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工艺美学史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工艺美学史 第3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28/32414279.jpg)
- 杭间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 ISBN:9787102081755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332页
- 文件大小:57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工艺美术史-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工艺美学史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壹 思想渊源1
第一章 有关本书内容及背景的一些解释3
一、“工艺美学”的提出4
二、历史上对工艺美的认识与工艺美学的关系5
三、作为研究物质形态艺术的工艺美学与哲学、美学的关系7
四、“工艺”是什么?10
五、工具、技术的哲学思考对建立工艺美学的影响11
六、功能之于工艺美学13
七、中国古代工艺美学思想发展的特点16
第二章 兼爱节用——墨子作为第一位工艺美学家23
一、墨子作为“大巧”的匠人24
二、一个工艺美学家的理由26
三、在义、利之中的工艺美学观28
四、批判中建立新的生活方式31
五、墨子的工艺造物法则33
六、“非美”中的美35
第三章“仁者爱人”——儒家以仁为主体的工艺美学思想39
一、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工艺美学发展史上的意义40
二、孔子围绕“仁”“礼”关系展开的工艺美学思想41
三、“六艺”与一般技艺的区别46
四、“文质彬彬”——儒家工艺美学的内核47
五、孟子的心物关系49
六、荀子对“礼”的阐述丰富了儒家工艺观51
七、以服饰为例看儒家工艺美的标准53
八、荀子的心物论55
第四章 技进乎道——道家自然无为的工艺美学思想59
一、“大器免成”与“大器晚成”看道家的器用观60
二、道和器62
三、技术异化论65
四、技进乎道——大巧若拙的审美理想69
贰 历史纵论77
第五章 先秦的“百工”时代77
一、春秋战国时代技艺的特殊性78
二、技艺领域的成就80
三、《考工记》81
四、从《考工记》看古代阴阳哲学对工艺美学形成的影响84
五、晏子、韩非子重实用功能的技艺观88
第六章 汉代工艺深沉雄大的美学追求95
一、汉代作为工艺美学实践的高峰年代96
二、汉代工艺美学发展的最初阶段97
三、以灯具为例101
四、《淮南子》中的工艺观104
五、“天人感应”对工艺美学的影响111
第七章 秀骨清相:魏晋风度下的广义综合117
一、魏晋时期工艺美术风格的变化118
二、“士”的生活方式的思想背景120
三、由生活方式的变化带来的工艺美契机123
四、“风度”以外的生活128
第八章 雍容典丽的大唐风范135
一、唐代的价值观和工艺趋势136
二、文化心态与工艺136
三、诗与唐代工艺美学139
四、实用传统143
五、内容与形式145
第九章 理学主流下的宋元工艺美学思想149
一、宋代工艺美学思想的特点150
二、理学对风格的约束150
三、文人审美趣味对工艺美学的影响157
四、考古风与南宗禅——其他因素162
五、绘画与装饰艺术163
六、金元时期的工艺美术风格164
第十章 走向成熟的工艺美学风格169
一、明代工艺多样化美学品格的形成170
二、经世致用思潮下的实用美172
三、宋应星的思想175
四、格(心)物与成器179
第十一章 传统的衰微和近代工艺美学思想的产生185
一、清代工艺美术风格的特点186
二、“由王返朱”看清初的工艺美学趣味187
三、“经世致用”和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方以智的思想190
四、传统生活方式面对近代的冲击194
五、“师夷长技以制夷”与新工艺美学观的萌芽197
叁 专论207
第十二章 李渔的工艺美学思想207
一、独厚李渔的理由208
二、李渔工艺观的成因209
三、纤悉讲人生日用的意义213
四、李渔的工艺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215
五、工艺创作论218
六、“制体宜坚”与工艺美学的关系220
第十三章 “传说”中的工艺文化225
一、“传说”的含义226
二、工艺、工匠传说在工艺美学研究中的价值227
三、工艺、工匠传说的几种模式230
四、工艺与自然232
五、“传说”中的工艺美尺度236
六、工巧意识体现的功能适应生活方式例子239
七、从器物的别称看工艺的文化趣味241
第十四章 “六书”与中国视觉设计思维245
一、“六书”本义与延伸义247
二、“六书”的构型思维与视觉变迁250
三、“六书”对现代视觉思维的启示254
第十五章 “开卷”:古代书籍的审美形态257
一、“开卷有益”的审美观258
二、书籍形态的审美变迁259
三、纸与书籍260
四、书法的影响261
五、开本、装订和包装的巧思262
六、插图作为独立的艺术265
七、书籍思想的古为今用265
第十六章 服饰是穿在身上的文化269
一、观念地“穿”270
二、文化的原因272
三、款式变革的象征意义275
第十七章 日常器用中的“思想”279
一、寻常的“适用”280
二、人体工学的局限282
三、中国最早的“人体工学”思想285
四、明式家具之“美”286
五、人的生物性和工艺文化的矛盾288
第十八章 艺术地生活的艰难——近代装饰艺术作为生活的艺术291
一、装饰折射的生活变异292
二、装饰的伦理争议293
三、装饰的政治和文化象征性295
四、装饰与“救国”297
五、“为人生而艺术”299
六、艺术地生活的艰难306
第十九章 从工艺美术到设计艺术309
一、一个名词兴衰的背后310
二、历史的必由311
三、社会改革理想与广义设计316
参考书目321
跋327
初版后记329
修订版后记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