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编社会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编社会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2325733.jpg)
- 卞文忠,王学全编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762931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4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1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编社会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社会学的对象和内容1
1.1.1 什么是社会学1
1.1.2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2
1.1.3 社会学的研究领域2
1.2 社会学的发展历程3
1.2.1 社会学产生的条件3
1.2.2 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4
1.2.3 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5
1.2.4 社会学在美国的发展6
1.2.5 中国社会学的发展状况7
1.3 学习和研究社会学的意义9
1.3.1 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意义9
1.3.2 社会学研究的实践意义9
2 社会11
2.1 社会的本质11
2.1.1 社会的涵义11
2.1.2 社会关系12
2.1.3 社会的构成要素13
2.2 生态环境13
2.2.1 生态环境的涵义13
2.2.2 生态环境问题14
2.2.3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途径15
2.3 人口16
2.3.1 人口的概念及内容16
2.3.2 人口状况的社会制约因素17
2.3.3 中国的人口问题18
2.4 文化19
2.4.1 文化的涵义19
2.4.2 文化的特征20
2.4.3 文化的要素20
2.4.4 文化的内部构造21
2.4.5 文化的功能22
2.4.6 文化的变迁及其方式23
3 社会化24
3.1 社会化概述24
3.1.1 社会化的涵义24
3.1.2 社会化的内容25
3.2 社会化的过程27
3.2.1 青少年时期的社会化27
3.2.2 继续社会化29
3.2.3 再社会化30
3.3 社会化与个性31
3.3.1 个性的涵义31
3.3.2 社会化与民族性格32
3.3.3 我国儿童社会化对儿童性格的影响33
3.4 社会角色34
3.4.1 社会角色的概念34
3.4.2 社会角色的类型34
3.4.3 社会角色的扮演35
4 社会交往37
4.1 社会交往概述37
4.1.1 社会交往的涵义37
4.1.2 社会交往的结构37
4.1.3 社会交往的分类38
4.1.4 社会交往的功能39
4.2.2 不同人的相互沟通40
4.2.1 相互沟通的涵义和特点40
4.2 社会交往中相互沟通40
4.2.3 语言交际的技巧42
4.2.4 非言语沟通的技巧43
4.3 社会交往中的相互作用45
4.3.1 暗示45
4.3.2 模仿46
4.4 社会交往中的相互知觉47
4.4.1 什么是社会知觉47
4.4.2 社会知觉的社会障碍48
4.4.3 社会知觉的心理障碍49
4.5.1 社会交往的原则50
4.5 社会交往的原则和我国社会交往的现状与发展50
4.5.2 我国社会交往的现状与发展52
5 基本群体55
5.1 基本群体的特征与功能55
5.1.1 基本群体的涵义55
5.1.2 基本群体的特征55
5.1.3 基本群体的一般结构56
5.1.4 基本群体的功能57
5.2 邻里、儿童游戏伙伴及其功能57
5.2.1 邻里及其功能58
5.2.2 儿童游戏伙伴及功能58
5.3.1 家庭的性质及其演变59
5.3 家庭的结构与功能59
5.3.2 婚姻及择偶的条件60
5.3.3 现阶段我国青年男女的择偶标准60
5.3.4 家庭的类型及其演变62
5.3.5 家庭的功能63
5.4 家庭问题64
5.4.1 夫妻关系失调64
5.4.2 亲子关系失调65
5.4.3 老年人问题66
6.1.1 社会组织的涵义67
6.1 社会组织的涵义和种类67
6 社会组织67
6.1.2 社会组织的特征68
6.1.3 社会组织的种类69
6.2 组织结构70
6.2.1 组织的正式结构70
6.2.2 组织的非正式结构71
6.3 组织管理73
6.3.1 什么是组织管理73
6.3.2 组织管理的基本方式74
6.3.4 对科层制的评价75
6.3.3 科层制产生的条件及其特征75
7 社会分层77
7.1 社会分层理论77
7.1.1 社会分层的理论来源和发展77
7.1.2 社会分层的涵义及意义78
7.2 社会阶级和阶层79
7.2.1 阶级划分的标准79
7.2.2 阶段与身份、地位和职业的关系80
7.2.3 社会阶层的划分81
7.2.4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82
7.2.5 中国社会主义时期阶级和阶层的变化83
7.3.1 社会流动的概念、作用及其根源84
7.3 社会流动84
7.3.2 社会流动的类型85
7.3.3 我国社会流动现状与发展87
8 社区89
8.1 社区的涵义及构成要素89
8.1.1 社区的涵义89
8.1.2 社区的基本要素89
8.1.3 社区的分类90
8.2 农村社区90
8.2.1 农村社区产生的途径90
8.2.3 农村社区的分类91
8.2.2 农村社区的特点91
8.3 城市社区93
8.3.1 城市的起源93
8.3.2 城市社区的特点93
8.3.3 城市的类型94
8.3.4 城市的区位体系95
8.3.5 城市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96
8.4 农村城市97
8.4.1 什么是城市化97
8.4.2 影响城市化的因素97
8.4.3 我国的农村城市化道路问题98
8.5.2 社区发展的原则99
8.5.1 社区发展的涵义99
8.5 社区发展和社区服务99
8.5.3 社区服务的内容及功能100
9 社会制度102
9.1 社会制度的实质和特征102
9.1.1 社会制度的涵义102
9.1.2 社会制度的特征103
9.2 社会制度的种类和构成104
9.2.1 社会制度的种类104
9.2.2 社会制度的构成106
9.3 社会制度的功能107
9.3.3 组织、制约社会生活、是社会道理、社会控制的强有力的工具108
9.3.2 为人们的行为提供规范化模式108
9.3.1 满足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需要108
9.3.4 积累和传递社会文化、促进社会发展109
9.4 制度化和制度改革110
9.4.1 什么是制度化110
9.4.2 目前我国的社会体制改革110
10 社会控制114
10.1 社会控制的涵义及功能114
10.1.1 社会控制的涵义114
10.1.2 社会控制的基本特点115
10.2.3 社会控制的主要形式115
10.2.1 越轨行为的内涵117
10.2 越轨与社会控制117
10.2.2 越轨行为的成因118
10.2.3 对越轨行为的综合治理120
10.3 社会保障121
10.3.1 社会保障的涵义121
10.3.2 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121
10.3.3 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122
10.3.4 社会保障的功能122
11 社会变迁124
11.1 社会变迁的涵义和形式124
11.1.1 社会变迁的涵义及其特点124
11.1.2 社会变迁的基本形式125
11.1.3 有计划的社会变迁126
11.2 社会现代化概述128
11.2.1 社会现代化的涵义和特点128
11.2.2 社会现代化的主要内容129
11.3 西方关于社会现代化的理论131
11.3.1 关于发达国家后现代化理论131
11.3.2 关于发展中国家社会现代化理论134
11.4 中国的社会现代化136
11.4.1 中国的社会现代化的历史背景136
11.4.2 中国的社会现代化的现实背景137
11.4.3 中国的社会现代化的道路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