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民建专业毕业设计手册 本科、专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杨志勇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912971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593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60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工民建专业毕业设计手册 本科、专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篇 建筑设计1
1总论1
1.1设计基本依据1
1.1 1基本概念1
1.1.2民用建筑层数划分2
1.1.3民用建筑等级划分2
1.1.4建筑设计基本原则2
1.1.5建筑设计基本依据2
11.6.6灯具 515
1.2.1场地设计的主要内容18
1.2建筑总平面设计18
1.2.2场地条件分析18
1.2.3规划要求及控制指标19
1.2.4建筑总平面设计22
1.2.5竖向设计25
1.2.6绿化26
1.3建筑防火设计26
1.3.1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及防火分区26
1.3.2消防道路27
1.3.3防火间距29
1.3.4安全疏散29
1.3.5防火构造34
1.4.3图线36
1.4建筑制图36
1.4.1图纸编排顺序36
1.4.2图纸幅面36
1.3.6超高层的避难层36
1.4.4比例38
1.4.5符号38
1.4.6定位轴线40
1.4.7尺寸标注40
1.4.8标高40
1.4.9图样画法41
1.4.10常用图例42
1.5建筑设计文件编制深度47
1.5.1初步设计48
1.5.2施工图设计49
1.6建筑面积计算规则51
1.6.1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51
1.6.3其他52
1 6.2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52
2建筑单体设计53
2.1住宅设计53
2.1.1设计要点53
2.1.2住宅功能分析53
2.1.3单一空间设计54
2.1.4空间组合设计59
2.1.5构造要求65
2.2.2总平面设计69
2.1.7面积计算69
2.2办公楼设计69
2.2.1办公楼分类69
2.1.6其他要求69
2.2.3办公楼组成70
2.2.4办公楼空间组合设计74
2.2.5构造要求75
2.2.6实例75
2.3商店设计80
2.3.1商店分类80
2.3.2基地选择和总平面设计要点80
2.3.3商店的组成81
2.3.4防火与疏散85
2.3.5构造要求86
2.3.6实例87
2.4.2基地选择和总平面设计92
2.4.1旅馆等级92
2.4旅馆设计92
2.4.3旅馆基本功能分析93
2.4.4基本单元设计95
2.4.5空间组合设计104
2.4.6实例105
2.5教学楼设计108
2.5.1教学用房的组成108
2.5.2教学用房设计109
2.5.3生活用房设计118
2.5.4空间组合设计119
2.5.5构造要求120
2.5.6实例121
3.1屋面125
3.1.1屋面排水设计125
3建筑构造设计125
3.1.2屋面防水设计126
3.2楼地面和顶棚137
3.2.1楼地面的组成137
3.2.2楼地面的适用范围137
3.2.3楼地面的面层特性及常用做法137
3.2.4楼面细部构造139
3.2.5顶棚构造139
3.3墙体148
3.3.1墙体分类148
3.3.2墙体设计要求148
3.3.3墙体的细部构造149
3.3.4墙面装修151
3.4楼梯157
3.4.1楼梯平面形式157
3.4.2楼梯尺度的确定157
3.4.4楼梯的细部构造158
3.4.3各类建筑对楼梯的要求158
3.5电梯164
3.5.1电梯的布置164
3.5.2电梯的主要参数与规格尺寸164
3.5.3电梯构造165
3.5.4自动扶梯167
3.6门窗168
3.6.1门168
3.6.2窗168
3.7室内配件177
3.8室外配件184
4.1.2初步勘察187
第二篇结构设计187
4.1.3详细勘察187
4地基基础设计187
4.1.1可行性勘察187
4.1工程地质勘察187
4.2土体的物理指标及分类188
4.2.1土的物理性质指标188
4.2.2粘性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189
4.2.3土的工程分类190
4.2.4地基土的压缩性和黄土的湿陷性193
4.3地基的计算194
4.3.1承载力计算194
4.3.2变形计算195
4.3.4地基承载力设计值197
4.3.3稳定性计算197
4.3.5基础底面的压力设计值198
4.3.6地基的最终沉降计算199
4.3.7地基沉降的弹性力学公式206
4.4刚性基础207
4.4.1刚性基础构造207
4.4.2刚性基础的选择及所用材料207
4.5扩展基础209
4.5.1扩展基础构造209
4.5.2扩展基础的计算210
4.6柱下条形基础212
4.6.1条形基础的形式及适用范围212
4.6.2构造措施212
4.6.3计算方法213
4.6.4计算例题231
4.7交叉条形基础235
4.7.1一交叉梁刚度分配法235
4.7.2交叉梁基础例题237
4.8筏板基础239
4.8.1构造要求239
4.8.2计算方法241
4.9桩基础241
4.9.1单桩承载力标准值Rk确定241
4.9.2初步设计时单桩承载力估算242
4.9.3桩基(群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243
4.9.4桩顶外力设计值及单桩承载力验算245
4.9.5柱下桩基承台板的弯矩计算245
4.9.6预制桩构造246
4.9.7灌注桩构造247
4.9.8大直径人工挖孔灌注桩构造248
4.9.9桩基承台及拉梁250
5.1荷载及荷载组合252
5.1.1概述252
5.1.2恒荷载252
5.1.3活荷载252
5钢筋混凝土框架设计252
5.1.4风荷载254
5.1.5雪荷载及积灰荷载257
5.1.6荷载组合260
5.2框架结构近似计算方法及结构布置262
5.2.1计算单元与计算简图262
5.2.2截面尺寸估计及惯性矩取值262
5.2.3框架内力计算的方法263
5.2.4结构方案选择与布置279
5.3.2计算方法283
5.3水平荷载下侧移的近似计算283
5.3.1刚度的取值283
5.3.3侧移限制值284
5.4框架的内力组合284
5.4.1控制截面和最不利内力组合284
5.4.2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284
5.4.3内力组合285
5.4.4弯矩调幅285
5.5框架梁、柱的配筋计算及构造要求285
5.5.1框架横梁285
5.5.2框架柱285
5.5.3一般构造要求288
6.1.3近震和远震293
6.1.2地震烈度划分293
6.2建筑场地类别的确定293
6结构抗震设计293
6.1.1建筑物设防分类标准293
6.1抗震设计一般知识293
6.4基本计算参数299
6.4.1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299
6.3抗震等级的划分299
6.4.2结构自振周期的基本计算方法300
6.4.3侧移刚度的基本计算法301
6.4.4地震影响系数的确定303
6.5单质点弹性体系水平地震作用305
6.6振型分解反应谱法306
6.7底部剪力法308
6.8时程分析法310
6.9结构抗震验算310
6.9.1三个水准的设防要求310
6.9.3抗震变形验算311
6.9.2截面抗震验算311
6.9.4框架节点核心区设计313
6.9.5“强柱弱梁”设计314
6.9.6“强剪弱弯”的设计314
7混合结构及楼梯结构设计317
7.1 混合结构设计方集317
7.1.1房屋结构的布置方案317
7.1.2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的分类318
7.1.3空间性能影响系数319
7.2墙和柱的构造设计320
7.2.1墙柱的计算高度320
7.2.2墙、柱高厚比的验算320
7.2.3墙、柱的一般构造要求323
7.2.4防止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325
7.3无筋砌体的承载力计算326
7.3.1墙、柱的承载力计算326
7.3.2局部受压327
7.4混合结构墙、柱的计算330
7.4.1刚性房屋墙、柱的计算330
7.4.2弹性方案房屋中墙、柱的计算338
7.4.3刚弹性方案房屋中墙、柱的计算339
7.5地下室墙的计算344
7.5.1计算简图344
7.5.2荷载计算344
7.5.3内力计算和截面验算345
7.5.4施工阶段抗滑移验算345
7.6楼梯结构的设计347
7.6.1梁式楼梯的计算348
7.6.2板式楼梯的计算349
7.6.3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梯349
7.6.4现浇楼梯的构造350
8.1.1设计资料355
8.1多层框架设计计算(一)355
8框架设计实例355
8.1.2初估梁柱截面尺寸356
8.1.3荷载计算357
8.1.4风荷载作用下的侧移验算357
8.1.5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分析358
8.1.6荷载组合和内力组合368
8.1.7框架梁柱配制391
8.1.8基础配筋395
8.2多层框架设计计算(二)399
8.2.1各楼层重力荷载代表值399
8.2.2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框架的侧移验算399
8.2.3水平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计算400
8.2.4横向框架的内力组合401
9.1.2工程概预算分类及其作用403
9.1建筑工程概预算概论403
9.1.1建筑工程的项目划分及价格的形成403
9建筑工程概预算403
9.2.1工程定额概述405
9.2建筑工程定额405
9.2.2施工定额407
9.2.3预算定额409
9.2.4概算定额与概算指标410
9.3单位估价表(统一基价表)411
9.3.1单位估价表的概念和作用411
9.3.2人工工资标准的确定411
9.3.3材料预算价格的确定412
9.3.4机械台班预算价格的确定412
9.3.5单位估价表的编制413
9.4工程费用及其计算413
9.4.1工程费用项目划分及取费标准413
9.5工程量计算418
9.4.2建筑安装工程取费计算418
9.5.1工程量计算的一般原则和方法419
9.5.2常用工程量计算规则和方法420
9.6工程概预算的编制424
9.6.1工程概预算书的编制数据424
9.6.2工程概预算的编制步骤和方法425
9.6.3工程概预算书的内容426
9.6.4工料分析427
10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428
10.1流水施工原理与网络计划方法428
10.1.1流水施工原理428
10.1.2网络计划技术方法432
10.2施工组织设计原理443
10.2.1施工组织设计的任务、原则和分类443
10.2.2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445
10.2.3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446
10.3施工组织设计实例448
10.3.2施工方案449
10.3.1工程概况449
10.3.3施工进度计划452
10.3.4劳动力、材料、机具需要量计划453
10.3.5施工平面图455
10.3.6工程概况456
10.3.7施工方案及机械选择458
10.3.8施工进行计划458
10.3.9施工平面图458
10.3.10质量、安全技术措施459
10.4施工组织设计表格化编制方法463
10.5施工组织设计参考资料476
10.5.1施工机械参考资料476
10.5.2施工工期参考资料487
10.5.3施工总平面图设计参考资料492
第四篇 建筑设备与建筑环境499
11建筑电气499
11.1建筑电气专业概况499
11.1.1建筑电气的基本作用及分类499
11.1.2建筑电气设计的原则499
11.1.3建筑电气的特点499
11.2电力供配电系统500
11.2.1负荷的分级及供电要求500
11.2.2电源及高压供电系统500
11.2.3负荷计算501
11.3配变电所501
11.3.1高压配电装置501
11.3.4配变电所503
11.3.3配电变压器503
11.3.2低压配电装置503
11.3.5自备应急柴油发电机组505
11.4室内外线路507
11.4.1架空线路507
11.4.2电缆电路507
11.4.3室内线路508
11.5接地及安全保护509
11.5.1一般规定509
11.5.2低压配电系统的防触电保护509
11.5.3保护接地的范围509
11.5.4通用电力设备和电气设施接地510
11.6电气照明设计510
11.6.1一般规定510
11.6.2照明质量510
11.6.5光源511
11.6.3照明方式与种类511
11.6.4有关照明灯的设置要求511
11.6.7照明设计516
11.6.8照明节能517
11.6.9各类建筑照明设计要求518
11.6.10须要注意的几个问题520
11.7建筑防雷521
11.7.1一般规定521
11.7.2防雷分级521
11.7.3建筑物的防雷保护措施521
11.8.5电话站的有关要求522
11.8.4会议电话522
11.8.2电话站站址选择522
11.8.3电话站设备布置522
11.8电话522
11.7.4其他防雷保护措施522
11.8.1一般规定522
11.8.6对建筑的要求523
11.9通讯524
11.9.1概述524
11.9.2通信线路网络524
11.9.3电缆管道线路524
11.9.4直埋电缆线路524
11.9.5架空电缆524
11.9.6室外墙壁电缆524
11.9.7建筑物室内配线524
11.10.2有线广播网525
11.10.4有线广播控制室525
11.10.3设备的选择和设置525
11.10广播系统525
11.10.1有线广播的设置原则525
11.10.5线路敷设526
11.10.6扩声526
11.11 电缆电视系统526
11.11.1共用天线电视系统(CATV系统)527
11.11.2闭路电视系统527
11.11.3声像节目制作系统527
11.11.5对建筑的要求528
11.11.4线路敷设528
11.12消防报警及联动控制529
11.12.1一般规定529
11.12.2保护等级与保护范围的确定530
11.12.3系统设计530
11.12.4火灾事故广播530
11.1 2.5火灾探测器的选择与设置530
11.12.9消防值班室与消防控制室531
11.12.8火灾应急照明531
11.12.6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531
11.12.7消防联动控制531
11.12.10消防专用通讯532
12采暖空调533
12.1热源热媒及采暖系统533
12.1.1热源533
12.1.2热媒533
12.1.3采暖系统533
12.2.3各类制冷机房的最小净高536
12.2.5空调风管(水管)所占吊顶内净空高度536
12.2.4设备层、机房的层高估算536
12.2.6锅炉房536
12.2.2空调制冷机房面积的概算指标536
12.2.1设备层的设置原则536
12.2各类机房及主要设备的空间要求536
12.3建筑设计与暖通运行节能537
12.3.1建筑设计能源意识537
12.3.2建筑设计时的能源特性关系537
12.3.3隔热方法和室内环境538
12.3.4窗538
12.3.5屋面538
12.3.6空调房间的布置与热工要求538
12.3.7对建筑热工的要求539
12.3.8暖通运行节能539
12.4空调系统及控制539
12.4.1基本概念539
12.4.2空调系统分类540
12.5.2机械排烟及加压送风541
12.5.1 自然排烟541
12.4.3空调系统的控制541
12.5高层建筑防火排烟541
12.5.3其他542
12.6制冷机种类及冷水系统542
12.6.1制冷机类型542
12.6.2冷冻水系统542
13给水排水544
13.1冷水贮存加压及分配544
13.1.1冷水贮存544
13.1.2给水系统和给水方式544
13.1.3对土建的要求544
13.1.4管道布置和敷设546
13.2.3热水管道敷设547
13.3.1消防给水547
13.3消防给水与自动灭火系统547
13.2.2供应系统547
13.2.1一热水加热方式547
13.2热水加热方式及供应系统547
13.3.2自动灭火系统549
13.4排水系统及透气系统549
13.4.1排水系统549
13.4.2透气系统551
13.5雨水集合及处理551
13.5.1雨水系统的分类551
13.5.2内排水系统组成部分552
13.5.3雨量汇集552
14建筑热环境553
14.1建筑热环境基本知识553
14.1.1基本概念553
14.2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原理及计算554
14.2.1稳定传热554
14.1.3传热基础知识554
14.1.2基本系数、符号及单位554
14.2.2简谐热作用下平壁的周期传热计算556
14.2.3围护结构热惰性指标D值的计算557
14.2.4材料层表面蓄热系数计算557
14.2.5温度波在平壁内的衰减倍数和延迟时间计算…558
14.3建筑保温设计558
14.3.1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及要求558
14.3.2建筑保温设计要求559
14.3.3建筑保温设计计算559
14.3.4围护结构保温措施560
14.4建筑隔热设计562
14.4.1夏季隔热设计要求562
14.4.3夏季隔热计算563
14.4.2夏季隔热设计标准563
14.4.4围护结构隔热措施564
15建筑光环境566
15.1建筑光环境基本知识566
15.1.1基本概念566
15.1.2基本计算系数、符号、单位567
15.1.3建筑光环境基本知识567
15.2天然光环境设计571
15.2.1采光设计依据571
15.2.2设计步聚571
15.2.3采光计算572
15.2.4提高天然采光质量的措施574
16建筑声环境577
16.1建筑声环境基本知识577
16.1.1基本概念577
16.1.2声音的基本计量578
16.1.3听觉特征579
16.2建筑声学基本理论581
16.2.1声源581
16.2.2声源的指向性581
16.2.3声波在室内的反射与几何声学581
16.2.4混响时间计算581
16.2.5室内声压级的计算582
16.2.6室内斜向共振频率的计算582
16.3室内音质设计582
16.3.1音质评价标准582
16.3.2房间容积的确定582
16.3.3房间的体型设计582
16.4房间的混响设计583
16.4.1最佳混响时间和频率特性曲线的确定583
16.5.1电影院584
16.5各类建筑的声学设计584
16.4.3混响时间的设计步骤584
16.4.2综合利用(多功能)厅堂的混响设计584
16.5.2播音室、演播室585
16.5.3露天剧场586
16.5.4体育馆586
16.6噪声控制586
16.6.1噪声危害586
16.6.2噪声的允许标准586
16.6.3噪声控制的原则与方法588
16.6.4建筑中的吸声减噪588
16.6.5气流噪声控制——消声器设计589
16.6.6城市噪声的控制589
16.7建筑隔声589
16.7.1空气声的隔绝589
16.7.2撞击声的隔绝590
主要参考文献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