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应用天文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应用天文学
  • 夏坚白著 著
  •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 ISBN:
  • 出版时间:1933
  • 标注页数:298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311页
  • 主题词:实用天文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应用天文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天球——真运动与视动1

1-1 概论1

1-2 天球5

1-3 天球之视动6

1-4 行星之运动7

1-5 东与西之意义11

1-6 地球之轨道运动——四季12

1-7 各季太阳之视位置17

1-8 岁差及章动18

1-9 光差19

第二章 定义——参照之圆与点21

2-1 定义21

第三章 天球上之座标制25

3-1 球面座标25

3-2 地平座标26

3-3 赤道座标27

3-4 观测者之座标29

3-5 二种座标之关系30

第四章 诸座标间之关系32

4-1 极之地平纬度与观测者之纬度关系32

4-2 观测者之纬度与子午圈上一点之赤纬和地平纬度间之关系36

4-3 球面三角基本公式之推演37

4-4 赤经与时角间之关系45

第五章 时间48

5-1 总论48

5-2 地球自转49

5-3 中天49

5-4 恒星日50

5-5 恒星时50

5-6 太阳日50

5-7 太阳时51

5-8 时差51

5-9 化平时为视时及化视时为平时53

5-10 天文时——民用时55

5-11 经度与时间之关系55

5-12 时与度之关系58

5-13 标准时59

5-14 中国标准时区61

5-15 日之界线66

5-16 任何一点在某一刻内的恒星时,赤经及时角间之关系68

5-17 子午圈上之星68

5-18 平太阳时与恒星时68

5-19 近似校正71

5-20 恒星时与平太阳时在任一时刻内之关系72

5-21 历法78

第六章 中国星历表——星表——内插法82

6-1 星历表82

6-2 星表83

6-3 内插法84

6-4 二次内插法88

6-5 递较法89

第七章 地球形状——观测之高度校正93

7-1 地球形状93

7-2 视差95

7-3 天文折顿97

7-4 半径102

7-5 海平俯角103

第八章 观测仪器106

8-1 仪器之重要106

8-2 工程中星仪106

8-3 误差之消除107

8-4 反射远仪——中星仪之附属物109

8-5 三棱目镜109

8-6 太阳镜110

8-7 天文中星仪110

8-8 六分仪——构造与理论112

8-9 人造地平115

8-10 记时表116

8-11 记时仪117

8-12 天顶仪117

8-13 观测者应注意之点120

第九章 星座121

9-1 恒星数121

9-2 星座121

9-3 星座命名之法122

9-4 星等122

9-5 星光124

9-6 一等星124

9-7 北极附近之星座144

9-8 赤道附近之星座145

9-9 行星151

第十章 观测纬度法153

10-1 总论153

10-2 拱极星经过子午圈法153

10-3 正午太阳之高度法158

10-4 南极恒星之子午圈高度法161

10-5 近子午圈高度法163

10-6 环围子午圈之高度法167

10-7 时间已知时之北极星高度法171

10-8 赫尔波及泰可法——精密纬度175

第十一章 观测时间法177

11-1 观测地方时177

11-2 恒星之中天时刻法177

11-3 选择恒星法179

11-4 太阳之中天时刻法186

11-5 太阳之地平高度法187

11-6 恒星之地平高度法190

11-7 地平高度及纬度内误差之影响192

11-8 恒星在北极星的地平经线上之中天时刻法193

11-9 太阳同高度法197

11-10 恒星之同高度法200

11-11 同高度之两恒星法201

11-12 例题之研究205

11-13 例题之研究208

11-14 恒星在某一定向之中天时刻法210

11-15 授时210

第十二章 观测经度法211

12-1 测经度之方法211

12-2 时计法211

12-3 电信法212

12-4 月过子午圈法214

12-5 月象图说217

12-6 无线电信法219

第十三章 观测地平经度法220

13-1 总论220

13-2 地平经度志220

13-3 北极星在最大距角之地平经度220

13-4 近距角法227

13-5 南半球内之距角法231

13-6 太阳之高度法232

13-7 南半球内太阳之高度法237

13-8 最适宜于作精密观测之地位239

13-9 恒星近卯酉圈之高度法241

13-10 拱极星在任何时测角法244

13-11 曲度校正245

13-12 水平校正245

13-13 周日星行差246

13-14 北极星中天法254

13-15 恒星之同高度法254

13-16 太阳在午前午后之同高度法258

13-17 太阳近正午法259

13-18 正午之太阳法260

13-19 子午圈之会聚262

第十四章 航海天文学263

14-1 总论263

14-2 太阳之午时高度法263

14-3 非子午高度法264

14-4 格林维基时与太阳高度法265

14-5 某一时刻内太阳之地平经度267

14-6 用塞满线定位置法267

14-7 位置之计算270

附录274

表一 平均天文折顿274

表二 化恒星时为平时表275

表三 化平时为恒星时表277

表四 视差——半径——海平俯角279

表五 一九二六年北极星上中天之地方民用时280

表六 化近距角为正距角282

表七 赤纬线上每1000呎之会聚秒数282

表八 从太阳高度内减去之视差及天文折顿284

表九 从近子午圈之太阳高度定纬度285

希腊字母291

缩写字292

天文学名词索引2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