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拟生造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彭德纯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5707807
- 出版时间:1994
- 标注页数:477页
- 文件大小:65MB
- 文件页数:486页
- 主题词:造林(学科: 技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拟生造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拟生造林的提出3
第一节 拟生造林的意义3
第二节 拟生造林的产生与发展7
第三节 拟生造林的原理与方法8
第二章 森林与环境14
第一节 森林与水14
第二节 森林和土壤18
第三节 森林群落中生物因子的相互关系20
第四节 树木引种与生态环境因子的关系22
第三章 森林演替24
第一节 森林演替的一般规律24
第二节 湖南省森林的演替实况26
第三节 封山育林29
第四章 人工拟生造林的生态学原理33
第一节 人工造林中存在的问题33
第二节 人工拟生造林应贯彻的生态学原理34
第三节 脆弱生境形成及防治对策37
第五章 造林的目的与造林树种选择39
第一节 用材林39
第二节 经济林41
第三节 造林树种选择42
第六章 山地的地形、地貌和气候47
第一节 地形地貌47
第二节 山地气候50
第七章 山地土壤57
第一节 土壤的水平分布57
第二节 土壤的垂直分布57
第三节 酃峰和八大公山山地调查实例58
第八章 山地的森林77
第一节 山地森林的分布规律77
第二节 森林限界85
第三节 不同地区的植物与森林的生长特征86
第四节 山地森林的功能87
第九章 山地森林群落89
第一节 佼木溪森林群落89
第二节 金童山森林群落113
第十章 山地营林技术原则132
第一节 营林的基本原则132
第二节 利用自然演替恢复森林133
第三节 保持水土的原则134
第十一章 山地人工造林136
第一节 山地造林地规划设计136
第二节 山地造林树种和造林密度的确定138
第三节 山地造林整地的方式与方法142
第四节 山地人工混交林的营造144
第五节 山地幼林的抚育管理148
第六节 造林检查验收150
第十二章 山地主要造林树种152
第一节 山地造林的针叶树种152
第二节 山地造林的阔叶树种175
第十三章 低湿地林木与生态环境209
第一节 概述209
第二节 低湿地林在森林经营中的地位211
第三节 低湿地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14
第四节 低湿地林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作用219
第十四章 低湿地的分布与类型221
第一节 低湿地的形成221
第二节 低湿地的分布特点222
第三节 低湿地的类型及分区225
第十五章 低湿地的生境特点与林木生长236
第一节 低湿地的生境特点236
第二节 低湿地生境对林木生长的影响246
第三节 树种的耐水性258
第十六章 低湿地林类型与特征265
第一节 低湿地天然林265
第二节 低湿地人工林268
第三节 低湿地林的特征269
第十七章 低湿地造林技术要点272
第一节 树种选择与评定原则272
第二节 低湿地区苗木培育技术要点274
第三节 低湿地造林技术要点276
第四节 低湿地林幼林抚育技术要点279
第五节 低湿地林抚育间伐技术要点283
第十八章 低湿地区的林种配置与营造288
第一节 农田防护林288
第二节 防浪护堤林297
第三节 固岸护滩林306
第四节 海堤防护林311
第十九章 低湿地造林树种实例316
第一节 阔叶树造林316
第二节 针叶树与竹种造林322
第二十章 水蚀地的形成与分布327
第一节 水蚀地的形成327
第二节 水蚀地的分布特点336
第三节 水蚀地的类型338
第二十一章 水蚀地林与环境改良341
第一节 水蚀地林与土体固定341
第二节 水蚀地林与河川径流347
第三节 水蚀地林与土壤改良348
第二十二章 水蚀地林特性352
第一节 水蚀地林概述352
第二节 水蚀地林特性359
第三节 水蚀地植被的恢复过程和演替趋势362
第二十三章 水蚀地的生境特点与林木生长366
第一节 水蚀地的生境特点366
第二节 水蚀地生境对林木生长的影响371
第二十四章 林木对水蚀地的适应性和抗蚀性374
第一节 水蚀地树种对生态的适应性374
第二节 水蚀地树木的抗蚀性378
第二十五章 水蚀地林种配置383
第一节 水蚀地全面造林383
第二节 水蚀地防护林384
第三节 水蚀地薪炭林388
第四节 水蚀地经济林389
第二十六章 水蚀地造林技术要点392
第一节 树种选择的原则392
第二节 造林学评价393
第三节 水蚀地林规划的原则396
第四节 育苗技术要点396
第五节 栽培技术要点398
第六节 水蚀地林抚育技术要点400
第七节 次生林改造402
第八节 低效林的改造403
第二十七章 水蚀地造林树种405
第一节 针叶树种造林405
第二节 阔叶树种造林409
第三节 灌木树种造林415
第二十八章 无性系林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423
第一节 无性系林业的概念423
第二节 无性系林业的历史背景和研究动态424
第三节 无性系育种的优越性425
第二十九章 无性系选育和无性系造林427
第一节 无性系选育原理427
第二节 无性系选育程序427
第三节 无性系测定428
第四节 无性系造林428
第三十章 杉木无性系选育430
第一节 历史背景430
第二节 杉木无性系选育的程序和方法430
第三节 收集圃、培萌圃营建技术431
第四节 扦插育苗433
第五节 无性系测定434
第三十一章 桉树无性系选育435
第一节 桉树的自然分布区域及引种概况435
第二节 桉树种源和种源选择436
第三节 桉树的无性系育种437
第三十二章 杨树无性系选育440
第一节 杨树的分布范围与经济用途440
第二节 我国杨树良种选育工作的进展440
第三节 杨树无性系选育441
第三十三章 油茶无性系选育443
第一节 油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443
第二节 油茶良种选育的成就443
第三节 油茶无性系选育443
第三十四章 混农林业449
第一节 混农林业的发展449
第二节 混农林业的意义450
第三节 混农林业的设计451
第四节 山地丘陵混农林业模式452
第五节 低湿地混农林业模式455
1.树种汉名和拉丁文对照表463
2.主要参考文献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