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论 中规律与中规则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论 中规律与中规则](https://www.shukui.net/cover/33/30202746.jpg)
- 聂暾著 著
- 出版社: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004325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82页
- 文件大小:219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唯物辩证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论 中规律与中规则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溯“中”1
一 “中国”与“中”——源自“天下土中”的民族原始信念1
二 《尚书》与“中”——“惟精惟一,允执厥中”2
三 《易经》与“中”——“居中位者则吉祥”3
四 儒家与“中”——“极高明而道中庸”4
五 道家与“中”——“中气”、“守中”、“环中”的中道观5
六 佛教与“中”——“中空”的中道观7
七 法家与“中”——“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观7
八 “中医”与“中”——“执中致和”的治疗原则8
九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与“中”——“伦理德性”的中道观9
十 黑格尔和马、恩、列的哲学思想与“中”——辩证“中介”观9
第一章 “中规律”立论14
一 “叩开众妙之门”——“中”含规律14
二 “太阳与八大行星”——“中”主万物18
三 “地核旋转为何如此之快?”——“中”推万物20
四 “天象圆圆,天圆环中”——“中”规万圆22
五 “得其环中,以应无穷”——“中”驭万变25
六 “抱神以静,形将自正”——“中”导精神28
七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中”贯天人33
第二章 “中规律”辨析36
一 “左、中、右”——两极与“中”36
二 “东、南、西、北、中”——四维与“中”52
三 “上、下、东、南、西、北、中”——六合与“中”60
第三章 “中规律”范畴70
一 “阴阳虽交,不得中不和”——“中”的系列范畴70
二 “正物质、零物质、反物质”——“两极与中”的系列范畴84
三 “鸡蛋的内层结构”——六合内在“中”的系列范畴98
第四章 “中规律”总律105
一 “物质的酸性、中性、碱性”——正中反对立统一律105
二 “水的固态、液态、气态”——量度质转化互变律107
三 “同分异构体”与“基因工程”——素序质转化多变律109
四 “波浪式前进”与“螺旋式上升”——三段发展波动律112
五 “行星绕恒星而环动”——圈层依中环动律115
第五章 “中规律”要识117
一 “中”立而道生117
二 “中”性而融合127
第六章 社会“中规则”138
一 规律——客观事物的“中”138
二 规则——社会运转的“中”139
三 合理——社会根本的“中”144
四 合法——社会治理的“中”147
五 合德——社会教养的“中”149
六 公平——社会民生的“中”151
七 公正——社会正义的“中”156
八 公开——社会民主的“中”158
九 大同——社会公有的“中”160
十 大和——社会关系的“中”163
第七章 经济“中规则”166
一 总量平衡而近“中”166
二 快优好统一而贯“中”168
三 可持续发展而恒“中”169
第八章 文化“中规则”172
一 文以载道而明“中”172
二 文质融合而归“中”175
三 多元文化而合“中”179
第九章 人生“中规则”188
一 信仰——人生精神的“中”188
二 志向——人生规划的“中”190
三 价值——人生有为的“中”192
四 信心——人生事业的“中”195
五 真知——人生认知的“中”196
六 和谐——人生关系的“中”198
七 爱心——人生情感的“中”200
八 和适——人生性格的“中”202
九 顺序——人生习惯的“中”205
十 平心——人生心态的“中”208
第十章 行为“中规则”212
一 “自卑、自信、自负”——自信为“中”212
二 “怯懦、勇敢、鲁莽”——勇敢为“中”213
三 “骄傲、谦虚、虚伪”——谦虚为“中”214
四 “寡断、果断、武断”——果断为“中”214
五 “轻率、谨慎、拘谨”——谨慎为“中”215
六 “拘泥、灵活、随意”——灵活为“中”216
七 “自卑、自尊、自大”——自尊为“中”217
八 “自纵、自律、自缚”——自律为“中”218
九 “迟缓、急切、急躁”——急切为“中”219
十 “马虎、细致、繁细”——细致为“中”219
十一 “奢侈、节俭、吝啬”——节俭为“中”220
十二 “禁欲、节欲、纵欲”——节欲为“中”221
十三 “懦弱、坚强、坚脆”——坚强为“中”222
十四 “动摇、坚定、固执”——坚定为“中”223
十五 “迟钝、机警、多疑”——机警为“中”224
十六 “分裂、协和、苟同”——协和为“中”224
十七 “刁滑、诚实、愚钝”——诚实为“中”225
十八 “被动、主动、盲动”——主动为“中”226
十九 “计较、宽容、迁就”——宽容为“中”227
二十 “悲观、乐观、轻狂”——乐观为“中”228
第十一章 方法“中规则”230
一 觅“中”对比法230
二 择“中”定向法231
三 基“中”衡量法233
四 借“中”转化法234
五 钳“中”转折法235
六 贯“中”过渡法237
七 设“中”界定法238
八 及“中”平衡法240
九 汇“中”均衡法242
十 趋“中”损益法243
十一 适“中”合适法244
十二 致“中”互补法246
十三 执“中”度控法247
十四 据“中”方圆法248
十五 索“中”守恒法249
十六 继“中”放大法251
十七 达“中”纠偏法252
十八 随“中”调节法254
十九 顺“中”协调法255
二十 近“中”宁缺法257
二十一 维“中”循序法259
二十二 向“中”和合法261
二十三 处“中”驭变法263
二十四 聚“中”圈层法264
二十五 环“中”顺转法267
二十六 归“中”对撞法268
二十七 进“中”更新法270
二十八 依“中”检验法271
二十九 持“中”评价法273
三十 守“中”养生法275
结语278
主要参考文献282