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小学科学教育研究 1902-1937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近代小学科学教育研究 1902-1937年](https://www.shukui.net/cover/32/32428905.jpg)
- 沈敏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ISBN:7107309489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356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37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小学科学教育研究 1902-1937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西方小学科学教育的兴起1
第一节 西方诸国小学科学教育的起源1
一、德国1
二、法国3
三、英国3
四、美国4
第二节 西方科学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7
一、17世纪7
二、18世纪9
三、19世纪上半叶10
四、19世纪下半叶11
五、20世纪初15
第三节 中国近代小学科学教育的起源18
一、明末清初19
二、鸦片战争时期20
三、洋务运动时期21
四、维新运动时期23
五、教会学校中的科学教育25
第四节 中西方近代小学科学教育的不同起因32
一、西方小学科学教育的起因32
二、中国小学科学教育的起因34
三、中西方小学科学教育的起因比较35
第二章 中国近代影响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思潮38
第一节 清末影响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思潮38
一、“中体西用”思潮39
二、“实利主义”思潮40
第二节 “五四”时期影响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思潮43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44
二、“科学与玄学”论战46
三、实用主义思潮和科学教育思潮49
四、思潮推进小学科学教育价值的探讨52
第三节 国民政府时期影响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思潮58
一、民生主义倡导下的生产教育思潮58
二、乡村教育思潮和科学大众化运动61
三、各种思潮加深对小学科学教育的认识64
第三章 中国近代小学科学课程的演变69
第一节 《癸卯学制》与近代小学科学课程的确立69
一、《癸卯学制》(1904年)正式确立了中国近代科学教育体系70
二、《癸卯学制》和小学科学课程设置71
三、《癸卯学制》中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74
四、《癸卯学制》对小学科学课程的影响76
五、《壬子癸丑学制》及其小学科学课程77
六、受日本影响的近代小学科学课程79
第二节 《壬戌学制》和《小学自然课程纲要》的推出80
一、《壬戌学制》以前的教育宗旨及目标81
二、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影响力最大的《壬戌学制》出台82
三、《壬戌学制》推出首部《小学自然课程纲要》85
第三节 1932年学制和《小学自然课程标准》的诞生88
一、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宗旨及目标88
二、《小学自然课程标准》的诞生及其特点90
第四节 中国近代小学科学课程的演变96
一、近代小学科学课程设置的演变96
二、近代小学科学课程目标的演变99
三、近代小学科学课程内容框架的演变102
第四章 中国近代小学科学教科书的演变107
第一节 清末国外小学科学教科书的引进107
一、翻译的教科书110
二、编译的教科书116
第二节 清末民初自编教科书的流行123
一、《蒙学科学全书》127
二、《最新教科书》133
三、《共和国教科书新理科》140
四、自编教科书的先锋——商务印书馆143
五、清末民初小学科学教科书的特点148
六、清末民初小学科学教科书的探索149
第三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后的小学科学教科书153
一、《新学制自然科教科书》155
二、《新小学教科书自然课本》164
三、在实验基础上编写的教科书——《新法自然研究》166
四、20世纪20年代小学科学教科书的总体特点173
第四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小学科学教科书175
一、教材内容以儿童想知道的“问题”为中心177
二、教科书的课文体例体现儿童探究科学问题的过程182
三、小学科学校本教材的流行185
四、小学自然副课本的推出192
五、对小学科学教科书的研究196
第五章 中国近代小学科学教学法的演变201
第一节 清末民初西方教学法的传入201
一、国外理科教学法的引进201
二、观察实验法在中国的传播206
三、五段教授法在中国的传播210
四、自学辅导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13
五、清末民初小学科学教学的状况216
六、清末民初小学科学的师资问题220
第二节 “儿童中心”民主教学法在中国的传播221
一、设计教学法在中国的传播221
二、道尔顿制在中国的传播227
三、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的特点229
四、“自然研究”教学模式在中国的传播230
第三节 近代小学科学教学法的演进236
一、自然教学法的演进237
二、科学研究室的建立242
三、科学实验仪器的自制244
四、自然教学法的革新246
五、科学教育之不足249
第四节 近代小学科学教学法演变原因分析250
一、国外教学法的影响251
二、科学本质决定了科学课程一定是新式教学法的主要载体255
第六章 中国近代小学科学教育的几个案例258
第一节 东南大学附属小学的自然课程改革试验258
一、制定自然教学目标259
二、开展自然教学改革262
三、自然教学试验的特点264
第二节 江苏一师附小“儿童自然界之需要”的调查研究265
第三节 小学科学是否要用教科书的争论268
第四节 民国十年科学教育之检讨——中西科学教育交流272
一、杜威对科学教育的重视273
二、孟禄对中国科学教育的观察274
三、推土对中国科学教育的考察275
第五节 陶行知的儿童科学教育探索277
一、重视科学教育——造就民族未来278
二、探讨科学教育——提升教育观念280
三、改造科学教育——活的乡村教育283
四、普及儿童科学教育286
第七章 国际近代小学科学教育比较290
第一节 国际近代小学科学教育考察290
一、德国近代小学科学教育290
二、法国近代小学科学教育294
三、英国近代小学科学教育296
四、美国近代小学科学教育299
五、苏联小学科学教育302
六、日本近代小学科学教育304
第二节 国际近代小学科学教育的特点307
一、自然研究的学习风气307
二、儿童中心与课程整合309
三、课程内容注重实际、面向社会310
第八章 结语313
第一节 中国近代小学科学教育快速本土化313
一、中国近代小学科学课程的快速本土化315
二、中国近代小学科学教科书编写的本土化317
三、中国近代小学科学教育的其他特征319
第二节 中国近代小学科学教育快速本土化的原因320
一、国家情势320
二、中西文化交汇324
三、教育改革325
附录330
附1330
附2331
附3332
附4333
附5337
附6346
附7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