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认知心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认知心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3/30203751.jpg)
- 丁锦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2219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认知心理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认知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认知与认知心理学1
一、认知(cognition)的定义1
二、认知的结构、过程与功能2
三、认知心理学2
四、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3
第二节 信息加工理论3
一、“信息”的来源3
二、信息的概念与度量4
三、信息的特点4
四、人作为信息加工者5
第三节 认知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7
一、起源7
二、发展趋势13
三、认知神经科学15
第四节 研究方法20
一、口语报告法或大声思维报告法20
二、计算机模拟法22
三、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法24
四、眼动测量法30
第二章 注意过程34
第一节 概述34
第二节 注意的选择性理论35
一、人怎样选择信息输入?35
二、注意的选择性——瓶颈(bottleneck)理论模型38
第三节 注意的能量理论41
第四节 注意的特征整合理论46
第五节 注意的加工方式47
一、有意识的注意与自动化加工48
二、控制性加工与自动化加工49
三、练习与自动化加工50
四、两种加工理论的应用51
第三章 知觉与模式识别54
第一节 概述54
一、知觉概念54
二、知觉理论54
三、知觉加工57
第二节 模式识别62
一、模式与模式识别62
二、模式识别的理论模型65
第三节 结构优先效应75
一、词优先效应75
二、客体优先效应78
第四章 记忆的编码与贮存84
第一节 记忆的早期研究与两种记忆说84
一、记忆的早期研究84
二、两种记忆说85
第二节 Atkinso-Shiffrin记忆理论模型89
一、感觉记忆89
二、短时贮存92
三、长时贮存94
四、支持Atkinson-Shiffrin模型的证据95
第三节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98
一、短时记忆98
二、工作记忆105
第四节 加工层次模型113
一、加工层次模型113
二、加工层次理论研究115
三、对加工层次理论的评价116
四、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116
第五章 记忆的提取与遗忘 122
第一节 提取——记忆的关键过程122
一、提取122
二、提取的关键因素129
第二节 记忆的提取模型134
一、Sternberg的搜索模型134
二、直通模型135
三、双重模型(混合模型)136
第三节 内隐记忆136
一、概述136
二、内隐记忆现象的理论解释137
三、内隐记忆的研究范式139
四、启动效应141
第四节 记得和知道144
一、概述144
二、FOK的产生机制145
第五节 错误记忆147
一、Bartlett的研究147
二、研究范式148
三、影响错误记忆效应的因素149
四、错误记忆的产生机制150
第六节 记忆的遗忘152
一、遗忘的一般研究152
二、定向遗忘155
三、遗忘症(记忆缺失)157
第六章 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组织162
第一节 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162
一、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162
二、长时记忆的编码——表象系统与言语系统163
第二节 知识组织的网络模型163
一、心理词汇163
二、层次网络模型165
三、激活扩散模型167
四、理性思维适应性控制理论169
五、神经网络模型171
第七章 视觉表象与视觉记忆177
第一节 表征177
一、知识表征177
二、计算模型178
三、空间模型179
第二节 表象179
一、表象的特性及其分类179
二、表象的研究181
三、表象的理论186
四、表象与其他心理过程187
第三节 视觉记忆189
一、视觉短时记忆190
二、复述190
三、视觉长时记忆192
第八章 语言和言语198
第一节 语言的性质和结构198
一、语言是什么198
二、语言的结构200
三、语言和言语的区别与联系204
第二节 言语的知觉204
一、语图分析205
二、语音知觉的范畴性208
三、连续语音知觉中的加工过程209
四、语音知觉和口语单词识别的理论模型212
五、书面言语的知觉214
第三节 句子和段落的理解219
一、句子的理解219
二、句子理解与工作记忆223
三、段落的理解224
第四节 言语的产生226
一、言语产生中的错误227
二、言语产生的过程229
第九章 推理与判断234
第一节 演绎推理234
一、三段论推理235
二、条件推理239
第二节 归纳推理243
一、类比推理244
二、因果推论与假设检验245
第三节 推理的理论研究247
一、规则理论247
二、成分理论249
三、心理模型理论250
第四节 判断252
一、贝叶斯定理253
二、日常生活中的概率估计254
第十章 问题解决261
第一节 概述261
一、问题的类型261
二、问题解决的一般步骤264
三、问题解决的早期研究265
第二节 问题空间理论266
一、问题空间理论的基本观点266
二、问题行为图268
三、对纽厄尔和西蒙的问题空间理论的简要评价269
第三节 问题解决的策略与障碍270
一、问题解决的策略270
二、问题解决的障碍272
第四节 专家技能研究277
一、知识的数量、组织和使用277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279
三、自动化加工280
第五节 创造性281
一、创造性的界定和测量281
二、创造性过程的四阶段论283
三、影响创造性的因素285
四、创造性的投资理论287
参考文献290
后记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