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上海卫星城与中国城市化道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黄文忠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4575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0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24页
- 主题词:城市化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上海卫星城与中国城市化道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1
理论篇3
第一章 卫星城与逆城市化3
一、从集镇到国际大都市:城市化的规律性过程3
(一) 城市聚集效应是决定城市规模的关键3
(二) 现代城市和可持续发展18
二、卫星城:特大城市发展的必经阶段24
(一) 城市化的道路24
(二) 新城建设:卫星城发展的时代要求29
第二章 卫星城兴起和发展的一般规律35
一、卫星城的兴起35
(一) 大都市的形成和扩展35
(二) 卫星城的发展42
(三) 国外卫星城的发展45
二、卫星城的未来发展趋势50
(一) 关于未来城市发展的若干思想主张50
(二) 国外特大城市及卫星城发展的新趋势53
(三) 我国卫星城发展的新趋势56
实践篇65
第三章 上海城市发展和规划的历史回顾65
一、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崛起65
(一) 上海城市的由来65
(二) 上海地区的早期城镇化67
(三) 国际化大都市的崛起69
(四) 近代上海城市的发展73
(五) 近代上海的城市规划79
二、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城市的发展81
(一) 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规划81
(二) 上海的城市建设88
(三) 上海卫星城的建设与发展94
第四章 上海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和问题101
一、可持续城市101
二、人口压力不断加剧106
(一) 人口总量相当庞大107
(二) 人口变化有增无减109
(三) 人口密度不断加大111
(四) 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114
三、资源利用问题不少115
(一) 土地资源极为稀缺115
(二) 耕地面积日益减少117
(三) 能源利用效率有所下降119
(四) 人力资源闲置比较严重122
四、环境质量仍有差距123
(一) 空气质量有些指标不符合要求125
(二) 水质污染现象还很严重127
(三) 环境噪声有些指标没有达标127
五、环境建设还需努力128
(一) 绿化:成绩中有不足128
(二) 治污:进步中有差距130
(一) 上海国际大都市功能与地位确立的波折132
一、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功能定位132
第五章 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功能再造与卫生城发展132
(二) 上海重塑国际大都市战略目标的确认133
二、上海战略目标及其支柱功能的建设135
(一) 重塑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战略目标135
(二) 培育功能支柱和主要动力源138
三、上海国际大都市建设与发展卫星城147
(一) 功能重构、布局调整与卫星城发展147
(二) 现代大交通网络与卫星城发展151
(三) 人本主义、自然主义与卫星城建设154
(四) 国际文化交流交融枢纽建设与卫星城发展157
第六章 上海卫星城的经济结构160
一、坚持发展二、三产业为主的方针160
(一) 依托第二产业160
(二) 在第二产业支撑下发展第三产业168
二、培育多元投资主体171
(一)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171
(三) 鼓励民间投资172
(二) 吸引国外大公司投资172
三、卫星城经济结构合理化中的行政整合175
(一) 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和上海卫星城175
(二) 21世纪上海卫星城产业发展新方向178
(三) 以世界眼光做好卫星城规划工作179
(四) 创建产业集聚和产业整合180
(五) 卫星城经济结构的优化182
第七章 上海卫星城的产业依托与大交通网络186
一、卫星城的产业依托186
(一) 卫星城产业依托问题的提出186
(二) 卫星城产业依托的内部性集聚188
(三) 卫星城产业依托的外部性条件190
二、国外大都市卫星城的产业依托趋势192
(一) 特大型城市卫星城的产业功能192
(二) 借鉴国外特大型城市卫星城起落的基本认识194
三、上海卫星城的产业沿革与趋势197
(一)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上海卫星城功能发挥的障碍197
(二) 20世纪90年代后上海卫星城产业依托的趋势199
四、大交通网络与上海卫星城206
(一) 大交通网络的作用206
(二) 上海大交通网络定位与卫星城的经济流动效率208
五、我国特大型城市发展的启示211
(一) 卫星城功能实现的保障212
(二) 园区经济和集聚效应212
(三) 筹划适应卫星城发展的大交通网络214
第八章 上海发展卫星城制约因素分析215
一、资源性因素215
(一) 基础设施资金不足215
(二) 人口导入的障碍223
二、人文环境的制约230
(一) 交通的不便利230
(二) 教育卫生设施基础落后231
(三) 公共图书馆等文化设施不足232
(一) 农村土地制度的矛盾237
三、制度因素的制约237
(二) 户籍制度的限制238
对策篇245
第九章 卫星城发展和我国的城市化245
一、从国情出发建设卫星城245
(一) 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不高245
(二) 生产力发展呈多层次和不平衡248
(三) 人口众多和非均态分布252
(四) 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55
二、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257
(一) 卫星城不同于小城镇257
(二) 从解决主城人口拥挤到以人为本260
(三) 走有政府干预的市场调节型建设道路265
(四) 卫星城建设应因地制宜267
(五) 现代卫星城以第三次产业为龙头270
(一) 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卫星城概念272
一、卫星城建设的制度方面272
第十章 有关卫星城建设的政策建设272
(二) 充分考虑“三转”并存的现实状况273
(三) 保持建设规划的连续性274
(四) 防止卫星城建设半途而废276
(五) 建设自由港是上海走向国际大都市的必要条件278
(六) 建设与国际大都市目标相适应的卫星城280
(七) 打破地方分割282
二、卫星城建设的经济方面285
(一) 用优惠政策吸引居民迁入285
(二) 利用级差地租288
(三) 引进高等学校290
(四) 发展轨道交通291
(五) 加大建城力度293
(六) 扩大卫星城建设资金来源296
(七) 为国际大都市建设置换空间297
后记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