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第3代无线通信网络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第3代无线通信网络
  • (美) Clint Smith,(美)Daniel Collins著;李波等译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10831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65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487页
  • 主题词:无线电通信-通信网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第3代无线通信网络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无线通信概述1

1.1 移动通信的飞速发展1

1.2 一个简短的发展历史1

1.2.1 第1代系统的发展历史2

1.2.2 第2代系统的发展历史2

1.2.3 通往第3代技术之路7

1.3 移动通信基础8

1.3.1 基本网络结构10

1.3.2 空中接口接入技术11

1.3.3 漫游14

1.3.4 切换15

1.4 无线通信的过渡16

1.5 一致性过程17

1.6 后续章节概述17

参考文献17

第2章 第1代(1G)移动通信系统19

2.1 第1代(1G)19

2.2 1G 系统20

2.3 1G 系统的体系结构22

2.4 MTSO 的一般配置结构23

2.5 小区站点的一般配置24

2.6 呼叫建立过程27

2.8 频率复用28

2.9 频带分配30

2.10 信道频带计划(Channel Band Plan)30

2.11 1G 系统33

参考文献33

3.1 概述34

第3章 第2代(2G)移动通信系统34

3.2 2G 系统对1G 系统的增强38

3.3 与现有1G 系统的集成38

3.3.1 GSM38

3.3.2 TDMA(IS-54/IS-136)39

3.3.3 CDMA40

3.4 GSM 系统介绍43

3.4.1 GSM 网络体系结构43

3.4.2 GSM 空中接口47

3.4.3 空中接口信道的类型48

3.4.4 空中接口信道结构49

3.4.5 GSM 业务情况51

3.4.6 位置更新51

3.4.7 移动台发起的话音呼叫53

3.4.8 移动台接收的话音呼叫55

3.4.9 切换56

3.4.10 业务量计算方法59

3.5 IS-136系统介绍59

3.5.1 IS-54数字话音信道60

3.5.2 控制信道64

3.5.3 移动台协助切换(MAHO)65

3.5.4 频率复用65

3.6 IS-95系统介绍66

3.6.1 CDMA 小区基站的标准配置66

3.6.2 导频信道分配68

3.6.3 前向 CDMA 信道69

3.6.4 反向 CDMA 信道71

3.6.5 呼叫处理72

3.6.6 切换73

3.6.7 导频信道 PN 指配78

3.6.8 链路预算81

3.6.9 传输模型83

3.7 综合调度加强网(iDEN)85

3.8 数字分组数据网(CDPD)94

3.9 总结97

参考文献97

第4章 第3代(3G)概述99

4.1 引言99

4.2.1 向 UMTS 的过渡路径和第3代无线通信伙伴项目组织103

4.2 通用移动电信业务系统(UMTS)103

4.3 UMTS 业务104

4.3.1 UMTS 语音业务(UMTS speech service)105

4.4 UMTS 空中接口106

4.4.1 WCDMA 基础106

4.4.2 频带分配(spectrum allocation)110

4.5 3GPP 协议1999版网络体系结构概述110

4.6 3GPP 协议第4版网络体系结构概述112

4.7 3GPP 协议第5版全 IP 网络体系结构概述114

4.8.1 过渡路径116

4.8 CDMA2000概述116

4.8.2 系统体系结构118

4.8.3 频谱119

4.9 WCDMA/CDMA2000/CDMA 间的共同性119

参考文献120

第5章 过渡阶段:2.5代(2.5G)123

5.1 什么是2.5代(2.5G)123

5.2 在2G 上的增强124

5.3 技术平台124

5.4.1 GPRS 业务125

5.4 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GPRS)125

5.4.2 GPRS 用户装置127

5.4.3 GPRS 空中接口128

5.4.4 GPRS 控制信道129

5.4.5 分组数据业务信道130

5.4.6 GPRS 网络体系结构130

5.4.7 GPRS 业务情况134

5.4.8 SGSN 间路由区更新143

5.4.9 业务量计算和 GPRS 网络规模确定145

5.5 全球演进增强型数据率(EDGE)147

5.5.1 EDGE 网络的体系结构148

5.6 高速电路交换数据(HSCSD)151

5.7 CDMA2000(1XRTT)152

5.7.1 部署问题153

5.7.2 系统体系结构155

5.7.3 频率规划158

5.7.4 切换158

5.7.5 业务量计算方法159

5.7.6 部署159

5.8 无线应用协议161

5.9 由2G 到2.5G 再到3G 的过渡路径162

参考文献163

第6章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166

6.1 介绍166

6.2 UMTS 的基本知识166

6.3 WCDMA 空中接口167

6.3.1 上行链路扩频、加扰和调制168

6.3.2 下行链路扩频、扰码和调制173

6.3.3 WCDMA 空中接口协议体系结构176

6.3.4 WCDMA 信道类型178

6.3.5 WCDMA 功率控制184

6.3.6 用户数据传输185

6.4 UTRAN 结构189

6.4.1 RNC 的功能任务191

6.4.2 UTRAN 接口和协议191

6.4.3 UMTS 话音呼叫建立197

6.4.4 UMTS 分组数据会话199

6.5 切换201

6.6.1 3GPP 协议第4版网络结构203

6.6 UMTS 核心网络演变203

6.6.2 3GPP 协议第5版,IP 多媒体领域205

参考文献206

第7章 CDMA2000209

7.1 无线和网络组成部分211

7.1.1 分组数据业务节点(PDSN)213

7.1.2 认证、授权与计费(AAA)213

7.1.3 本地代理213

7.1.4 路由器213

7.1.6 基站收发信台(BTS)214

7.1.5 原籍位置寄存器(HLR)214

7.1.7 基站控制器(BSC)215

7.2 网络结构215

7.2.1 分布式216

7.2.2 区域式217

7.2.3 集中式217

7.3 分组数据传输处理流程218

7.3.1 简单 IP221

7.3.2 能实现虚拟专用网的简单 IP 协议223

7.3.4 能实现虚拟专用网的移动 IP 协议224

7.3.3 移动 IP(3G)224

7.4 无线网络226

7.4.1 CDMA 信道分配227

7.4.2 前向链路信道228

7.4.3 反向信道230

7.4.4 SR 和 RC232

7.4.5 功率控制233

7.4.6 Walsh 码233

参考文献235

8.2 为什么用 VoIP238

第8章 IP 电话(VoIP)技术238

8.1 绪论238

8.3 IP 传输基础239

8.4 VoIP 的挑战240

8.5 H.323241

8.5.1 H.323网络结构241

8.5.2 H.323协议概述242

8.5.3 H.323呼叫建立244

8.5.4 H.323呼叫释放246

8.5.5 H.323快速连接程序247

8.6 会议发起协议248

8.6.1 SIP 网络结构248

8.6.2 SIP 呼叫建立250

8.6.3 SIP 肖息中的信息251

8.6.4 会话描述协议251

8.7 分布式结构和媒体网关控制254

8.7.1 MEGACO 协议255

8.8 VoIP 和 SS7261

8.8.1 Sigtran 协议组263

8.8.2 Sigtran 应用举例265

8.9 VoIP 业务质量267

8.9.1 资源预留协议267

8.9.2 区分业务模型268

8.9.3 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268

参考文献269

第9章 3G 系统射频设计需要考虑的事项271

9.1 RF 系统设计过程273

9.1.2 2.5G 或3G 升级 RF 设计过程274

9.1.1 新的无线系统设计过程274

9.2 方法论275

9.3 链路预算276

9.4 传播模型279

9.4.1 自由空间281

9.4.2 Hata 模型281

9.4.3 Cost231 Walfisch/Ikegami 模型281

9.4.4 Cost231-Hata 模型284

9.4.5 快速模型284

9.5 塔顶放大器284

9.6 RF 设计方针285

9.7.1 搜索区域287

9.7.2 站点性能认证287

9.7 小区基站的设计287

9.7.3 站点接受(SA)288

9.7.4 站点拒绝(SR)288

9.7.5 站点激活289

9.7.6 FAA 方针289

9.7.7 EMF 符合289

9.8 RF 设计报告290

9.8.1 封面图表290

9.8.2 实行概要290

9.8.3 修定本290

9.8.4 内容表290

9.8.5 介绍290

9.8.8 覆盖目标291

9.8.9 覆盖质量291

9.8.10 内部系统覆盖291

9.8.7 现存的系统纵览291

9.8.6 设计标准291

9.8.11 链路预算292

9.8.12 分析292

9.8.13 要求汇总292

参考文献292

第10章 网络设计方面的考虑294

10.1 概述294

10.2 业务预测294

10.2.2 话音业务使用率预测295

10.2.1 用户预测295

10.2.3 数据业务使用率预测296

10.3 建造提前量297

10.4 网络节点的规模确定297

10.4.1 BSC 的规模确定298

10.4.2 UMTS RNC 的规模确定298

10.4.3 MSC 的规模确定299

10.4.4 SGSN 和 GGSN 的规模确定300

10.4.5 PDSN 和原籍代理的规模确定300

10.4.6 其它网络元件的规模确定301

10.5 接口设计和传输网络的考虑301

10.6.1 花费最优化(cost optimization)303

10.6 网络节点的布置和网络的总体结构303

10.6.2 对于 All-IP 网络的考虑304

10.6.3 对于网络可靠性的考虑305

第11章 天线系统选择307

11.1 基站天线307

11.2 性能指标308

11.3 分集310

11.4 安装事项312

11.4.1 天线侧壁安装316

11.5 dBi 和 dBd 单位换算317

11.4.2 线安装容差317

11.6 智能天线318

参考文献319

第12章 UMTS 系统设计321

12.1 网络设计的基本原则321

12.2 射频覆盖设计322

12.2.1 链路预算322

12.3 射频容量分析328

12.3.1 上行链路小区负荷计算329

12.3.2 下行链路小区负荷计算332

12.3.3 负载分担336

12.4 无线接入网设计338

12.4.1 Iub 接口容量估算338

12.4.2 RNC 数量的确定340

12.4.3 UTRAN 传输网络设计340

12.5 基于 GSM 部署 UMTS 系统343

参考文献344

第13章 CDMA2000系统设计345

13.1 设计方法345

13.2 系统部署原则346

13.2.1 1X349

13.2.2 1XEV-DO349

13.2.3 1XEV-DV349

13.3 系统业务估计349

13.4 无线网络单元354

13.4.1 站点天线配置355

13.4.2 BTS(基站收发信台)355

13.4.3 信道单元规模的确定356

13.5 固定网络设计要求357

13.4.4 无线分组数据业务357

13.5.1 PDSN 节点(分组数据业务节点)358

13.5.2 分组区359

13.5.3 设计利用率359

13.5.4 IP 地址规划359

13.6 业务模型362

13.6.1 Walsh 码363

13.6.2 分组数据业务速率374

13.7.2 软切换377

13.7.1 搜索窗377

13.7 切换377

13.8 PN 码偏置规划378

13.9 链路预算380

13.10 系统设计范例383

13.10.1 新建 CDMA2000-1X 系统384

13.10.2 从 IS-95系统向 CDMA2000-1X 系统演进392

13.10.3 从 CDMA2000-1X 向 CDMA-2000-3X 的演进403

参考文献414

14.1 通信站点类型416

第14章 通信站点416

14.1.1 宏小区站点417

14.1.2 全向小区站点417

14.1.3 定向小区站点419

14.1.4 微小区站点419

14.1.5 微微小区站点420

14.2 站点安装421

14.2.1 电缆铺设421

14.2.2 天线安装421

14.2.4 天线楼顶安装422

14.2.3 分集间距422

14.2.5 天线侧壁安装423

14.3 塔424

14.4 室内站点426

14.5 互调427

14.5.1 互调检查程序428

14.6 隔离度428

14.7 通信站点检查清单430

参考文献431

索引4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