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放线工手册 第3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放线工手册 第3版
  • 王永臣,王翠玲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ISBN:7112071348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563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584页
  • 主题词:建筑施工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放线工手册 第3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1 常用数据和符号4

1.1 常用符号、代号4

1.1.1 常用字母4

1.1.2 常用符号5

1.1.3 常用代号8

1.1.4 常用计量单位及换算10

1.1.5 常用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换算13

1.2 常用求面积、体积公式17

1.2.1 平面图形面积17

1.2.2 多面体的体积和表面积21

1.2.3 物料堆体积计算26

1.3 三角函数26

1.3.1 角度与弧度换算26

1.3.2 割圆(弓形)面积系数与弧长系数查对表28

1.3.3 三角函数31

1.4 等边多边形作图法38

1.4.1 等边三角形作法38

1.4.2 正方形作法38

1.4.3 正五边形作法38

1.4.4 正六边形作法40

1.4.5 正七边形作法40

1.4.6 正八边形作法40

1.4.7 椭圆形作法41

1.5 常用建筑材料重量43

1.5.1 钢材的规格与重量43

1.5.2 木材、金属、砂石、砖等建筑材料重量55

1.6 其他资料59

1.6.1 噪声59

1.6.2 荷载60

2 建筑识图63

2.1 建筑施工图的一般概念63

2.1.1 建筑施工图的种类63

2.1.2 建筑施工图上的符号、名称65

2.1.3 看图的方法和步骤69

2.2 建筑平面图70

2.2.1 什么是建筑平面图70

2.2.2 看图顺序及应记住的主要数据70

2.2.3 看平面图的步骤和方法70

2.2.4 局部平面图72

2.3 建筑立面图73

2.3.1 什么是建筑立面图73

2.3.2 看图顺序及应记住的主要数据74

2.3.3 看立面图的步骤和方法74

2.4 建筑剖面图76

2.4.1 什么是建筑剖面图76

2.4.2 看图顺序及应记住的主要数据76

2.4.3 看剖面图的步骤和方法76

2.5 节点大样图78

2.6 结构施工图79

2.6.1 基础施工图79

2.6.2 结构施工图81

2.7 标准图集85

2.7.1 标准图集的一般知识85

2.7.2 看图顺序及应记住的数据87

2.7.3 看标准图应注意些什么90

2.7.4 常用建筑材料图例90

3 水准仪及高程测量93

3.1 高程的概念93

3.1.1 绝对高程93

3.1.2 高差93

3.1.3 建筑标高94

3.1.4 建筑标高与绝对高程的关系94

3.1.5 相对高程95

3.2 水准测量的原理96

3.2.1 高差法96

3.2.2 仪高法98

3.2.3 水准点99

3.3 水准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99

3.3.1 望远镜100

3.3.2 水准器103

3.3.3 基座104

3.3.4 水准尺及读数方法105

3.4 水准测量的方法和记录107

3.4.1 水准测量的操作程序107

3.4.2 测量已知点的高程108

3.4.3 测设已知高程的点111

3.4.4 抄平测量113

3.4.5 传递测量114

3.5 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和校核方法116

3.5.1 精度要求116

3.5.2 校核方法119

3.6 微倾式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方法122

3.6.1 水准盒轴的检验和校正123

3.6.2 十字线横丝的校验和校正125

3.6.3 水准管轴的检验和校正126

3.7 施测中的操作要领128

3.7.1 施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28

3.7.2 指挥信号129

3.8 精密水准仪的基本性能、构造和用法130

3.8.1 精密水准仪的基本性能130

3.8.2 光学测微器132

3.8.3 精密水准尺的构造134

3.8.4 精密水准仪的读数方法134

3.8.5 精密水准仪使用要点136

3.9 自动安平水准仪137

3.9.1 自动安平水准仪的基本性能137

3.9.2 水准仪的光路系统137

3.9.3 仪器自动调平原理138

3.10 普通水准仪常见故障的检修139

3.10.1 安平系统的检修139

3.10.2 转动系统常见故障的检修140

3.10.3 照准系统常见故障的检修141

4 经纬仪及角度测量143

4.1 水平角测量原理143

4.2 光学经纬仪144

4.2.1 光学经纬仪的基本构造144

4.2.2 光学经纬仪的读数方法148

4.3 水平角的测设方法150

4.3.1 经纬仪的安置和照准150

4.3.2 测量已知角的数值151

4.3.3 测设已知数值的角153

4.3.4 测量两点的距离156

4.4 竖直角的测量159

4.4.1 竖直角测量原理159

4.4.2 竖盘读数方法160

4.4.3 度盘指标差161

4.4.4 指标自动归零装置161

4.5 精密经纬仪的构造和用法162

4.6 简便测角法165

4.6.1 过直线上的一点作垂线165

4.6.2 过直线外一点作垂线166

4.7 施测中的操作要领167

4.7.1 误差产生原因及注意事项167

4.7.2 指挥信号167

4.8 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168

4.8.1 水准管轴的检验和校正168

4.8.2 视准轴的检验和校正170

4.8.3 横轴的检验和校正171

4.8.4 十字线竖丝的检验和校正172

5 距离丈量和直线定线174

5.1 距离丈量174

5.2 钢尺的检定和尺长改正175

5.2.1 钢尺的检定方法175

5.2.2 尺长改正177

5.2.3 温差改正178

5.2.4 拉力及挠度改正179

5.3 直线定线179

5.3.1 两点间定线179

5.3.2 过山头定线181

5.3.3 正倒镜法定线182

5.3.4 延伸法定线182

5.3.5 绕障碍物定线183

5.4 丈量方法184

5.4.1 丈量的基本方法和精度要求184

5.4.2 普通丈量186

5.4.3 精密丈量187

5.4.4 斜坡地段丈量187

5.5 点位桩的测设方法189

5.5.1 桩位的确定189

5.5.2 点位的投测190

5.6 丈量中的注意事项191

5.7 视距测量191

5.7.1 视线水平时的视距测量191

5.7.2 视线倾斜时的视距测量192

5.8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194

5.8.1 误差产生的原因及性质194

5.8.2 衡量精度的标准197

6 总平面图的应用203

6.1 总平面图的基本知识203

6.1.1 总平面图203

6.1.2 比例尺204

6.1.3 图例符号205

6.1.4 等高线214

6.1.5 总平面图的坐标系统215

6.1.6 总图的方向216

6.1.7 总平面图的阅读216

6.2 总平面图的应用217

6.2.1 求图上某一点的坐标217

6.2.2 求图上两点间的距离217

6.2.3 求图上某点的高程218

6.2.4 求地面坡度218

6.2.5 画地形剖面图219

6.3 坐标的解析计算220

6.3.1 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表示方法220

6.3.2 坐标增量220

6.3.3 计算两点间的距离221

6.3.4 直线与坐标轴的夹角221

6.3.5 求两条直线的夹角223

6.3.6 象限角228

6.3.7 方位角231

6.4 利用计算器计算三角函数234

6.4.1 三角形函数关系234

6.4.2 度分秒换算234

6.4.3 函数计算235

6.4.4 函数的“+”“-”值236

7 小地区控制测量237

7.1 小区控制网237

7.1.1 控制网的形式237

7.1.2 坐标系的标准方向240

7.1.3 测区范围的确定241

7.1.4 布设控制点242

7.1.5 控制网的精度要求243

7.2 导线测量244

7.2.1 导线测量的基本方法244

7.2.2 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249

7.2.3 附合导线的坐标计算256

7.2.4 查找导线测量错误的方法261

7.3 小三角测量的基本知识263

7.3.1 交会法测边长和坐标263

7.3.2 小三角测量的内业计算264

7.4 高程控制测量268

7.4.1 双面尺法269

7.4.2 变仪高法270

7.4.3 三角高程测量270

7.4.4 高差平差计算274

7.5 施工方格网276

7.5.1 建立施工方格网的目的276

7.5.2 方格网的测设方法279

7.5.3 施工坐标与测量坐标换算284

8 建筑物的定位测量293

8.1 施测前的准备工作293

8.1.1 认真熟悉图纸293

8.1.2 设计矩形控制网297

8.2 根据原有地物定位测量300

8.2.1 根据原有建筑物定位300

8.2.2 根据道路中心线定位301

8.2.3 根据建筑红线定位302

8.3 根据控制点定位测量303

8.3.1 直角坐标法定位303

8.3.2 极坐标法定位305

8.3.3 极坐标定线法定位307

8.3.4 角度交会法定位308

8.4 特殊平面建筑的定位测量309

8.4.1 弧形建筑的定位309

8.4.2 三角形建筑的定位314

8.4.3 齿形建筑的定位314

8.4.4 弧形柱列的定位316

8.4.5 系统工程的定位317

8.4.6 大型厂房的定位319

8.4.7 厂房扩建的定位320

8.4.8 曲线的定位322

8.5 定位测量记录324

9 建筑物的抄平放线328

9.1 房屋基础的抄平放线328

9.1.1 测设轴线控制桩328

9.1.2 确定基础开挖宽度329

9.1.3 龙门板的设置331

9.1.4 基槽放线及挖方检查333

9.1.5 桩基础放线336

9.2 砌筑过程中的抄平放线337

9.2.1 基础垫层上的投线337

9.2.2 怎样画皮数杆338

9.2.3 立皮数杆338

9.2.4 门窗洞口和预留孔洞的划分341

9.2.5 建立水平线342

9.2.6 多层建筑的抄平放线343

9.3 厂房的抄平放线345

9.3.1 测设基础定位桩345

9.3.2 基础抄平放线346

9.3.3 柱身支模垂直度校正349

9.3.4 钢柱基础的抄平放线351

9.4 设备基础的定位放线353

9.4.1 设备基础的定位程序353

9.4.2 厂房内控系统的设置354

9.4.3 设备基础的抄平放线355

9.5 抄平放线工作中的注意事项358

10 厂房结构安装放线及校正测量359

10.1 放线前的准备工作359

10.1.1 认真熟悉图纸359

10.1.2 构件的检查与清理359

10.2 柱子的弹线及安装校正360

10.2.1 柱子的弹线方法360

10.2.2 柱子的校正测量369

10.2.3 柱子校正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74

10.2.4 钢柱的弹线及垂直校正375

10.3 分节柱(框架)的弹线与安装377

10.3.1 整体预制的弹线方法378

10.3.2 分离预制的弹线方法378

10.3.3 框架的弹线方法379

10.3.4 分节柱的安装对位379

10.3.5 焊接接头对上柱垂直偏差的影响380

10.4 吊车梁、吊车轨的安装校正381

10.4.1 吊车梁的弹线及安装381

10.4.2 吊车轨道的安装测量385

10.5 屋架的弹线及安装校正387

10.5.1 屋架的弹线方法387

10.5.2 屋架的安装校正389

10.6 刚架的安装校正391

10.6.1 刚架的弹线方法391

10.6.2 刚架的安装校正392

11 复杂工程定位、施工观测、竣工图测绘393

11.1 复杂工程定位393

11.1.1 组合平面的定位393

11.1.2 椭圆形平面建筑的定位399

11.1.3 多边形平面建筑的定位406

11.1.4 圆弧形楼梯的施工放线408

11.1.5 逆作法施工工艺的施工测量415

11.2 建(构)筑物的施工观测422

11.2.1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422

11.2.2 构筑物的倾斜观测429

11.2.3 冻胀观测431

11.2.4 建筑物的裂缝观测431

11.2.5 高层建筑的倾斜观测432

11.3 竣工总平面图的测绘434

12 房地产开发与规划测量437

12.1 房地产规划测量437

12.1.1 房地产开发测量的任务437

12.1.2 房地产测绘的特点439

12.1.3 界址点的测量439

12.1.4 房产分幅图和分丘图的测绘441

12.1.5 分层分户图的绘制445

12.2 开发与规划土地面积计算447

12.2.1 原占地面积与土地划拨面积的关系447

12.2.2 利用图形计算面积448

12.2.3 根据道路测面积452

12.2.4 根据原建筑物测面积454

12.2.5 根据红线测面积456

12.3 房屋面积计算457

12.3.1 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457

12.3.2 住宅房屋使用面积的计算460

12.3.3 住宅房屋套内面积的计算460

12.3.4 住宅房屋共用面积的计算460

12.3.5 住宅面积计算实例462

13 地形图测绘465

13.1 测图的一般规定465

13.2 小平板仪的构造及使用方法467

13.2.1 小平板仪的构造467

13.2.2 平板仪测图原理468

13.2.3 平板仪的安置469

13.3 测图的基本方法472

13.3.1 小平板仪量距测图472

13.3.2 小平板仪、水准仪联合测图473

13.3.3 测站选择与转站测量475

13.3.4 测图内容的取舍476

13.3.5 图面修饰476

13.3.6 大平板仪的构造477

13.4 场地平整测量478

13.4.1 测算挖方量478

13.4.2 平整成水平面480

13.4.3 平整成设计的斜坡面482

14 管线、路桥施工测量484

14.1 线路、管道施工测量484

14.1.1 线路中线测量484

14.1.2 管道施工测量488

14.1.3 热网施工测量498

14.2 道路施工测量500

14.2.1 圆曲线的测设500

14.2.2 道路施工测量503

14.2.3 路基放线507

14.3 桥梁施工测量509

14.3.1 建立施工控制网509

14.3.2 桥墩中心桩的测设510

14.3.3 桥墩方向桩的测设512

15 激光电子技术在测量中的应用513

15.1 红外、电子测量仪器513

15.1.1 红外光电测距仪513

15.1.2 电子经纬仪519

15.1.3 电子速测仪520

15.2 激光测量仪器525

15.2.1 激光经纬仪525

15.2.2 激光铅直仪528

15.2.3 激光水准仪529

15.3 新型水准仪530

15.3.1 新型自动安平水准仪530

15.3.2 数字编码水准仪531

15.4 新型测量仪器在施工中的应用532

15.4.1 全站仪在施工测量中的应用532

15.4.2 高层建筑的垂直控制和楼层放线534

15.4.3 烟囱的定位和垂直测量543

15.4.4 物探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547

16 测量放线的技术管理551

16.1 技术管理551

16.1.1 图纸会审551

16.1.2 编制施工测量方案551

16.1.3 坚持会签制度552

16.2 安全管理552

16.3 放线工的职责553

16.3.1 放线工的职责553

16.3.2 预防和处理施工测量中质量事故的方法553

16.3.3 测量工具的保养与维护556

附录1 《建设行业职业技能标准》——测量放线工558

主要参考书目56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