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谁是社区森林的管理主体 社区森林资源权属与自主管理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谁是社区森林的管理主体 社区森林资源权属与自主管理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12/32291253.jpg)
- 郑宝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民族出版社
- ISBN:7105056509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24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社区-森林资源-资源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谁是社区森林的管理主体 社区森林资源权属与自主管理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1
第一章 背景介绍3
一、项目背景3
(一)对森林资源权属的理解与认识3
(二)社区权属的构成及成因5
(三)西南三省森林权属状况7
二、林地使用权存在的关键问题15
三、项目目标和内容16
(一)目标16
(二)研究内容17
四、研究方法18
第二章 主要发现26
一、山林权属现状及其主要问题27
(一)山林权属类型的多样性27
(二)山林权属制度存在的问题30
(三)“林业三定”和“两山”责任制存在的问题36
二、传统森林资源管理知识和实践39
(一)传统森林生态文化40
(二)古朴的森林资源管理方式42
(三)村社森林资源管理方式46
第三章 启示和政策建议49
一、重要启示49
二、重要政策建议框架55
(一)地权的确认55
(二)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非耕地资源的使用权制度57
(三)改革林业流通和税费体制,形成农户和社会法人开发荒山资源的新刺激点63
(四)采取措施,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65
三、基本结论67
第二篇 贵州都匀市71
第四章 洛邦村林地使用权制度和森林资源可持续管理的调查73
一、洛邦村的基本情况及森林资源产权的演变73
(一)洛邦村概况73
(二)布依族村寨森林资源产权制度的正式安排与非正式安排74
(三)洛邦村森林资源产权的正式变迁80
(四)洛邦村森林资源产权演变的环境分析81
二、农户对森林资源产权制度安排的理解和看法84
(一)对现行森林资源产权的理解84
(二)农户对森林资源产权改革与自己收入增长的看法85
(三)对进一步改革森林资源产权制度的看法86
三、森林资源产权安排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89
(一)结果分析89
(二)社区组织在森林资源可持续管理中的作用91
四、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94
附件:村规民约97
第五章 杉木村林地使用权制度和森林资源可持续管理调查99
一、森林资源产权变迁及其环境分析100
(一)森林资源产权的正式制度变迁100
(二)森林资源产权的非正式变迁102
二、农户对森林资源产权制度安排的理解和看法107
(一)杉木村群众对森林资源产权正式变迁的理解107
(二)农户对现行森林资源产权的理解111
三、资源产权设置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112
四、水族文化在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管理中的作用115
(一)水族的森林生态文化115
(二)水族的植树传统117
(三)水族的自然崇拜118
(四)市场经济对水族的民族传统中森林资源可持续管理内容的冲击120
五、研究结论及建议121
(一)研究结论121
(二)建议122
附件一:杉木村规章制度123
附件二:传说故事124
第六章 五寨村林地使用权制度和森林资源可持续管理研究126
一、五寨村森林资源产权的演变及现状126
(一)背景与个案选择126
(二)“林业三定”情况128
(三)“两山”到户和“林业三定”对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128
(四)五寨村森林资源传统公有产权的现实表现130
二、苗族农户对森林资源产权制度安排的理解和看法130
(一)对现行森林资源产权制度的理解130
(二)农户对森林资源产权改革与自己收入增加的看法131
(三)农户对森林资源产权制度进一步改革的看法132
三、社区组织在森林资源可持续管理中的作用135
(一)族长制135
(二)村民委员会135
四、传统知识在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作用136
(一)谈情说爱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36
(二)图腾崇拜与树木保护136
(三)居住文化与林木保护137
(四)农耕文化与森林资源利用137
五、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138
(一)研究结论138
(二)政策建议138
附件:五寨村村规民约140
第三篇 四川汶川县145
第七章 社区森林资源权属调查与研究——林中社区村民的森林资源利用权力与利益分配147
一、研究背景147
(一)四川省集体森林权属状况147
(二)汶川县森林资源权属演变历史149
(三)研究框架及为什么选择汶川的理由150
二、案例分析:社区森林权属与村民的权利151
(一)案例一:碉头村森林资源管理制度与藏族文化传统151
(二)案例二:羌锋村森林资源与羌寨文化161
(三)案例三:三官庙村森林资源权属与杂居文化167
三、三个案例的对比分析175
(一)三个社区森林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方面呈现出的共同特点175
(二)三个村社山林资源管理制度以及绩效方面的差异177
四、结论和建议179
第四篇 云南广南县181
第八章 革郎村蓝靛瑶的传统知识与森林资源管理183
一、革郎村简况183
二、革郎村林地权属的历史与现状186
(一)革郎村林地权属的历史187
(二)革郎村的林地权属现状188
三、林地管理形式及其成效189
(一)村社管理形式189
(二)家庭管理形式190
(三)林地管理的成效191
(四)林地管理成效与森林权属的关系192
四、宗教信仰体系、社会风习和林地资源管理192
五、革郎村林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193
(一)生态环境的问题及对策建议193
(二)贫困群体面临的问题193
(三)八角林的单一林种和病虫害问题194
六、讨论和总结195
附件:1999年革郎村的农事历196
第九章 那朵村山林权属及森林资源利用调查197
一、调查点的选择和概况197
二、1949年以前的山林权属和森林资源管理利用方式199
三、1949年以后林地权属的演变201
(一)农户私有、村寨共有并存201
(二)集体所有202
(三)多种山林权属并存204
四、不同山林权属的管理和分配210
(一)集体化时期山林的管理和分配210
(二)两山责任制以来山林的管理和分配211
五、村民对各种山林权属及其管理效果的评价215
六、结语217
第十章 鼠街村公所新水湾村和卡子村社区森林资源管理的调查219
一、两村的基本情况219
(一)鼠街村公所概况219
(二)新水湾村的基本情况220
(三)卡子村简况222
二、两村的森林资源管理系统223
(一)新水湾村224
(二)卡子村228
三、分析与比较231
四、结论与建议236
(一)基本结论236
(二)主要建议237
附件:两村森林资源管理的特点238
第五篇 云南丽江县241
第十一章 上凤山村及竹园村林地使用权和森林资源管理的调查243
一、调查点的选择243
二、对上凤山村的调查246
(一)社区概况246
(二)林业情况247
三、对竹园村的调查252
(一)社区概况252
(二)林业发展概况253
四、性别问题258
五、初步结论261
(一)林权制度是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262
(二)森林资源的管理方式直接关系着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263
(三)政策对森林资源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应充分重视土著知识的不可替代性264
六、建议266
第十二章 桃花行政村林地使用权制度和森林资源可持续管理研究267
一、基本概况268
(一)社会经济概况268
(二)各社森林资源状况和村民对森林资源的依赖程度270
(三)林地使用权属制度的历史演变273
二、桃花行政村森林资源管理利用制度的形成与完善277
三、桃花村从森林资源合理利用中得到的好处284
四、传统知识在森林资源管理和利用中的地位与作用288
五、基本结论294
第十三章 新团行政村林地权属和传统知识的调查295
一、俄罗村296
(一)自然环境和村情296
(二)林地权属与传统知识的演变297
(三)结论和建议308
二、下存仁村309
(一)自然环境与村情309
(二)林地权属与传统知识的演变310
(三)关于共管山的启示和建议318
参考文献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