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专利审查概说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张清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ISBN:7800117278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758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78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专利审查概说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言3
1.1 初步审查及处理的范围和内容3
1.2 初步审查和事务处理的地位和作用5
1.3 初步审查和事务处理中应遵循的原则7
第二章 专利的申请及受理16
2.1 引言16
2.2 专利申请手续16
2.3 专利申请的受理22
第三章 专利分类30
3.1 引言30
3.2 分类的内容30
3.3 技术主题的确定31
3.4 分类方法34
3.5 引得码的适用44
3.6 分类号与引得码的标记45
3.7 X标记46
3.8 外观设计专利分类47
第四章 发明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48
4.1 引言48
4.2 申请文件的审查49
4.3 明显的实质性缺陷的审查60
4.4 其他文件和相关手续的审查62
第五章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63
5.1 引言63
5.2 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客体64
5.3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66
5.4 实用新型初步审查程序75
第六章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初步审查100
6.1 引言100
6.2 申请文件的形式审查100
6.3 授予专利权条件的初步审查103
6.4 其他相关文件的审查120
6.5 初步审查程序123
第七章 专利申请的公布和公告132
7.1 引言132
7.2 专利公报132
7.3 说明书全文134
第八章 专利权的授予、期限和终止135
8.1 引言135
8.2 专利权的授予135
8.3 专利权的期限139
8.4 专利权的终止140
第九章 专利申请案卷141
9.1 专利申请案卷的概念141
9.2 案卷内文件的收集和整理142
9.3 专利申请案卷的保管146
9.4 专利申请案卷的利用149
10.2 期限的种类150
10.1 引言152
第十章 期限和费用152
10.3 期限的计算方法155
10.4 期限的管理157
10.5 期限的延长159
10.6 耽误期限的处置161
11.7 专利费用的管理162
第十一章 与专利申请有关的手续及其文件的处理170
11.1 引言170
11.2 委托专利代理机构170
11.3 要求优先权173
11.4 要求不丧失新颖性宽限期177
11.5请求实质审查178
11.6 请求提前公布179
11.7 撤回专利申请180
11.8 著录项目变更180
11.9 请求恢复权利184
11.10 请求中止程序186
11.11 办理文件副本189
第一章 不授予专利权的申请193
1.1 引言193
1.2 依照专利法第五条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193
1.3 依照专利法第二十五条不授予专利权的内容197
1.4 依照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不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212
第二章 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215
2.2 说明书215
2.3 权利要求书230
附:撰写实例241
第三章 新颖性252
3.1 新颖性的概念252
3.2 新颖性的审查原理与基准265
3.3 优先权275
3.4 不丧失新颖性的公开283
3.5 对同样的发明创造的处理287
第四章 创造性292
4.1 发明创造性的概念292
4.2 发明创造性的审查原则和基准295
4.3 几种不同类型发明的创造性判断301
4.4 审查创造性时应当注意的问题306
第五章 实用性308
5.1 引言308
5.2 实用性的概念308
5.3 实用性的审查原则和审查基准309
第六章 发明的单一性和分案申请316
6.1 引言316
6.2 单一性316
6.3 分案申请331
第七章 检索334
7.1 引言334
7.2 审查用检索资料334
7.3 检索的主题335
7.4 检索的时间界限339
7.5 检索前的准备340
7.6 对发明专利申请的检索345
7.7 防止重复授权的检索373
7.8 中止检索373
7.9 特殊情况的检索374
7.10 不必检索的情况376
7.11 补充检索377
7.12 检索报告377
7.13 实用新型专利检索378
第八章 实质审查程序382
8.1 引言382
8.2 实质审查程序的概要及工作原则383
8.3 实质审查程序的阶段和步骤387
8.4 实质审查程序的进行392
8.5 答复和修改408
8.6 驳回决定和授予专利权的通知430
8.4 实质审查程序的终止、中止和恢复434
8.8 前置审查与复审后的继续审查435
附:审查实例435
第九章 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456
9.1 涉及计算机软件的法律保护456
9.2 相关的概念457
9.3 关于和计算机硬件相结合458
9.4 不授予专利权的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458
9.5 可授予专利权的涉及计算机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471
9.6 发明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要求472
9.7 涉及汉字编码方法和计算机汉字输入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479
第十章 化学领域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484
10.1 引言484
10.2 化学发明的类型及不授予专利权的化学发明485
10.3 化学发明的权利要求489
10.4 化学发明的充分分开501
10.5 化学发明的新颖性和创造性506
10.6 化学发明的单一性518
10.7 涉及生物技术的发明的特殊问题522
第一章 《专利合作条约》概述543
1.1 《专利合作条约》的产生和发展543
1.2 《专利合作条约》内容简介546
1.3 PCT国际申请程序的特征547
1.4 我国加入和利用PCT的情况552
第二章 国际申请的提出555
2.1 国际申请的申请人555
2.2 国际申请的语言557
2.3 国家的指定和保护类型的选择559
2.4 优先权要求561
2.5 申请文件格式与内容的标准化561
2.6 国际申请应缴纳的费用565
2.7 向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国际申请的有关规定567
第三章 受理局的程序568
3.1 概述568
3.2 国际申请的受理569
3.3 申请文件在不同日提交的处理572
3.4 国际申请的形式审查573
3.5 费用的审查576
3.6 向国际局和国际检索单位传送国际申请577
第四章 国际检索579
4.1 概述579
4.2 检索前允许的改正和更正581
4.3 宣布不作国际检索的情况582
4.4 缺乏发明单一性的国际申请的检索程序585
4.5 国际检索报告586
第五章 国际阶段权利要求书的修改589
5.1 提出修改的期限、地点和语言589
5.2 修改文件的形式要求和内容要求590
5.3 修改的必要性591
第六章 国际公布593
6.1 国际公布的时间、地点和语言593
6.2 国际公布的形式和内容594
6.3 不进行国际公布或要求提前公布的情况596
6.4 公布文件的传送597
6.5 国际公布的法律效力598
第七章 国际初步审查600
7.1 概述600
7.2 国际初步审查请求601
7.3 国际初步审查标准606
7.4 国际初步审查程序611
7.5 国际初步审查报告615
第八章 进入国家阶段的期限619
8.1 概述619
8.2 《专利合作条约》关于进入国家阶段期限的规定620
8.3 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期限624
9.1 概述626
第九章 进入国家阶段的手续626
9.2 缴纳国家费用627
9.3 提交国际申请译文628
9.4 提供国际申请副本和发明人信息633
9.5 进入中国国家阶段应当履行的行为634
第十章 特殊的国家要求638
10.1 《专利合作条约》允许的国家要求及部分成员国的规定638
10.2 进入中国国家阶段应当满足的特殊要求641
第十一章 国家阶段程序中的几个问题643
11.1 国际申请译文的更正643
11.2 在国家阶段对国际申请的修改645
11.3 对某些涉及生物学领域的国际申请的特殊要求646
11.4 复查程序649
11.5 国家公布650
11.6 实质审查652
12.2 实质审查的原则654
第十二章 进入国家阶段的国际申请的实质审查654
12.1 引言654
12.3 实质审查依据文本的确认656
12.4 实质审查中的检索659
12.5 实质审查所涉及的内容和审查要求660
12.6 改正译文错误665
第一章 概述669
1.1 引言669
1.2 专利复审委员会的设立669
1.3 专利复审委员会的任务669
1.4 专利复审委员会的组成670
1.5 专利复审委员会的工作性质671
1.6 专利复审委员会的行政行为适用的程序673
1.7 专利复审委员会的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诉讼674
1.8 专利复审委员会的行政行为的合法性674
1.9 专利复审委员会的行政行为的合理和恰当性678
1.10 复审委的行政行为的灵活性681
1.11 审查过程普遍适用的原则682
1.12 合议审查685
1.13 回避制度688
1.14 审查决定688
1.15 更正692
1.16 证据、证据认定和举证责任693
1.17 非出版方式公开的认定696
1.18 关于审查决定被法院生效判决撤销后的审查程序规定700
1.19 关于外文证据翻译的规定702
1.20 关于邀请有关单位或者专家进行咨询或者鉴定的规定702
1.21 当事人提交的样品的处理702
第二章 复审请求的审查704
2.1 引言704
2.2 复审程序的特殊原则704
2.3 复审请求的形式审查705
2.4 前置审查707
2.5 复审请求的合议审查708
2.6 复审决定的类型710
2.7 复审决策对原审查部门的约束力711
2.8 复审程序的终止和审批程序的继续711
第三章 无效宣告请求的审查713
3.1 引言713
3.2 无效宣告审查程序的特殊原则713
3.3 无效宣告请求的形式审查721
3.4 无效宣告请求的合议审查725
3.5 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的类型730
3.6 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的送交、登记和公告731
3.7 无效宣告程序的终止731
第四章 关于复审和无效宣告程序中口头审理的规定733
4.1 引言733
4.2 口头审理的确定733
4.3 口头审理的通知734
4.5 口头审理的进行735
4.4 口头审理前的准备735
4.6 口头审理的中止737
4.7 口头审理的终止738
4.8 记录738
4.9 旁听739
4.10 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739
第五章 外观设计相同和相近似的判断740
5.1 引言740
5.2 判断客体740
5.3 判断主体741
5.4 判断原则743
5.5 判断方式744
5.6 判断基准748
第六章 实用新型创造性和同样的发明创造方面的审查754
6.1 实用新型创造性的审查754
6.2 依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审查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