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疲劳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疲劳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30209476.jpg)
- 贾丹兵,李乃民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学苑出版社
- ISBN:9787507733884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797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819页
- 主题词:疲劳(生理)-消除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疲劳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疲劳的概念1
第二节 疲劳的分类5
一、疲劳常用分类5
二、本书的疲劳分类7
第三节 对疲劳的认识简史10
一、中国古代文献对疲劳的认识10
二、中国传统医学对疲劳的认识13
三、现代中医学对疲劳的认识32
四、现代医学对疲劳的认识46
第二章 疲劳与“未病”、“亚健康”67
第一节 疲劳与“未病”67
一、中医对“未病”的认识67
二、“未病”的分类69
三、未病理论的临床价值71
四、疲劳与“未病”的关系72
第二节 疲劳与“亚健康”74
一、中医对“亚健康”认识74
二、“亚健康”的中医证型77
三、疲劳与“亚健康”的关系78
第三章 疲劳的诊断与鉴别诊断80
第一节 生理性疲劳的诊断与鉴别诊断80
第二节 症候性疲劳的诊断与鉴别诊断81
第三节 疾病性疲劳的诊断与鉴别诊断83
第四节 生产作业性疲劳的诊断与鉴别诊断84
第五节 运动性疲劳的诊断与鉴别诊断85
第六节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87
一、关于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诊断87
二、我国中医学对CFS的诊断认识90
三、CFS的检测方法90
四、慢性疲劳的鉴别诊断92
第七节 脑疲劳的诊断与鉴别诊断94
第八节 过劳死的诊断与鉴别诊断96
第四章 抗疲劳中药介绍99
第一节 抗疲劳中药的选择99
一、抗疲劳药物分类101
二、抗疲劳药物功用解析104
第二节 抗疲劳常用中药介绍106
001 丁香106
002 八角茴香106
003 刀豆107
004 人参108
005 干姜111
006 大枣112
007 山药112
008 山茱萸114
009 女贞子116
010 小茴香117
011 天门冬118
012 五加皮119
013 五味子120
014 太子参122
015 牛膝123
016 升麻124
017 乌骨鸡126
018 丹参126
019 巴戟天129
020 木耳131
021 玉竹131
022 甘草133
023 石斛135
024 石莲子136
025 石菖蒲138
026 龙眼肉139
027 仙茅140
028 冬虫夏草141
029 白术142
030 白芍144
031 白茅根146
032 西洋参147
033 列当149
034 当归149
035 肉桂151
036 肉苁蓉153
037 阳起石154
038 红景天155
039 羊肾156
040 麦门冬157
041 远志158
042 杜仲160
043 苍术162
044 芡实163
045 牡丹皮164
046 何首乌165
047 龟甲167
048 沙苑蒺藜168
049 补骨脂169
050 灵芝171
051 附子172
052 刺五加174
053 刺蒺藜175
054 狗脊176
055 泽泻177
056 南烛子179
057 枸杞子179
058 茯苓181
059 茶叶183
060 韭菜子184
061 哈士蟆油185
062 蚂蚁186
063 骨碎补186
064 绞股蓝187
065 莲子189
066 原蚕蛾190
067 柴胡191
068 党参192
069 海马194
070 海龙195
071 海参196
072 海狗肾196
073 益智仁197
074 桑椹子198
075 桑螵蛸200
076 淫羊藿201
077 续断202
078 菊花203
079 鹿角205
080 鹿茸207
081 鹿角胶209
082 黄精210
083 菟丝子212
084 黄芪213
085 蛇床子216
086 啤酒花216
087 蛤蚧217
088 葛根218
089 黑芝麻220
090 锁阳222
091 蒲黄223
092 蜂蜜224
093 酸枣仁225
094 鲜地黄227
095 熟地黄229
096 墨旱莲231
097 薏苡仁232
098 薄荷234
099 覆盆子235
第五章 中国古医籍中抗疲劳的方剂介绍238
第一节 汉、晋、唐时代抗疲劳方剂介绍(100首)239
一、《金匮要略》239
二、《肘后方》239
三、《千金要方》240
四、《千金翼方》246
五、《外台秘要》252
第二节 宋、金、元时代抗疲劳方剂介绍(510首)258
一、《太平圣惠方》258
二、《博济方》275
三、《万全护命方》279
四、《和剂局方》279
五、《圣济总录》287
六、《和剂局方》附录293
七、《小儿药证直诀》298
八、《宣明论》299
九、《三因极一病证方论》300
十、《杨氏家藏方》303
十一、《卫生家宝方》304
十二、《百一选方》306
十三、《是斋医方》307
十四、《儒门事亲》308
十五、《内外伤辨惑论》308
十六、《脾胃论》308
十七、《严氏济生方》310
十八、《简易方》314
十九、《直指方》317
二十、《普济本事方》318
二十一、《朱氏集验方》、《类编朱氏集验医方》319
二十二、《管见大全良方》324
二十三、《兰室秘藏》324
二十四、《急救仙方》327
二十五、《澹寮集验方》327
二十六、《卫生宝鉴》328
二十七、《卫生宝鉴》330
二十八、《十便良方》337
二十九、《济生拔粹方》337
三十、《王氏普济方》341
三十一、《医方大成》341
三十二、《瑞竹堂方》342
三十三、《御药院方》344
三十四、《世医得效方》352
三十五、《南北经验方》360
第三节 明代抗疲劳方剂介绍(307首)360
一、《玉机微义》361
二、《袖珍方》362
三、《寿域神方》362
四、《普济方》363
五、《传信适用方》367
六、《德生堂方》367
七、《鲍氏方》368
八、《卫生易简方》368
九、《医方集成》369
十、《仁存方》369
十一、《修月鲁般经后录》370
十二、《烟霞圣效方》370
十三、《施圆端效方》371
十四、《经验秘方》371
十五、《神巧万全书》附录375
十六、《简要济众方》376
十七、《经验良方》378
十八、《医学发明》379
十九、《奇效良方》379
二十、《脉因证治》398
二十一、《医方选要》399
二十二、《妇人良方》399
二十三、《女科撮要》400
二十四、《内科摘要》400
二十五、《摄生众妙方》402
二十六、《遵生八笺》405
二十七、《幼科发挥》407
二十八、《万病回春》408
二十九、《证治准绳》409
三十、《万氏家抄济世良方》411
三十一、《景岳全书》415
三十二、《医宗必读》417
第四节 清代、民国时期抗疲劳方剂介绍(162首)418
一、《石室秘录》419
二、《万病验方》419
三、《寿世保元》423
四、《证治百问》428
五、《辨证录》429
六、《医学心悟》431
七、《医宗金鉴》431
八、《经验良方全集》433
九、《产宝诸方》434
十、《医学衷中参西录》435
第六章 抗疲劳的外治疗法介绍436
第一节 总论436
第二节 针刺疗法437
一、概述437
二、抗疲劳常用穴位介绍438
第三节 穴位灸疗法493
一、概述493
二、抗疲劳灸治疗法495
第四节 耳针疗法499
第五节 推拿按摩类疗法500
一、治疗原则500
二、适应症和禁忌症501
三、基本方法503
第六节 拔罐疗法505
一、概述505
二、火罐疗法505
三、其他拔罐疗法506
第七节 头针疗法512
一、头针疗法的适应症及操作方法513
二、注意事项及应用举例514
第八节 足部反射区疗法514
一、注意事项515
二、应用举例515
第九节 刺挑痧类疗法516
一、单针点刺疗法516
二、叩刺疗法517
三、刺络疗法518
四、挑痧疗法520
五、痧疗法521
第十节 揉捏振压疗法522
一、揉动疗法522
二、抓顶疗法522
三、振击疗法523
四、拍打疗法524
五、条打疗法524
六、捏脊疗法525
七、指针疗法526
第十一节 热浸敷布类疗法527
一、溻渍疗法527
二、熏蒸疗法528
三、熏洗疗法528
四、热罨疗法529
五、热敷疗法530
六、熨治疗法530
第十二节 红光抗疲劳疗法531
一、概述531
二、红光照射的临床应用532
三、红光治疗的前景与展望532
第十三节 体育类疗法533
一、常用抗疲劳体育疗法分类533
二、适应症和禁忌症533
三、常用体育疗法介绍534
第七章 各种类型疲劳病症的中医治疗558
第一节 生理性疲劳558
第二节 症候性疲劳558
一、心疲劳558
二、肺疲劳559
三、脾疲劳560
四、肝疲劳560
五、肾疲劳561
六、其他症候性疲劳562
第三节 疾病性疲劳562
一、中药治疗563
二、外治疗法563
三、疗法应用说明563
第四节 运动性疲劳563
一、中药治疗563
二、外治疗法563
三、疗法应用说明564
第五节 生产作业性疲劳(职业性疲劳)564
一、中药治疗564
二、外治疗法564
三、疗法应用说明565
第六节 慢性疲劳综合征565
一、中药治疗565
二、外治疗法565
三、疗法应用说明566
第七节 脑疲劳566
一、中药治疗566
二、外治疗法566
三、疗法应用说明567
第八节 过劳死567
一、中药疗法567
二、针刺疗法567
三、其他方法567
第八章 相关抗疲劳药物的动物实验方法简介568
第一节 负重游泳试验568
一、检验原理568
二、仪器与器材568
三、实验方法568
四、数据处理及结果判定569
五、注意事项569
第二节 爬杆试验569
一、原理569
二、材料569
三、实验方法570
四、数据处理及结果判定570
五、注意事项570
第三节 血清尿素氮测定570
一、全自动生化仪测定570
二、二乙酰—肟法570
第四节 肝糖原测定(蒽酮法)572
一、检测原理572
二、仪器与试剂572
三、实验方法572
四、数据处理及结果判定573
五、注意事项574
第五节 乳酸测定574
一、原理574
二、仪器与试剂574
三、实验方法574
四、数据处理及结果判定575
第六节 结果判定576
第九章 与疲劳相关的常见疾病介绍577
第一节 纤维肌痛综合征577
一、发病机理577
二、临床表现579
三、诊断579
四、鉴别诊断580
五、治疗580
六、预防582
第二节 风湿寒性关节痛582
一、发病机理582
二、临床表现583
三、诊断583
四、鉴别诊断584
五、治疗585
六、预防588
第三节 更年期综合征589
一、发病机理589
二、临床表现590
三、诊断591
四、鉴别诊断592
五、治疗593
六、预防595
第四节 骨质疏松症595
一、发病机理595
二、临床表现597
三、诊断598
四、治疗599
第五节 缺铁性贫血603
一、发病机理603
二、临床表现604
三、诊断605
四、鉴别诊断606
五、治疗606
六、预防609
第六节 失眠610
一、发病机理610
二、临床表现611
三、诊断612
四、治疗612
五、预防616
第七节 肠易激综合征616
一、发病机理617
二、临床表现618
三、诊断618
四、鉴别诊断619
五、治疗620
六、预防623
第八节 网瘾综合征623
一、发病机理624
二、临床表现624
三、诊断标准625
四、治疗和预防626
第十章 目前国内外对疲劳的专题研究介绍627
第一节 运动性疲劳627
一、概述627
二、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理627
三、运动性疲劳的西医诊断637
四、运动性疲劳的中医诊断648
五、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649
六、运动性疲劳的研究方向展望654
第二节 生产作业性疲劳655
一、概述655
二、产生原因和机理657
三、生产作业性疲劳的特点659
四、预防660
第三节 慢性疲劳综合征664
一、概述664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665
三、症状与诊断标准667
四、治疗673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676
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动物模型677
第四节 亚健康678
一、概念678
二、易患人群679
三、发病原因679
四、分类及临床表现680
五、亚健康的诊断683
六、亚健康的危害691
七、亚健康的防治措施691
第五节 脑疲劳693
一、概述693
二、脑疲劳的形成因素694
三、临床表现和评价方法695
四、预防698
第六节 过劳死698
一、概述698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699
三、临床表现700
四、预防措施702
第十一章 疲劳的相关理论介绍704
第一节 疲劳与预测学理论704
一、概述704
二、疲劳的八卦预测704
第二节 疲劳与耗散结构理论724
一、熵与疲劳724
二、疲劳与非平衡稳态725
三、疲劳与涨落725
第三节 疲劳与简单性原则727
一、简单性原则的相关知识介绍728
二、疲劳概念符合简单性原则734
第四节 疲劳与层次理论741
一、临床(个体)层次743
二、机体内在变化(代谢层次)749
三、遗传(基因)层次758
第五节 疲劳与中介理论761
一、相关中介理论的简介761
二、疲劳与中介理论的关系765
附:兴奋剂禁用规定767
一、《反兴奋剂条例》767
二、2006年禁用清单773
参考文献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