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 文学运动·理论编 2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 文学运动·理论编 2卷
  • 胡采主编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出版社
  • ISBN:753661781-x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878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179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 文学运动·理论编 2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编辑凡例1

总 序&中国解放区文学书系编委会1

序&胡 采1

一、重要文献和史料3

中央关于发展文化运动的指示3

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5

关于各抗日根据地文化人与文化人团体的指示5

总政治部中央文委9

关于部队文艺工作的指示9

中央宣传部与总政治部的通知13

中央宣传部关于执行党的文艺政策的决定15

关于延安对文化人的工作的经验介绍18

中共西北中央局宣传部、文委21

关于改进剧团工作的指示21

西北局开会决定开展边区文化建设(节录)23

晋察冀军区政治部25

关于开展部队文艺工作的决定25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31

关于开展边区文艺创作的决定31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33

开展乡村文艺运动的决定33

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关于贯彻为兵服务方针.开展部队文艺工作决定36

冀中区党委宣传部39

关于在土改复查中开展文艺创作的号召39

冀鲁豫分局宣传部41

关于开展新旧年关文娱工作的指示41

冀鲁豫区党委宣传部43

关于春节文化娱乐工作的指示43

冀鲁豫区党委宣传部45

关于文艺工作的指示45

太行行署关于严格登记审查制度、48

加强大众戏剧运动的指示48

中共山东分局50

关于宣教工作的指示(节录)50

中共山东分局53

关于开展对敌文化斗争的指示53

中共山东分局对各地文协工作的指示56

苏北文化协会的任务&刘少奇59

在晋东南文化界69

“五四”纪念会上的讲演(节录)&彭德怀69

一二九师文化工作的方针任务73

及其努力方向&邓小平73

刘伯承司令员对宣传工作者的指示80

关于文化运动的意见&陈 毅83

为广泛地开展苏北新文化事业而斗争96

陈 毅96

关于部队文艺工作诸问题&聂荣臻100

在晋西北首次戏剧座谈会上的讲话&关向应108

对文化工作者的讲话&贺 龙115

部队文艺工作要创立部队作风&萧向荣119

部队的文艺工作应该为兵服务&萧向荣121

我对于开展山东文化运动的126

几点意见&朱 瑞口述向 群笔记126

山东“鲁艺”诞生的三个历史环境131

与它的三个任务&黎玉131

艺术要从群众中来(节录)&宋任穷135

给卓然、健翎同志的信&王 震136

我对于开展路东新文化工作的意见&方 毅138

二、文艺协会与社团147

中国文艺协会147

文艺工作者协会缘起147

中国文艺协会召开成立大会148

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149

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成立宣言149

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简章150

文协执委名单152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153

中华全国文抗会延安分会成立153

中华全国文抗会延安分会会章154

中华戏剧界抗敌协会陕甘宁边区分会156

中华戏剧界抗敌协会边区分会正式成立156

边区剧协工作计划157

西北战地服务团159

西北战地服务团成立宣言159

鲁迅艺术文学院161

创立缘起161

鲁迅艺术学院创立一周年&沙可夫162

鲁艺《艺术工作公约》(十条)165

战歌社166

边区“战歌社”征求诗集启事166

文艺小组167

文艺小组工作提纲及其组织条例167

鲁迅研究会174

鲁迅研究会成立经过&萧 军174

延安鲁迅研究会启事182

怀安诗社183

怀安诗社成立183

延安诗会184

关于太平洋战争的宣言(节录)184

晋察冀边区文化界抗日救国会186

晋察冀边区文化界186

抗日救国会暂行章程186

晋察冀边区文化界抗日救国联合会194

晋察冀边区文化界194

抗日救国联合会成立宣言194

晋察冀边区文化界196

抗日救国联合会工作纲领196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察冀边区分会边区文艺运动新阵容全国文协边区分会成立198

全国文协晋察冀边区分会199

成立大会宣言199

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晋察冀边区分会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晋察冀边区分会成立宣言201

燕赵诗社203

燕赵诗社成立经过203

晋东南文化教育界抗日救国总会207

纪念五四新文化运动207

晋东南文救总会成立207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东南分会209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209

晋东南分会成立宣言209

晋东南文化界救国联合会212

晋东南文化界救国联合会简章草案212

晋东南文化界救国联合会工作纲领草案214

中华戏剧界抗敌协会太行山区分会216

晋东南剧运走向统一216

太岳区戏剧协会220

太岳区戏剧协会组织简章220

晋西区文化界抗日救国联合会222

晋西文联成立大会222

要求严惩凶顽通电222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西分会224

全晋西文艺工作者224

到村选运动里去!224

根据地文社226

论“根据地文社”的建立(社论)226

山东省文化界救亡协会229

文化异彩辉耀齐鲁229

山东文化界救亡协会工作纲领230

胶东文化界救国协会235

胶东文化界救国协会简章(草案)235

鲁南战地文艺研究会239

战地文艺研究会成立宣言239

胶东文学研究会241

关于“文学研究会”的成立241

苏北文化协会243

苏北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宣言243

苏北文化协会工作纲领247

新安旅行团248

一支儿童的劲旅&代云248

湖海艺文社252

湖海艺文社缘起252

湖海艺文社临时社约253

中华全国文艺协会东北总分会254

东北文协筹委会明日举行254

文艺座谈会254

中华全国文艺协会佳木斯分会255

佳木斯文艺界成立文协分会255

中华全国文艺协会256

佳木斯分会会章256

关东文化协会258

关东文协成立宣言258

附录260

三、文艺刊物267

《文艺突击》267

文艺界的精神总动员&本社267

《文艺战线》273

我们的态度&周 扬273

《中国文化》281

编后记281

《大众文艺》283

编后记283

《大众习作》285

《大众习作》稿约285

《新诗歌》(延安版)286

出版《新诗歌》的几句话&萧 三286

《文艺月报》288

为本报诞生十二期纪念献辞&编者288

《文艺》291

编者的话&丁玲291

《草叶》295

给读者们295

《谷雨》299

征稿启事299

《群众文艺》300

致《群众文艺》编委会&林伯渠300

《海燕》303

发刊词303

《边区文化》305

我们的文化305

《晋察冀艺术》309

初面309

《五十年代》311

五十年代&成仿吾311

《诗》314

《诗》介绍&远314

《晋察冀文艺》316

《晋察冀文艺》编辑小记316

《北方文化》317

《北方文化》创刊的话&成仿吾317

《长城》319

编后记319

《华北文艺》321

我们的愿望321

《沁河文艺》323

开头的话323

《新地》325

创刊词325

《平原文艺》327

编后记327

《华北文艺》330

我们的希望(代发刊词)330

《西北文艺》338

给《西北文艺》&林枫338

《吕梁文化》340

我们的任务340

《山东文艺》342

编后342

《海涛》344

发刊词344

《胶东大众》346

人民喉舌的《胶东大众》出世346

《胶东大众》复刊词346

《胶东文艺》349

创刊的话(节录)349

《抗敌》353

发刊词353

《东北文艺》356

《东北文艺》明日出版356

《文学战线》357

后记357

《东北文学》358

《东北文学》发刊之辞358

《东北文化》360

发刊词360

《文艺报》363

发刊的话363

附录365

四、解放区的文艺整风运动371

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在延安讨论371

中央决定及毛泽东同志整顿三风371

报告的决定371

中央总学委关于学习毛泽东同志《在375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通知375

关于党的文艺工作者的376

两个倾向问题&陈 云376

关于文艺工作者下乡的问题&凯丰384

对于当前文艺诸问题的我见&萧 军396

艺术教育的改造问题&周 扬401

后悔与前瞻&立波418

改造自己,改造艺术&何其芳421

加强文艺工作整风运动 为克服艺术424

至上主义的倾向而斗争(节录)&胡锡奎424

数一数我们的家当&杨献珍439

《文艺运动新方向》读后感&少波453

怎样实现文艺政策&陈 沂460

对于华中文艺工作的几点意见&范长江474

五、群众性文艺运动487

街头诗运动487

街头诗歌运动宣言……………………………边区文协战歌社西北战地服务团战地社关于街头诗运动&林 山489

展开街头诗运动&艾 青492

现在的街头诗运动&田 间497

开展街头诗运动&夏 川498

街头诗之研究&天 刑503

数板、歌谣、小调和墙头诗&剑 秋508

盐阜区的墙头诗运动&钱毅510

秧歌运动528

从春节宣传528

看文艺的新方向&艾思奇528

表现新的群众的时代&周 扬533

对秧歌形式的一个看法&冯 牧549

谈秧歌运动的概况&张 庚553

东北三年来的戏剧秧歌工作&王亚平557

群众写作运动563

《苏区的一日》征文启事&中国文艺协会563

覆D、C同志的信&中国文艺协会编辑部563

冀中一日题词&程子华567

关于《冀中一日》写作运动&孙犁568

为纪念抗战胜利周年571

发起《边区抗战一日》的571

写作运动&晋冀鲁豫边区文化界联合会中华全国文艺协会边区分会571

一九四六年群众文艺创作评奖&卜克江573

“七七七”文艺奖金缘起及办法&“七七七”文艺奖金委员会575

敌后文艺运动的新收获&冯牧577

农村文娱社第一次征文揭晓(节录)583

文艺奖评总结意见(节录)&江 风584

群众戏剧运动588

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关于阜平高街村剧团创作的《穷人乐》的决定588

沿着《穷人乐》的方向589

发展群众文艺运动589

《晋察日报》社论589

“群众翻身,自唱自乐”&朱穆之595

农村剧团的提高&陈荒煤608

谈晋绥边区群众剧运&胡 正611

沂蒙农村剧团的发展与生长&徐刚615

盐阜区农村戏剧运动概况&凡一620

六、 各根据地、解放区文学运动概述文艺在苏区&丁玲639

戏剧运动在陕北&雷铁鸣643

两年来延安的文艺运动&艾思奇650

文艺活动在延安&叶 澜653

把我们的文艺工作提高一步&柯仲平656

晋察冀边区文化工作的过去与现在&凌 云667

四年来华北抗日根据地底678

文艺运动概观&何洛678

一年来诗工作表记&席水林688

晋察冀新文艺运动发展的道路&沙可夫691

抗战三年来的晋东南文化运动(节录)702

我对于华北敌后710

文艺工作的意见&徐懋庸710

一年来本区文艺运动的721

回顾与前瞻&张秀中721

向赵树理方向迈进&陈荒煤727

华北农村戏剧运动和733

民间艺术改造工作&沙可夫733

一年来的晋西北新文化运动&常芝青745

晋绥剧运之前瞻&华 纯、韩果、石 丁石 丁执笔752

石 丁执笔759

晋绥文艺工作概况简述&周 文759

胶东八年来文化运动的回顾&胶东文协768

山东文艺工作概况(节录)&张凌青780

两年来新四军的戏剧工作&吴 蔷792

抗战期间华中的文化808

宣教工作(节录)&冯定808

东北三年来文艺工作821

初步总结(节录)&刘芝明821

关于部队的文艺工作&傅钟840

新的人民的文艺&周 扬854

目 录879

一、毛泽东及其他中央领导人的论述879

论鲁迅&毛泽东879

新民主主义论(节录)&毛泽东882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897

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毛泽东926

论联合政府(节录)&毛泽东929

关于文艺问题的十七封信&毛泽东931

我要说的话&周恩来946

在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952

会上的政治报告(节录)&周恩来952

三年来华北宣传战中的艺术工作&朱德959

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运动与963

今后任务&张闻天963

二、革命文艺的基本问题995

十年来新文化运动的检讨&李初梨995

新的现实与文学上的新的任务&周 扬1002

谈文艺问题&周 扬1014

当前文化运动的任务&艾思奇1022

谈延安文艺工作的立场、态度和任务1028

艾思奇1028

论新文化运动中的两条路线&杨松1034

新文化问题&沙可夫1039

我们的艺术与我们的艺术家&李一氓1043

论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徐懋庸1046

思想、生活和形式&周立波1055

关于立场问题我见&丁玲1061

在青年剧院学习总结会上的讲演&塞 克1067

关于文艺工作若干问题的商榷(节录)1074

陈荒煤1074

释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艾 青1087

关于人民文艺的几个问题&林默涵1093

新形势下的文艺工作与文艺工作者(节录)&夏征农1102

艺术与农村&赵树理1121

坚决执行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1125

萧 三1125

三、文艺的本质特征和规律1137

文学创作的三要素&艾思奇1137

马列主义和文艺创作&欧阳山1143

谈我们写作的主题&卢 梦1146

关于思想在文学中的地位&雪 韦1149

论灵感&徐懋庸1154

对于题材问题的一理解&陈 涌1160

论文学上的朴素&冯牧1165

关于描写工农&林默涵1171

从情调谈起&遇 明1174

怎样写转变?&贾 霁1179

略论“朗诵诗”、“街头诗”及其运动&胡 采1186

怎样写街头诗&田 间1194

诗论(节录)&艾 青1198

谈谈街头剧&鲁 萍1211

解放区的戏剧&张 庚1218

关于墙头小说&孙犁1229

写小说&杨 朔1231

怎样写报告文学&李 泰1235

报告文学纵横谈&何其芳1238

论杂文&金灿然1245

论中国民歌&柯仲平1254

四、现实主义、民族形式、大众化问题现实主义文学论&孙犁1271

论战时的英雄文学&孙犁1283

从现实主义学些什么(节录)&邵子南1286

谈新现实主义&烂 矛1291

对文艺上主观主义的二三零感&袁 勃1297

关于戏剧的旧形式与新内容&白 苓1301

民间艺术形式的采用&徐懋庸1303

谈中国气派&柯仲平1306

旧形式运用的基本原则&艾思奇1309

论文学上的民族形式&何其芳1318

论诗歌的民族形式&萧 三1325

对旧形式利用在文学上的一个看法1332

周 扬1332

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节录)&张光年1343

接受遗产问题(提要)&孙犁1360

谈谈文艺的民族形式&流 焚1364

作家与大众&丁玲1367

文化大众化实践当中的意见(节录)1371

周 文1371

关于诗歌大众化&严 辰1388

可喜的转变&萧 三1395

写作者要请工农兵作顾问&徐懋庸1402

略论文艺大众化&林默涵1407

五、继承和发扬鲁迅文艺传统1421

一个伟大的民主主义现实主义者的路1421

周 扬1421

精神界之战士&周 扬1435

谈阿Q&周立波1445

整风学习中读鲁迅&萧 三1453

两种不同的道路&何其芳1466

纪念“五四”——纪念鲁迅&徐懋庸1477

论中国文学的鲁迅方向&罗竹风1481

沿着鲁迅的方向前进!&邓 拓1487

新文艺理论的建设者——鲁迅&夏征农1489

鲁迅精神不朽!&金人1505

鲁迅作品表现思想的方法和形式&何干之1509

六、马列文论及外国进步文艺思想评介列宁论文化与艺术&萧 三1531

莫利哀和他的伪善者&胡乔木1551

易卜生在中国&何 洛1554

高尔基与文学语言问题&陈荒煤1567

高尔基论艺术与思想&罗 烽1571

关于车尔尼雪夫斯基和他的美学&周 扬1574

马克思主义与文艺&周 扬1595

谈高尔基的社会论文&林默涵1610

马雅可夫斯基:《惊人的笑》&胡 蛮1620

对A·托尔斯泰创作的一点介绍&方 纪1626

略述战争期间的苏联文学&冯 牧1634

七、作家作品论评1645

《板话》及其它&郭沫若1645

谈解放区文艺&郭沫若1647

《白毛女》的创作与演出&贺敬之1650

悲剧的解放&郭沫若1659

赞颂《白毛女》&茅 盾1661

人民文艺的杰出成果&冯 牧1663

论赵树理的创作&周 扬1667

读了《李家庄的变迁》&郭沫若1680

论赵树理的小说&茅 盾1683

从《王贵与李香香》谈起&解清1685

读了一首诗&陆定一1689

关于《王贵与李香香》&郭沫若1691

《把眼光放远一点》序言&周 扬1693

关于政策与艺术1698

——《同志,你走错了路》序言&周 扬1698

《吕梁英雄传》序&周 文1702

《暴风骤雨》是怎样写的&周立波1708

序《桑干河上》&丁玲1714

介绍一本好小说——《高干大》&赵树理1716

谈《穷人恨》的思想主题和人物创造1720

胡 采1720

读《原动力》&王燎荧1729

《新儿女英雄传》序&郭沫若1740

后 记17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