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文学论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网络文学论纲](https://www.shukui.net/cover/43/32339298.jpg)
- 欧阳友权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7020041647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34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47页
- 主题词:当代文学-文学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网络文学论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 董学文1
第一章 生存还是死亡1
一 数字化对文学的触摸1
1.用比特再造文学“通天塔”2
2.网络神话与文学童话6
3.文学的数字化整容10
二 文学生态与文学活法21
1.表征危机下的文学宿命22
2.全球化图式中的失语焦虑28
3.读屏时代的文学乌托邦34
三 互联网对文学惯例的挑战43
1.电脑网络叫板文学惯例44
2.重塑网络时代的文学观50
第二章 文化解读55
一 后现代话语的“图一底”关系56
1.后现代话语的两个生成维度57
2.当代学术思想的“图一底”嬗变60
二 网络文学的后现代“卡农”情结61
1.数字化祛魅与后现代知识态度62
2.消解中心模式与后现代边缘姿态65
3.无深度游戏与平面化理念69
三 网络对诗学的后现代价值拆解72
1.自况性展示替代诗学深度膜拜72
2.诗学的能指飘浮与理性消解75
3.图像感知放逐审美体验78
四 网络文化的的后审美范式84
1.拼合实在的符号审美85
2.在线交互的活性审美90
3.游戏世界的快乐审美97
第三章 灵魂考辨103
一 网络的人文哲学与考辨104
1.数字化技术的人文目的性追问104
2.网络旨趣的人文精神诉求109
二 网络文学对人文精神的解构与建构115
1.网络文学对人文精神的解构115
2.网络文学对人文精神的建构123
三 网络技术理性批判130
1.网络的人文本位130
2.“斯诺命题”与技术人道化批判132
3.网络文学与技术理性137
第四章 众妙之门146
一 网络:自由精神的家园147
1.为文学插上自由的翅膀147
2.网络自由与虚拟哲学149
3.网络文学的自由本性153
二 网络文学:民间话语权的回归164
1.媒体革命与文学话语权民间回归164
2.赛伯空间的艺术民主172
三 文学脱冕与感觉撒播178
1.文学脱冕与渎圣178
2.平庸崇拜与感觉撒播184
第五章 欲望的狂欢191
一 狂欢广场上的话语喧嚣192
1.复调的民间:网络文学生存背景195
2.自由的姿态:草长莺飞的繁杂旋律199
3.从个人到自我:堕落抑或得救202
二 日常生活美学空间里的情感视野206
1.物质语境里的小资情调206
2.性感时代的无欲之欲210
3.速食文化消费下的孤独症状216
三 技术铜柱上的语言铭文221
1.复制与戏仿222
2.调侃与嘲讽226
3.游戏与反讽230
第六章 解放话语权236
一 主体的踪迹237
1.从主体性到漂浮的主体237
2.网络文学的主体视界243
3.网络文学主体辨识247
二 重塑话语权250
1.“e时代”的作者地图251
2.主体话语的真相255
3.个人化的话语地位258
1.“看”的精神263
三 主体的审美视域263
2.“无厘头”风格268
3.感性的美学270
第七章 艺术与技术276
一 电子化技术手段277
1.换笔与换脑277
2.文学创作软件283
二 网络化语言嬗变292
1.网语美学之维292
2.网语之追问296
三 网络叙事学300
1.超文本叙事300
2.超媒体叙事309
第八章 把玩文本魔方316
1.蛛网覆盖的传播渠道317
一 无远弗届的实时传播317
2.文学漫游者的实时对接320
3.风光无限的阅读资源324
二 网络文学的文本与读者326
1.网络文学的技术文本326
2.读者的抉择330
3.文本与读者的共生与互动335
三 网络接受的解构图式339
1.与机共舞的阅读方式339
2.经典的消解342
3.寻找“诗意的栖居”349
第九章 追寻赛伯家园355
一 舒张个性的价值取向355
1.让价值位归文学家园355
2.“个性舒张”与“主体分散”363
3.“火焰战争”与“文化垃圾”368
二 自娱以娱人的功能模式371
1.传统文学价值观念的颠覆371
2.自娱功能和娱人功能377
三 重建精神的“伊甸园”379
1.“数字恐慌”与“技术至上”380
2.重建精神的“伊甸园”384
第十章 眺望新的审美星空389
一 网络星空下的文学省思390
1.寻找文学的意义本位390
2.省思文学的网络化模式394
二 网络文学前景展望406
1.文学转型的理念追问406
2.网络文学的走势蠡测411
主要参考文献423
后记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