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红十字文化的宣教179

第一节 多样化的宣教方式179

一、红十字刊物和卫生宣传品180

二、展览会182

三、卫生讲座184

四、幻灯、电影放映186

五、实物宣传187

第二节 红十字文化宣教工作的初步探索190

一、宣教工作的重要性190

二、宣教工作的针对性191

三、宣教工作的实效性193

第三节 红十字文化的宣教成效196

一、普及卫生常识,提高民众健康水平196

二、破除封建迷信,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197

三、加强民众对红十字会的认同,改善党群关系198

第七章 改革开放以来红十字文化的新生203

第一节 人道主义回归红十字运动本位203

一、从革命人道主义走向人道主义203

二、从“人民卫生救护团体”到“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210

三、人道主义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14

四、人道、博爱、奉献成为时代最强音217

第二节“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理论研究220

一、理论研究蔚然兴起220

二、红十字会史整理和研究方兴未艾222

三、“中国特色红十字事业”讨论如火如荼224

四、理论研究机构和平台骈兴错出231

第三节 红十字文化的理论探索234

一、红十字文化的重要性235

二、红十字文化的内涵237

三、红十字文化与传统慈善文化243

四、红十字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8

第八章 新时期红十字文化的保护251

第一节《红十字会法》的出台251

一、《红十字会法》出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51

二、《红十字会法》的法律保障253

三、《红十字会法》的宣传和普及256

第二节 红十字标志的保护259

一、滥用冒用,层出不穷259

二、建言献策,制止滥用264

三、多管齐下,综合治理268

第九章 新时期红十字文化的传播281

第一节 宣传先导281

一、线上线下协同联动:自有宣传阵地282

二、精心组织、全国联动:相约“5·8”289

三、政府承诺、有条不紊:国际人道法传播295

四、精彩纷呈、喜闻乐见:常规文娱宣传300

第二节 品牌感召305

一、品牌:一种文化现象305

二、中山“慈善万人行”:“中华民族慈善文化的一面旗帜”306

三、青岛“微尘”:“一座城市的良心”313

第三节 教育涵化:以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为考察中心318

一、青少年德育和素质教育培养的“第二课堂”319

二、课本中的红十字322

三、“我心中的红十字”325

四、红十字青少年活动有声有色327

第四节 传播工作省思与瞻望332

一、传播工作成效及制约因素333

二、“工作是最好的宣传”335

三、构建理论、传播双轮驱动的新格局337

余论:红十字文化本土化刍议339

一、推进红十字文化本土化的必要性340

二、推进红十字文化本土化的路径341

主要参考文献34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