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都市区域耕地利用与保护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都市区域耕地利用与保护
  • 孔祥斌,张凤荣,王茹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 ISBN:9787802460898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43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246页
  • 主题词:大城市-耕地-土地利用-研究-中国;大城市-耕地-资源保护-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大都市区域耕地利用与保护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2

一、研究目标2

二、研究内容2

三、研究技术路线2

四、研究方法2

五、研究数据来源3

第三节 主要创新点4

第二章 大都市区域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理论基础6

第一节 耕地生产能力利用与建设理论6

一、作物生产潜力的概念与层次划分6

二、影响作物生产潜力实现的因素7

第二节 土地生态学理论9

一、土地生态系统的概念9

二、土地生态系统的结构10

三、土地生态系统的特性10

四、土地生态系统的类型11

五、土地生态系统的功能13

六、土地生态学的基础理论15

七、土地保护的生态价值观18

八、土地保护的生态价值观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18

第三节 耕地数量变化及控制相关理论18

第四节 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涉及的几个土地经济学基础理论20

一、土地的供给与需求20

二、土地报酬递减规律21

三、地租理论21

四、区位论22

五、耕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经济手段23

第三章 国外耕地数量变化以及耕地保护政策启示25

第一节 国外耕地数量变化规律及其启示25

一、工业化过程中耕地资源的消耗规律25

二、世界主要国家的耕地安全简单比较及启示27

三、耕地资源安全与粮食安全的辩证关系28

第二节 国外耕地保护政策及借鉴31

一、日本农地政策特点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31

二、美国农用地保护39

三、其他国家耕地保护48

四、国外农地保护的特点及发展趋势49

第三节 国外耕地保护对我国大都市区域耕地保护的启示50

第四章 社会转型时期不同阶层对耕地认识的分析53

第一节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变化53

一、农户投入水平变化的机理分析53

二、农户投入水平变化的驱动力机制实证分析58

第二节 大都市区域农户对耕地利用与保护分析59

一、海淀区农户情况和基本农田调查分析59

二、农户耕地利用与保护行为分析61

三、农户行为对耕地保护的影响62

第三节 城市居民对耕地功能认识的分析64

一、调查问卷64

二、结果与分析65

三、结论与建议69

第四节 中央和地方政府对耕地功能的认识变化69

一、我国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的历程69

二、中央政府对耕地功能的认识70

三、地方政府对耕地功能的认识变化72

第五节 我国重点区域耕地数量变化规律分析77

一、各地区经济增长与耕地资源消耗77

二、各地区土地利用政策与耕地资源消耗79

三、各地区耕地资源消耗情况综合比较81

第五章 大都市区域耕地数量变化规律82

第一节 北京市耕地分布现状82

第二节 北京市耕地数量变化分析84

一、北京市耕地数量变化总体分析84

二、北京市各区(县)耕地数量变化分析85

第三节 北京市耕地变化驱动机制分析89

一、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89

二、北京市耕地减少影响因素分析91

三、小结95

第六章 大都市区域耕地质量变化规律(大兴区)97

第一节 研究区域及其数据分析处理介绍97

一、研究区背景分析与数据采集97

二、土壤质量时空变化规律研究101

第二节 大兴区土壤质量变化规律分析105

一、土壤养分的变化105

二、土壤养分的统计特征值及对比分析106

三、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规律110

第七章 北京市域耕地保护总量规模研究131

第一节 北京市耕地的功能定位131

一、耕地在北京的首要功能是生态服务功能131

二、耕地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功能不可忽视132

三、从全国粮食安全的角度看,北京仍需保护耕地的农产品生产功能133

四、实施“城市组团”分隔的绿色隔离带功能133

五、耕地的景观文化功能134

六、耕地的观光休闲旅游功能135

第二节 耕地保有量研究135

一、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135

二、基于一定粮食自给率的耕地保有量测算137

三、基于保障蔬菜供给的耕地保有量计算141

四、基于耕地社会保障功能的耕地保有量测算143

五、基于土地变化驱动力模型(DSR)的耕地保有量测算143

六、耕地保有量测算方法分析148

七、耕地保有量指标的确定149

第八章 我国大都市区域耕地空间布局研究152

第一节 北京市耕地空间布局的原则152

一、发挥优势,保护优质耕地的原则152

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原则152

三、与城市规划衔接的原则152

四、综合分析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153

第二节 空间布局依据153

一、国家和北京市出台的与耕地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153

二、地域分异规律154

三、景观生态学理论154

四、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155

第三节 基于耕地生产功能保护的空间布局156

一、耕地生产功能保护的重点对象156

二、基于耕地生产功能保护的布局方案156

第四节 基于城市组团隔离和生态环境改善的空间布局159

一、北京城市发展的特点和问题159

二、基于城市组团隔离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耕地空间布局160

第五节 综合耕地生产、绿色隔离和生态功能的空间布局163

一、耕地保护重点163

二、耕地布局164

第九章 我国大都市区域耕地质量建设与监测研究169

第一节 耕地质量的划分169

一、耕地质量的划分方法169

二、北京市典型区(县)农用地等别序列建立169

第二节 耕地占补平衡177

一、耕地占补平衡的内涵177

二、耕地占补平衡的实现途径探讨178

三、北京市补充耕地质量折算系数179

第三节 耕地质量优化设计研究181

一、项目区耕地质量评价指标及工程设计分析181

二、耕地质量优化设计——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优化设计指导区划分188

三、优化设计指导区补充耕地目标等别确定189

四、优化设计指导分区优化指南190

第四节 都市农业用地标准研究211

一、都市农业用地的概念211

二、都市农业用地的功能212

第五节 都市农业用地标准(以北京市海淀区为案例)213

一、海淀区都市农业发展模式213

二、都市农业附属设施用地标准216

第十章 大都市区域耕地建设与保护的机制创新225

第一节 土地发展权的理论基础225

一、产权经济学理论225

二、土地所有权社会化与权利限制理论225

三、区位经济理论226

四、公共干预与管理理论226

第二节 我国土地发展权制度设计227

一、土地发展权制度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27

二、土地发展权的法权构造227

第三节 土地发展权运行机制的构建231

一、土地发展权的法律保障231

二、土地发展权的技术保障232

三、土地发展权的市场配置232

四、土地发展权的行政配置233

五、土地发展权制度的实施234

第四节 北京市耕地保护机制研究236

一、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方式和管理236

二、完善耕地产权制度237

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重点保护耕地质量239

四、科学评估耕地价值,建立耕地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239

五、将耕地保护工作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体系之中239

六、建立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240

七、建立耕地保护责任制的公示制度240

八、建立耕地动态监测管理和监督检查机制241

九、建立耕地保护日常管理机制241

十、建立耕地建设投入引导和奖励激励机制242

十一、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耕地与基本农田242

十二、采取综合措施,建立耕地建设与保护的良性循环机制2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