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础心理学 原书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础心理学 原书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16/30211583.jpg)
- 沈德理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77604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237页
- 文件大小:99MB
- 文件页数:251页
- 主题词:心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基础心理学 原书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心理学的性质2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
二、心理学的学科特点3
第二节 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与方法4
一、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4
二、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7
第三节 心理学的发展简史8
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8
二、心理学的主要学派10
三、心理学研究的现状14
四、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17
第二章 心理和脑20
第一节 神经系统20
一、神经系统的发生和发育20
二、神经元和神经冲动21
三、周围神经系统23
四、中枢神经系统24
第二节 神经活动过程29
一、反射29
二、两种信号系统31
三、中枢神经过程32
第三节 脑功能学说32
一、定位说32
二、整体说33
三、机能系统说34
四、模块说35
第四节 内分泌系统35
一、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关系35
二、内分泌腺、激素及其功能35
第三章 感觉38
第一节 感觉的概述38
一、什么是感觉38
二、感觉的生理机制39
三、感受性及其测定39
四、心理物理规律40
第二节 感觉的种类41
一、视觉41
二、听觉44
三、其他感觉45
第三节 感觉现象49
一、适应49
二、后象50
三、对比50
四、疲劳50
五、掩蔽50
第四节 感觉理论51
一、色觉理论51
二、音高听觉理论52
第四章 知觉54
第一节 知觉的概述54
一、什么是知觉54
二、知觉的基本特性55
第二节 知觉的种类58
一、空间知觉58
二、时间知觉62
三、运动知觉63
第三节 知觉现象64
一、错觉64
二、后效66
第四节 知觉理论66
一、经验说、完形说和心理物理对应说66
二、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67
三、模式识别中的模板匹配说和特征分析说67
第五章 记忆70
第一节 记忆的概述70
一、什么是记忆70
二、记忆的生理机制71
三、表象72
四、记忆的品质73
第二节 记忆的种类73
一、形象记忆、语词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73
二、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74
三、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75
四、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76
五、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77
第三节 记忆过程77
一、识记77
二、保持79
三、再认和回忆83
第四节 记忆理论85
一、长时记忆的理论模型85
二、元记忆理论的新发展87
第六章 思维与想象90
第一节 思维的概述90
一、思维及其特征90
二、思维过程91
三、思维形式92
四、思维的品质93
第二节 思维的种类94
一、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94
二、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95
三、常规思维与创造性思维95
四、我向性思维与现实性思维96
第三节 想象98
一、想象的概述98
二、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99
第四节 思维理论100
一、概念形成的理论100
二、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概念101
三、问题解决102
四、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03
第七章 言语108
第一节 言语的概述109
一、语言和言语109
二、言语和思维109
第二节 言语的种类110
一、外部言语110
二、内部言语112
第三节 言语的知觉与理解112
一、言语的知觉112
二、言语的理解113
第四节 言语产生的理论114
一、模仿说114
二、强化说115
三、生成语法说115
第八章 技能118
第一节 技能的概述119
一、什么是技能119
二、熟练与习惯119
三、技能形成的标志120
四、技能的生理机制121
第二节 技能的种类122
一、运动技能122
二、智力技能124
第三节 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124
一、练习曲线124
二、提高练习效率的条件127
第四节 技能的保持与迁移130
一、技能的保持130
二、技能的迁移131
第九章 注意133
第一节 注意的概述133
一、什么是注意133
二、注意的功能134
三、注意的外部表现135
四、注意的生理机制135
第二节 注意的种类136
一、无意注意136
二、有意注意137
第三节 注意的品质139
一、注意的广度139
二、注意的稳定性140
三、注意的分配141
四、注意的转移142
第四节 注意理论143
一、过滤器理论143
二、认知资源理论145
第十章 情绪147
第一节 情绪的概述147
一、什么是情绪147
二、情绪的功能148
第二节 情绪的种类149
一、情绪的维度与极性149
二、基本情绪的种类151
三、情绪状态的种类151
四、情感的种类153
第三节 情绪的表现154
一、情绪的外部表现154
二、情绪的生理变化155
第四节 情绪理论156
一、情绪的生理理论156
二、情绪的认知理论158
第五节 情绪调节160
一、情绪与身心健康160
二、情绪调节161
第十一章 动机163
第一节 动机的概述163
一、什么是动机163
二、需要与动机164
三、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165
第二节 动机的种类166
一、动机的一般分类166
二、生物性动机166
三、社会性动机168
第三节 意志行动与动机冲突170
一、意志和意志行动170
二、意志行动的特征171
三、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171
四、意志行动中的挫折与应对173
第四节 动机理论174
一、本能理论174
二、驱力—诱因理论174
三、需要层次理论175
四、认知理论176
第十二章 能力179
第一节 能力的概述180
一、什么是能力180
二、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180
三、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180
第二节 能力的种类182
一、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182
二、模仿能力与创造能力183
三、流体能力与晶体能力183
四、认知能力与元认知能力183
第三节 能力的测量184
一、一般能力测量184
二、特殊能力测量186
三、创造力测量186
四、能力的差异性规律187
第四节 能力理论188
一、能力的因素理论188
二、能力的认知理论190
第十三章 气质193
第一节 气质的概述193
一、气质的特点193
二、气质的心理特性194
第二节 气质的类型195
一、气质类型的特点及其行为表现195
二、典型气质类型的心理特性196
三、气质的意义196
第三节 气质的测量198
一、实验法198
二、问卷法198
三、行为评定法199
第四节 气质理论200
一、气质的体液理论200
二、气质的体型理论200
三、气质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理论201
四、气质的激素理论202
五、气质的维量理论203
六、气质的调节理论203
第十四章 性格205
第一节 性格的概述206
一、性格是个性的核心206
二、性格的结构特征206
三、性格与气质的关系207
四、性格与能力的关系208
第二节 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209
一、影响性格形成的生物学因素209
二、影响性格形成的家庭因素209
三、影响性格形成的学校因素211
四、影响性格形成的社会因素211
五、影响性格形成的个体主观因素211
第三节 了解性格的方法212
一、行为观察法212
二、自然实验法212
三、自陈法212
四、投射法214
五、情境测验215
六、自我概念测验216
第四节 性格理论216
一、性格的类型理论216
二、性格的特质理论219
第十五章 群体心理223
第一节 群体的概述224
一、群体及其特征224
二、群体的功能224
第二节 群体的种类225
一、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225
二、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225
三、永久性群体和临时性群体226
四、隶属群体和参照群体226
第三节 群体对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影响226
一、从众226
二、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致弱作用227
三、去个体化228
第四节 群体中的沟通230
一、沟通的作用230
二、沟通的方式230
三、沟通的网络231
四、沟通的障碍232
主要参考文献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