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西部大开发经济转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世庆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0583577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43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372页
- 主题词:西部大开发(中国)-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西部大开发经济转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西部大开发的深层考察 林凌1
发展理论对西部经济转型的指导意义1
一、西部大开发与西部经济转型1
二、罗斯托的起飞理论、部门分析理论、增长阶段理论3
前言6
三、库兹涅茨的统计分析模型12
四、主导地区分析:对罗斯托起飞理论的补充和中国的区域增长机制15
五、“知识输出时代”及其对发展理论的挑战17
六、相对增长经济学或增长的相对概念19
七、市场需求对主导部门和经济增长的作用21
八、发展理论对西部经济转型的指导意义22
产业转型:结构主导型增长规律与西部产业转型28
一、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与结构矛盾29
二、结构调整、结构转型与产业升级47
三、逐步改善西部开发资源东部加工制造的格局,资源开发与资源加工并举52
四、打造“航空母舰”,重塑主导产业,延长产业链,推进社会化56
五、发展中小企业、非国有经济、县域经济,增强扩散效应70
六、要素流动弹性与西部产业选择72
七、国际产业转移与西部工业化80
体制转型:制度推动型增长机制与西部体制转型83
一、中国确立市场经济的制度取向与西部地区的转型之路83
二、西部地区体制现状评价87
三、大中型国企改革:探索“西国企”的改革突破114
四、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发展混合经济117
五、突破条块分割和大而全小而全体制弊端119
六、用市场经济手段推进国企改革122
七、大重组大并购:东西部的不同探索与山东和深圳的启示123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发展开放经济129
一、开放经济是西部经济提速和转型的捷径和生命线129
二、面向东南亚、南亚、中亚沿边开放的新机遇136
三、迎接世界经济新一轮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浪潮140
四、大项目战略与政府外交,吸引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机构142
五、对内对外两个开放并举,积极吸引东部资金146
六、塑造“政策洼地”,再现特区效应146
七、资本市场并购与国际招标:关注国际资本流动和招商引资新动向149
深化“三线”军工改革,发展国防科技优势153
一、“三线”军工企业的改革进程154
二、“三线”军工企业的现状155
三、进一步深化“三线”军工企业改革157
四、军工体制改革方向:军工产品商品化和寓军于民158
五、发挥“三线”军工能力和国防科研优势,突破分割体制,建设两大基地160
六、转化军工技术和军工优势的关键:“国家定位”的战略调整163
金融体制创新和资本市场建设167
一、金融改革:经济转型的重中之重167
二、加快银行改革,建立西部开发银行170
三、组建地方金融集团,打造金融航母172
四、打破金融机构国有独资格局,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地方金融173
五、不断创新金融服务,为国企改革、西部开发、中小企业融资开拓新局面176
六、深化上市公司改革,培育证券市场基础177
七、办好地方性产权交易市场181
八、建设区域金融中心,中心城市挑大梁184
区域政策:主导地区理论与非均衡协调发展187
一、主导地区理论与非均衡协调发展188
二、优先发展西部与中东部接壤的前沿地带——陕西、四川、重庆192
三、优先发展西部地区与国际接壤的前沿地带——云南和新疆195
东西部城市化差异与西部战略——中国城市化水平估计在50%以上197
一、中国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吗198
二、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202
三、城乡消费结构与城市化203
四、对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统计数据的质疑206
五、若干报道和我们身边发生的事实208
六、国际比较213
七、农村和农民需要什么样的政策和帮助214
八、东西部城市化差异与西部战略216
社会公共产品的公平分配,教育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222
一、非对称性转型:社会公共产品享有水平的差距222
二、现行西部大开发政策难以缩小东西部差距224
三、社会公共产品分配的公平性和平等性要求226
四、大开发中实行教育优先,义务教育平等228
五、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国家支付改革成本234
六、国家财政支持和东部发达地区的对口援助238
一、五大工程喜与忧:生态工程·资源开发·基础建设·工业化241
西部大开发若干重大问题的思考241
二、南水北调喜与忧:解决北方缺水问题还应从调整工业布局找出路260
三、对“三线”建设和“三线”调整的评价264
四、关于轻重结构和规模结构的思考268
五、经济戍边、工业移民与西部大开发271
参考资料278
Appraisal and Analysis of the Goals and Effects of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 in View of the Five Big Projects281
Ⅰ.The policy goals of Western Development of China282
Ⅱ.The five big symbolic projects of Western Development284
Ⅲ.Probing the political objectives and effects of the Five Projects295
Ⅳ.Discussion about Chinese wester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olicy305
Bibliography318
附表1 2001年东中西三地经济发展水平若干指标比较320
附表2 2001年东中西三地规模以上工业效益比较322
附表3 2001年东中西三地财政、储蓄、居民收入等指标比较324
附表4 2001年东中西区域综合盈利能力比较326
附表5 2001年东中西三地开放程度比较328
附表6 2001年东中西三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比较330
附表7 1953~2001年东中西三地工业年均增长比较332
附表8 2001年东中西三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所有制结构比较334
附表9 2001年东中西三地全部工业(增加值)所有制结构比较336
附表10 2001年东中西三地所有制结构比较338
附表11 1998~2002年东中西三地GDP增长差距比较340
附表12 1999~200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东西部比较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