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闻评论与电子媒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闻评论与电子媒介
  • 王振业,李舒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ISBN:750434327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318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332页
  • 主题词:评论性新闻-高等学校-教材;广播电视-评论性新闻-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闻评论与电子媒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新闻评论的内涵和外延——新闻评论概说(上)1

第一节 新闻评论及其体裁特征1

一、新闻评论的界说2

二、新闻评论的新闻性3

三、新闻评论的政论性10

第二节 新闻评论的具体形式15

一、新闻评论的分类15

二、不署名评论及其适用范围19

三、署名评论的发展前景22

四、按内容性质划分的评论形式撮要26

第二章 新闻评论的生成过程及源流——新闻评论概说(下)42

第一节 新闻评论的构思43

一、选题、立论及其关系43

二、选题、立论的目标和根据48

三、新闻评论的思维系统53

四、选题、立论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特征60

第二节 新闻评论的表达64

一、坚持说理的基本原则64

二、掌握分析与综合的方法70

三、善于夹叙夹议75

第三节 新闻评论的源流82

一、从报刊政论到新闻评论82

二、新闻评论的渊源92

三、新闻评论的发展趋向99

第三章 电子媒介评论个性发展的制约因素105

第一节 新闻媒介传受方式的构成106

一、历史的回顾107

二、当代新闻媒介传受方式的构成因素108

第二节 电子媒介传播方式的分析109

一、传输系统的异同110

二、符号系统及具体符号的表现功能111

三、电子媒介的传播特点115

第三节 电子媒介接收方式的特殊性117

一、接收系统的特殊构成118

二、电子媒介受众的整体状况120

三、受众、接收装置孰主孰从?123

第四节 电子媒介评论的个性发展方向124

一、媒介、受众如何影响新闻体裁?125

二、优势与劣势的不同性质128

三、媒介、受众的稳定性和体裁的可塑性128

四、广播、电视评论个性的发展方向130

第四章 广播新闻评论131

第一节 广播评论及其个性特点131

一、广播评论究竟是什么?132

二、广播评论的相对特点136

第二节 广播评论的独特形式155

一、广播谈话156

二、口头评论162

三、音响评论164

第三节 选题与立论的特殊要求167

一、选题的注意重点和方法167

二、立论的特殊要求170

第四节 广播评论声音符号的处理171

一、论述语言及其主导作用172

二、音响及其表现功能173

三、恰当处理论述语言和音响的关系177

第五章 电视新闻评论181

第一节 电视评论及其特点181

一、电视评论走过的路程182

二、电视评论的基本内涵186

三、电视评论的特点188

第二节 电视评论的常用形式195

一、口播评论195

二、图像评论198

三、电视新闻述评201

第三节 电视评论的写作和制作207

一、电视评论符号系统的特殊性207

二、发挥多符号互补的表现效应212

三、坚持双线互补的结构原则215

四、电视评论的后期制作219

第六章 网络新闻评论222

第一节 网络评论概观222

一、网络评论范畴的界定——“成文”与“不成文”的争议222

二、网络评论的现实存在——两类网站和两种形态223

三、网络评论的传播特点226

第二节 网页新闻评论229

一、网页新闻评论及其分类229

二、网页评论的特点229

三、网页评论的功能233

四、发展网页评论的途径237

第三节 网络评论的独特形式——BBS新闻论坛240

一、BBS和BBS论坛的历史源流240

二、BBS论坛的特性242

三、BBS论坛的功能245

四、网络媒体对BBS论坛的探索246

五、BBS论坛的策划与管理252

第四节 网络评论与社会舆论257

一、网络评论与社会舆论互动的新变化258

二、网络评论引导社会舆论的原则与方式260

第五节 网络评论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266

一、网络评论面临的问题及对策266

二、网络评论的发展趋势269

余论 树立科学的新闻评论观——新闻评论走向未来的内在驱动力272

一、从前人的非议说起273

二、新闻评论观是什么?275

三、影响媒介评论观的因素278

四、在完善科学评论观的路上2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