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https://www.shukui.net/cover/55/32321574.jpg)
- 蒋寅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710103436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261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27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一)转换:困境与出路1
(二)立场转换:尊重理论遗产的历史价值5
(三)理论遗产发掘和诠释的历史取向7
(三)理论遗产发掘和诠释的历史取向7
一 语象物象意象意境——诗歌本文构成的基本单位13
(一)意象意境概念使用的纷乱15
(二)意象与物象语象的区别17
(三)意境的本文属性23
(四)语象物象意象意境的重新定义27
(四)语象物象意象意境的重新定义27
二 清:诗美学的核心范畴——诗美学的一个考察32
(一)“清”在古典诗学中的位置32
(二)作为传统审美趣味的清35
(三)清在诗学中的确立40
(四)清的美学内涵48
(五)清作为诗美的核心概念54
(五)清作为诗美的核心概念54
三 以禅喻诗——以禅喻诗的逻辑依据59
(一)不可言说的言说:禅与诗的表达欲求63
(二)不说破和悟入:诗学中的以禅喻诗69
(二)不说破和悟入:诗学中的以禅喻诗69
四 不说破——“含蓄”概念之形成及其内涵增值过程78
(一)“含蓄”概念溯源78
(二)“不说破”与“绕路说禅”85
(三)代语不犯题字不著题89
(三)代语不犯题字不著题89
五 起承转合——诗学中机械结构论的消长100
(一)诗学中起承转合之说的由来101
(二)起承转合与八股文之关系104
(三)起承转合之说在诗学中的展开107
(四)诗学对起承转合之说的清算111
(四)诗学对起承转合之说的清算111
六 至法无法——古典诗学对技巧的终极观念122
(一)法与对法的超越123
(二)“至法无法”的两个例证126
(三)法的重新定位130
(四)至法无法的哲学内涵及思想渊源134
(四)至法无法的哲学内涵及思想渊源134
七 诗中有画——一个被夸大的批评术语142
(一)问题的提出142
(二)历来对诗画关系的理解144
(三)王维诗对画的超越148
(四)“诗中有画”作为批评标准的限度153
(四)“诗中有画”作为批评标准的限度153
八 角色诗——角色诗中的性别意识160
(一)“角色诗”概念及种类161
(二)角色诗的历史发展167
(三)角色诗的单一性向170
(四)性别转换的深层心理174
(四)性别转换的深层心理174
九 文如其人?——诗歌作者和文本的相关性问题181
(一)作为传统观念的“文如其人”181
(二)难以反驳的诘难185
(三)文不如其人的理论依据188
(四)“文如其人”命题成立的限度193
(四)“文如其人”命题成立的限度193
十 言志感物缘情——有关诗歌观念转变的考察201
(一)“感物”对象的转移:人事与自然203
(二)“感物”含义的分化:本源与动机205
(三)悲情时代:感物与情感中心论的确立210
(三)悲情时代:感物与情感中心论的确立210
十一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以唐诗繁荣原因的探讨为中心217
(一)命题的提出217
(二)文学繁荣原因的结构分析221
(三)决定艺术成功的内在机制225
(三)决定艺术成功的内在机制225
十二 以诗为性命——中国古代对诗歌之人生意义的几种理解233
(一)“不朽之盛事”234
(二)“其文在即其人在”238
(三)“以诗为性命”242
(四)“文字留传胜子孙”246
附录256
后记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